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六味藥組成,出自醫(yī)學(xué)寶庫經(jīng)典名著《小兒藥證直訣》中,是滋陰補腎的基本方劑,以其通補開合,補而不膩的三補、三瀉的卓越功能而聞名遐邇。其中的六味藥各盡其能,配合默契,熟地黃滋補腎陰為主藥,山萸肉補肝腎兼收斂精氣,山藥補脾腎為輔助藥,澤瀉去腎之濕濁,使熟地滋則不膩,茯苓去濕以配合山藥健脾,丹皮清瀉肝腎虛火為佐藥,方中各藥有補有瀉,相輔相成,可謂滋陰補虛方劑中的佼佼者。臨床適用于肝腎陰虧所致的眩暈、耳鳴、腰痛、消渴等癥。隨癥加減可用于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中的慢性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壓病、肺結(jié)核、更年期綜合征、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神經(jīng)功能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阿狄森氏病及其他內(nèi)分泌疾病的治療。
知柏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而成,在原六味地黃丸原有的滋陰補腎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瀉陰火的作用。主治陰虛火旺、潮熱盜汗、骨蒸夢遺、干咳、口干等癥。
杞菊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重在滋補肝腎以明目,主治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視物昏花、兩目干澀,若再加當(dāng)歸、白芍、白疾藜、石決明更能加強養(yǎng)肝明目的功效,故名“明目地黃丸”。
七味都氣丸:由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組成,主要用于腎不納氣之虛喘、呃逆、潮熱、遺精等。
金匱腎氣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chǔ)上加附子、肉桂而成,又名桂附八味丸。因為加入了溫?zé)岬母阶?、肉桂,其功效則以溫補腎陽、兼補腎陰為主,主要用于腎陽不足、腰膝冷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及夜間尿頻,以及痰稀喘咳、久瀉等癥。臨床多用于慢性腎炎、肺氣腫、糖尿病、尿崩癥等腎陽虛證的治療。
濟生腎氣丸:由金匱腎氣丸加牛膝、車前子組成,有溫陽補水的功效,主要用于以腎陽不足、水邪泛濫之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狀為主的慢性腎炎的治療。
麥味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而成,增加了原方的養(yǎng)陰生津、斂肺澀精功效,主用于肺腎而虛喘咳嗽、潮熱盜汗、遺精等癥。
歸芍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加入當(dāng)歸、白芍而成,具有養(yǎng)血柔肝、填精益髓之功,主用于血虛頭暈、崩漏等各種精血虧虛證的治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07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好禮高麗參好意別錯送
下一篇: 用現(xiàn)代眼光分析中國古代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