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相信中草藥是純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無毒副作用,但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濫用中草藥也會傷害眼睛,甚至可導致嚴重的視力喪失。以下中草藥要注意:
1.甘草
如果每天服用50克以上的甘草,就可能會發(fā)生毒副作用。
每天服用186~746克甘草的5個病人出現(xiàn)了單眼
或雙眼閃光性盲點和視力喪失,同時伴有頭痛、血壓升高。
2.銀杏
銀杏也是最常用的中草藥之一,銀杏提取物和阿司匹林長期混合服用,可出現(xiàn)自發(fā)性眼內前房積血。這是因為銀杏和阿司匹林都有降低血小板的活性的作用,它們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增加了出血的危險性。
3.菊花
菊花常被當作茶來飲用,但菊花可以引起嚴重過敏性結膜炎,特別是那些曾經(jīng)有過花粉癥(枯草熱)的變應性結膜炎病史的人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這種人服用菊花也很容易引起變態(tài)反應。
4.辣椒
辣椒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它的提取物有的制成眼藥用來治療瞼腺炎和結膜炎。因為它有刺激性,所以會加重結膜炎的刺激癥狀。有報道稱一些病人使用高濃度辣椒提取物制成的眼藥水導致了角膜潰瘍。
5.檸檬醛
檸檬醛是檸檬香酯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猴子服用2~5毫克小劑量檸檬醛可升高眼壓,嚴重者繼發(fā)青光眼。在人身上也可能會有同樣的毒副作用,使用時需要注意??梢詫е卵蹓荷?,繼發(fā)閉角型青光眼的中草藥還有莨菪類植物。
因為它們可以擴大瞳孔,引起房水流出障礙。另外,常用的中藥麻黃也可引起眼壓升高。
6.胡蘿卜類草藥
對過量食入胡蘿卜和患白內障的關系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研究,但有的學者認為,過量食入胡蘿卜后可能會患白內障。因為胡蘿卜里含香豆素、補骨酯素等,這些物質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可變成有毒性的物質。紫外線本身就可以導致白內障,這些有毒物質則增加了白內障發(fā)展的危險性。
中草藥品種多,使用時,要警惕出現(xiàn)對眼的毒副作用。一旦眼部出現(xiàn)異常情況,如發(fā)紅、發(fā)癢、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或眼前出現(xiàn)閃光暗點等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治療。
有的 不建議盲目使用藥物。您好 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是需要肝腎代謝及排出體外的 長期或盲目使用中藥 也會造成肝腎損傷的 不建議盲目濫用中藥 如果有不舒服的癥狀 體征 建議根據(jù)具體臨床表現(xiàn)及舌脈象情況確定病因 然后合理使用中藥及劑量避免濫用造成肝腎等臟器損傷
絕對有害,人們認為的中藥毒副作用小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概念,主要是因為對中藥毒副作用研究不深入造成的。往往會導致中藥濫用,據(jù)研究因服用中藥造成的腎衰竭要比化藥多的多。不過這也分具體的藥材,有些藥食同源的中藥危害較小,但有些中藥含有毒性成分,如細辛、馬兜鈴、馬錢子這些誤服都是要命的
對于中藥是否有副作用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副作用?
