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譯為拉仔)
①火鑒法:去麝香仁少許,放在薄金屬片上,金屬片下面點火燃燒,開始有崩裂聲,跳動現(xiàn)象,然后熔化冒泡,油狀似珠,香氣濃烈四溢,無毛肉焦臭,無火焰或火星,灰燼殘渣灰白色。若有毛肉焦臭和灰燼呈棕黑色者,則有其他動物類物質(zhì)摻雜;若見濃煙,則有樹脂類物質(zhì)摻雜;若灰燼殘渣多,呈赭紅色或棕褐色,則有礦類物質(zhì)摻雜;若燃燒時見火星多者,則有植物類物質(zhì)摻雜。
②水鑒法:取麝香少許,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應多數(shù)浮魚水面,水液呈澄清的微黃色,香氣四溢,若見沉淀物者,有礦物摻雜;見水溶液混濁者,有淀粉類或植物類物質(zhì)摻雜。
③手捏法:取麝香末少許,放在手心中,用水潤濕后,用手指壓捏,應有柔軟感,香仁無角,不頂手,不粘手,不粘塊,放手不壓即見松開,富有彈性。
④探針法:用槽針1枚,插入香囊中,經(jīng)轉(zhuǎn)動后,探針從香囊中拔出,槽內(nèi)香仁應冒出槽面,若凹于槽面者,考慮有摻雜或質(zhì)偽。
⑤口嘗法:取麝香末少許,放入口中,具有甘、辛、苦、咸、酸五味,并應有清涼濃郁香氣直達舌根部。
⑥聞氣法:取麝香末少許,放入手心中,經(jīng)兩手擦掌,立即聞到香氣四溢,香氣遠射,經(jīng)久不散,久嗅一致。若將麝香用酒精弄潮后,合掌摩擦至手干,香變濁而逐漸淡者應考慮有摻雜的可能。
⑦蔥鑒法:取縫針1枚,穿上棉線,再將棉線浸入濃蔥汁內(nèi),然后將蔥汁線穿過麝香囊,來回穿過2~3次,嗅之蔥氣應消失。
⑧分墨法:取麝香少許,撒入磨好墨汁的硯臺中,應見到墨汁分開,分開處見到硯底無墨汁。
⒉牛黃(譯為格旺)
①針刺法:取小針燒紅刺入牛黃,牛黃分裂,剖裂成層狀。質(zhì)細密酥脆,內(nèi)心有白點,氣清香者為真,若刺入后不分裂,剖開內(nèi)部不起層紋,內(nèi)心無白點,病微有臭濁氣味者為偽品。
②掛甲法:涂少許牛黃于沾水的指甲上,若指甲立即被染成明亮的黃色,久久不退并有顯著的清涼感者為真品,反之即偽品。
③水煮法:投入少許牛黃于半燒杯清水中煮沸,靜之,真牛黃全部融化為棕黃色澄清液,無沉淀和漂浮物,反之即偽品。
④口嘗法:用舌尖舔之,味先苦而后為甜,有清涼感直達舌根及喉部,嚼之不粘牙。
⒊熊膽(譯為冬尺)
①外觀法:膽囊皮質(zhì)是否甚薄,若見過厚則有假;膽仁是否過滿,若過滿者要注意摻假;質(zhì)地是否過重,不松脆,要注意是否摻入雜質(zhì)。
②手搓法:取膽仁少許研末,置于掌中,滴上1滴水,沾上指頭快搓,即顯很強的粘感,指上即見拔絲,并有特異的清香氣者為真品。
③口嘗法:取膽仁少許,放入口中,遇水即溶,即感到味苦并有粘舌的清涼感,然后回填,是熊膽之特點,而牛膽、羊膽、豬膽則腥氣重,只苦而不回甜,且無清涼的粘舌感。
④火燃法:取膽仁少許,置鐵片上,以火燃之,不熾灼,無明顯腥氣者為真品;若燃之有焦臭氣和明顯腥氣者為偽品。
⑤投水法:取膽仁1粒,投入盛青水的玻璃杯中,即見膽仁在水面上轉(zhuǎn)動,然后膽仁溶解,膽色下沉,形成一條黃線不散者為真。反之則是偽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15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蜂蜜的摻偽鑒別
下一篇: 常用中藥的真?zhèn)舞b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