副作用的定義是指在治療劑量下所出現(xiàn)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作用。由此可見,其實副作用有時與治療作用之間是可以相互轉變的,當藥物的某一效應作為治療目的時,其他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作用也就成了副作用。
跟西藥相比,中藥的成分往往要復雜一些,其作用選擇性低、作用范圍廣,當利用其中一個藥理作用時,其他的作用也就成了副作用。一般來說,副作用比較輕微,且多數(shù)是可以恢復的。當然,我這里說的副作用,可能比人們常說的副作用范圍要窄一點,因為日常生活中,人們提到的副作用范圍可能比較籠統(tǒng)。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其實并不是說中藥就沒有副作用的,實際上中藥中也有很多毒副作用比較強烈的藥,所以說如果真的需要治療疾病,而自己又不是很懂的情況下,就不要真的隨便跑到山野里去挖幾棵藥用植物,就給自己開始治療了,且不說治療疾病需要辨證論治,而中藥有時也需要經(jīng)過炮制才能使用,萬一誤認了,挖了一株有毒的,那也是得不償失的。
中醫(yī)藥國家大力提倡發(fā)展,而且也通過了中醫(yī)藥法。但是近年來對于中藥無毒的過度宣傳,給人們的思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提到中草藥,大都數(shù)人會認為是“天然藥物,無毒無害”、“綠色醫(yī)療”。但中藥確實也是有副作用的。因為中草藥之所以起作用,也是這些中藥內的化學成分作用于人體而起的作用,也是通過肝腎代謝的。所以肯定是有副作用的。
老祖宗并不否認中藥的毒副作用
實際上,幾千年來,中醫(yī)藥學不但不否認中草藥的毒性,而且對中草藥的副作用和毒性問題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所以中醫(yī)也規(guī)定配伍用藥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小兒和老人的用藥禁忌等。在《中國藥典》中,將有毒的中草藥按三級劃分,分別注明為“小毒”、“中毒”、“大毒”,有些藥物還特別注明了其腎毒性及肝毒性,規(guī)定了用藥注意事項。
近幾年影響比較大的中藥毒副作用事件
1、1990-1992 比利時減肥中藥中毒事件 (防己)
2、1990-1993日本小柴胡湯中毒事件 (間質性肺炎)
3、1978新加坡黃連中毒事件
4、美國麻黃聽證會
5、香港的中成藥重金屬招標。
這些事件中,中藥的毒副作用給人們帶來了血淋淋的教訓!
“是藥三分毒”中藥也不能亂用
很多人為保健 養(yǎng)生 ,喝茶泡片西洋參,熬粥放把枸杞子,燉肉放點當歸、黃芪。然而,專家表示,這些補品雖然副作用不大,但如果不辨體質亂吃,或者食用量太大,都對身體不利。
還有人熱衷追尋各種民間偏方。我曾經(jīng)看過一個銀屑病的病人,用蒼耳子葉熬水外洗治療皮膚病,結果病沒治好,結果自己得了慢性腎病腎炎。
中藥也有毒
有些中藥是有大毒的,如烏頭、雷公藤、洋金花等,使用不當或使用過量都會造成嚴重后果。
中藥的烏頭內含有烏頭堿,有毒,使用時須經(jīng)過加工炮制以減低其毒性,入方藥時又與其他藥物相配伍制約其毒性,加之久煎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毒性,發(fā)揮其治療作用。
有文章稱中藥中極毒藥材132味,慢毒藥材911種。所以應用中藥是還是應該注意的。
中藥也有副作用
過去,由于中藥檢測技術的限制,人們對一些中藥的副作用認識不清,似是而非。所以百姓認為中藥無副作用。導致中藥濫用,一個重要因素是很多人認為中藥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有病治病,“無病健身”。隨著采用先進檢測技術,對中藥有效成分的鑒定,發(fā)現(xiàn)有些中藥在使用當中確實會產(chǎn)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副作用。
如中藥木通,可以對腎功能造成損害;甘草與西藥洋地黃同用,會引起洋地黃蓄積性中毒反應。黃連,內含的小蘗堿對葡萄糖六磷酸酶缺乏癥的人,可引起溶血性黃疸(沒有此癥的人則不會發(fā)生溶血反應)。
還有一些居民不懂辨證也亂吃中藥。一些西醫(yī)醫(yī)生不懂中醫(yī),也亂給病人開中藥和中成藥?!安蛔裱嗅t(yī)思想理論,不出問題才怪?!?
不要相信虛假宣傳
不要輕信“純天然”“純植物”等藥品宣傳,不要認為凡是中草藥都沒有毒副作用。中草藥都需經(jīng)過炮制才能使用,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純天然”藥材。單味中藥都有毒性,復方才能規(guī)避毒性風險。中藥講究“君、臣、佐、使”,就是通過藥物間相互作用,提高藥效,減低毒副作用。
溫馨提醒:開中藥必須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中醫(yī)科或中醫(yī)醫(yī)院,不要盲目相信偏方、民間驗方等,不要到非正規(guī)的小診所看病。
中醫(yī)講“方對人”,而不是“方對病”。“需要長期服用中藥的患者,一定要定期隨診,注意換方,絕不能一副藥吃一年?!?br>中醫(yī)藥大多數(shù)是植物性材料,比西藥化學藥品好多了
我們都知道西藥的成分是明確的,作用機制也是明確的,一些與用藥有關的副作用一般都是明確的,并都寫進了藥品說明書,雖然也因人而異,但是服用后可能會發(fā)生的副作用是可以預見的,大都有明確的解決辦法,并想辦法對不適用人群進行規(guī)避(做皮試啊、用藥經(jīng)歷啊什么的),大夫可以趨利避害,選擇使用。比如:我們服用感冒藥后都嗜睡,青霉素需要做皮試,陽性就不能用,從而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等等。
而中藥成分復雜,雖然近年來發(fā)現(xiàn)并明確了一些中藥的毒副作用,肝腎功能損傷是目前吃中藥最主要的副作用。例如:關木通含馬兜鈴酸,腎毒性;何首烏可致肝損傷等等。但中藥在使用過程中大多是多種中藥組方一起服用,副作用的發(fā)生也是各種各樣。
所以,中藥副作用肯定有,具體是什么副作用還要看什么人用,用量大小,時間長短等等。即使是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毒副作用也不是絕對不能使用,就跟西藥副作用已經(jīng)明確,但大家都還在用一樣。其實現(xiàn)在中藥的不良反應、副作用大多也與長期、大量、不合理的使用有關,何首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些人為了延年益壽、烏發(fā)長期大量使用而引發(fā)肝毒性??傊?,中藥也好、西藥也好,副作用要一分為二的看待,沒有絕對安全的藥物,都需要規(guī)范使用,對癥使用方能減少副作用的發(fā)生。
2016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收到藥品不良反應報告143萬份,中藥引起的占16.9%;其中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中藥占比10.4%。
據(jù)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 中藥里毒性品種共有83種 ,其中大毒10種,有毒42種,小毒31種。大毒藥品毒性劇烈,治療量和中毒量相近,容易致人中毒或死亡,要嚴格控制用量。 臨床常用的毒性中藥有苦杏仁、川烏、草烏、水蛭、蜈蚣、土鱉蟲、全蝎、蒼耳子、馬錢子、附子、蟾酥、罌粟殼、蒺藜、木鱉子、制干漆等;還有含有朱砂、雄黃等中成藥,朱砂主含硫化汞,雄黃主含硫化二砷,兩者易在體內蓄積,對肝腎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含有朱砂、雄黃等中成藥不能久服或過量服用。
以下逸仙藥師整理了易致肝、腎損害的中藥:
肝毒性中藥: 菊三七(土三七)、雷公藤、何首烏、黃藥子、川楝子、千里光、艾葉、蒼耳子、烏頭、附子、朱砂、雄黃、青黛、山豆根、黃獨、補骨脂、斑蝥、蜈蚣、麻黃、貫眾、常山、澤瀉、芫花、大黃、姜半夏、天花粉、金不換、白蘚皮等。
腎毒性中藥: 含有馬兜鈴酸成份的中藥主要包括關木通、青木香、防己、細辛,朱砂蓮、天仙藤、馬兜鈴、淮通、尋骨風,烏金七、金耳環(huán)、山慈菇、杜衡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較多,一般不能長期或超量服用,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更應該慎重,在服藥前看是藥品否含有以上含馬兜鈴酸成份的中藥。其他中草藥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益母草、大黃、斑蝥、草烏、細辛、蒼耳子、苦楝皮、天花粉、土牛膝、棉花子、巴豆、甘遂、朱砂、升汞等也可引起腎損。
中藥博大精深,調和陰陽,維持人體功能平衡。缺啥補啥,多則減之,重在調理預防,避免病毒入侵,加一道防火墻。
在以前把中藥打了下去,現(xiàn)在又把中藥帶到了神壇。古人云,是藥三分毒。中藥哪有沒有副作用。只能說毒副作用大小。
無論是中成藥還是西藥,其作用基礎都是化學物質作用于生物體,如丹參起藥理作用的便是丹參酮,這些化學物質都存在一定副作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訂的《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就指出,中成藥使用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長期或超劑量用藥,特別是含有毒性中藥材的中成藥,如朱砂、雄黃、蟾酥、附子、川烏、草烏、北豆根等,過量服用即可中毒。在這里有人恐怕會回擊說,西藥長期大量服用難道不會中毒嗎?我想說,當人們堅信中藥毒副作用低,這種對中藥的輕看,就有可能導致更多傷害。
廣東人對中醫(yī)藥情有獨鐘,不少認為中藥溫和毒副作用小。曾聽腎臟科的醫(yī)生講過這樣的故事:一位是剛畢業(yè)的女大學生,因為牙痛找中醫(yī)開了一劑草藥方子,連續(xù)吃了一周,突然感覺身體異常,排尿減少,來醫(yī)院檢查,結果已是尿毒癥,且不可逆轉。原來治牙痛的草藥方中有一味藥是朱砂蓮,含有馬兜鈴酸。還有一個女孩,為治臉上的青春痘,長期吃一種叫龍膽瀉肝丸的藥,造成急性腎損傷。
中藥到底有沒有副作用呢?
說起中藥,很多人對其印象是“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安全可靠”,殊不知“是藥三分毒”,中藥并非如我們大眾所認為的安全無毒。古書《淮南子》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這個“毒”指的是中藥的偏性,可以造成對人體的傷害,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已經(jīng)認識到了中藥是有副作用的。我們所說的中藥副作用的專業(yè)術語是中藥不良反應。
近些年,長期服用牛黃解毒片治療便秘,患者出現(xiàn)砷中毒癥狀:皮膚發(fā)黑、疲乏無力、腹腔積液;龍膽瀉肝丸導致腎衰竭,嚴重的導致尿毒癥事件;土三七致肝損傷事件;何首烏致肝損傷等中藥的不良反應/事件層出不窮。
如何避免或減少中藥副作用的發(fā)生呢?1、在正規(guī)醫(yī)院、診所就醫(yī),不輕易相信江湖游醫(yī)。2、拒絕服用不明來源、非正規(guī)廠家、三無產(chǎn)品中藥。3、辯證用藥,如自行選藥,要注意說明書上的癥狀描述,如不能判斷請求助于醫(yī)生、藥師。4、中病即止,病好了及時停用中藥,不要長期服用中藥。如需長期用藥,請在醫(yī)生或藥師指導下用藥。5、按照說明書用法用量用藥,不自行加減劑量或療程。6、服藥期間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身體不適要及時就醫(yī)。
藥事網(wǎng)權威解讀,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俗話說:“逢藥三分毒”,中藥也是這樣,是有副作用的。中藥多數(shù)為配合使用,如配合適當,可加強藥效,或監(jiān)制毒性。如配合不當,會減少藥效,或產(chǎn)生副作用。概括為: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等。
中藥的毒性及副作用舉例如下:
1.半夏有毒性,須生姜制之(相畏)。2.巴豆有毒,綠豆殺之;南星有毒,生姜殺之。(相殺)
3天花粉惡干姜。(合用致療效下降)屬配伍禁忌。
4.甘草反甘遂。(合用致毒副作用)屬配伍禁忌。
因此,醫(yī)生須牢記十八反藥歌與十九畏藥歌及妊娠用藥禁忌(包括巴豆,蘆薈,芫花,甘遂,大戟,瓜蒂,三棱,莪術,阿魏,干漆,水蛭,麝香,地龍,蜈蚣,穿山甲,水銀,輕粉,雄黃等有毒藥要禁用;以及瀉下藥,通淋利水藥等也要慎用)
5.中藥學中有的藥名中注明有小毒,請注意。
6,在學術交流中,有報道“連翹引起過敏性皮膚病一例”;本人在臨床工作中也發(fā)現(xiàn)“烏蛇止癢丸引起固定性藥疹一例”,等等,中藥引起有過敏性體質病人產(chǎn)生過敏性皮炎方面也應該引起重視。
附:現(xiàn)代西藥在說明書中也注明詳細副作用,請注意。
以上供參考。
我手上有2個吃中藥很長時間的患者,一個是腦鳴,在省人民醫(yī)院做了3次磁共振,顯示是腦萎縮,在我這吃了近2年的中藥,這兩年期間,感冒咳嗽3次,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發(fā)作1次,便秘發(fā)作1次,基本上是3.5服藥緩解,然后就一心一意治療腦鳴,現(xiàn)在的結果是想起來就有點腦鳴,不想起來就不鳴了,晚上也不鳴,每年做體檢,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均正常,血壓也正常;一個是血小板減少的患者,以前基本每年要住2次中南醫(yī)院,來吃中藥的時候,血小板20個單位,空腹血糖7.1,還有眩暈腰酸乏力心悸等癥狀,吃了3個月中藥,癥狀全部消失,空腹血糖5.3,然后再吃了8個月,血小板達到95個單位,正常是100-300單位,也做了體檢,肝腎功能、血脂等都正常。
我以上的表述,并不是說中藥沒有副作用,主要是說中醫(yī)看病,最主要是要辯證,調和陰陽,以平為期。
中藥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藥理論下的臨床用藥,它匯集了古人的智慧與精華,有著悠久的 歷史 。
中醫(yī)主要 “以養(yǎng)輔治” ,雖然一般治療的時間比較長,但是,更講究去除根本,減少副作用,從而調節(jié)身體的陰陽平衡,到疏通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也為中藥增加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但是有些中藥材并不適合長期的服用,否則很容易會帶來得不償失的效果,為了 健康 了解一下!
01
這5種中藥不建議長期服用,經(jīng)常服用中藥的人,不妨了解一下
含朱砂成分的中成藥
眾所周知,朱砂是有毒的,我們在看宮廷劇時就已經(jīng)知道了,不過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朱砂是毒藥,那么在中藥里面又怎么會含有朱砂的成分呢?
其實在中藥中加入少量的豬油,能夠幫助緩解某些病情,比如解決小兒麻痹癥,失眠多夢等問題,但是有很多黑心的商家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會將大量廉價的朱砂混合在中藥里面,短期的使用不會立即感到身體的不適,但是如果長期服用,就容易導致腦神經(jīng)紊亂,加重肝臟排毒的負擔,誘發(fā)身體疾病。
含雄黃成分的藥物
雄黃的主要原材料是通過汞、硫等化學物質制作而成的,在臨床上常見的中草藥中有一部分也含有雄黃的成分,可以幫助治療身體的一些慢性疾病問題,所采取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
但是若長期服用,硫汞等化學物質都屬于重金屬,容易導致身體的生理功能以及重要的氣管陷入危機,硫的主要成分是硫化坤在古代被稱之為砒霜,所以在服用時,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才可以,切記不要自行服藥!
含清熱解毒成分的藥物
我們國家的中草藥種類非常多,出現(xiàn)了不同的癥狀,也可以通過不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大部分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物都屬于寒性,如果一個人服用時間太長,很容易會導致體內的濕氣加重,讓體質越來越虛弱,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所以,這類的中藥也不要長期服用!
含川芎成分的中藥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內部的各項機能也會逐漸衰退,尤其是到了中老年以后,身體代謝的速度降低,鈣質也大量優(yōu)勢,更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等疾病。
尤其是出現(xiàn)頻繁的腰酸背痛,有很多老年人都會通過選擇吃止痛藥來緩解,一般具有這種效果的中藥中都含有川芎成分,若是長期食用,也會給大腦產(chǎn)生刺激作用,甚至帶來麻木感,降低大腦對事物的感知能力與記憶力。
何首烏
何首烏屬于一種很名貴的中藥材,他具有潤腸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還可以幫助治療大便干燥濕疹的問題。
何首烏如果與黑豆進行爭執(zhí),就會變成赤首烏,它的功效與何首烏的功效完全不同,能夠起到補肝強腎筋骨養(yǎng)血的效果。
02
學會4招,減少傷害
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
在購買中藥時大家一定要認準正規(guī)的渠道,不要在路邊購買,去聽信那些“百年何首烏”、“地道老山參”等夸大其詞的宣傳。
若是生產(chǎn)和加工過程中有不到,比如炮制不充分或者是有重金屬、農藥的殘留,食用后便會增加肝臟受損的風險。
了解好成分與風險
服用中藥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充分地了解好中西藥方制劑以及其組成的用藥風險,若不能夠分清哪些是西藥成分,也可以咨詢醫(yī)師。
對說明書上的警示,有肝損傷風險的中草藥以及相關的制劑,一定要謹慎選用,嚴格控制好劑量與療程。
不能當成保健品長期服用
有很多人聽信廣告,自行長期服用一些具有 養(yǎng)生 功效的中藥,或者不合格的中藥保健品,但是這種做法是十分危險的,大家在服藥之前一定要咨詢好醫(yī)生,不要盲目的擅自去服藥,若是濫用藥物超過劑量超過療程都容易給身體帶來得不償失的傷害。
定期檢測肝功
長期服藥的患者,特別是服用一些容易導致肝損傷的藥物,最好定期做隨診,監(jiān)測肝功能,一般來說用藥后5~90天內最容易出現(xiàn)肝臟的損傷,不要大意!
你學會了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08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合理使用冰片
下一篇: 中藥毒副作用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