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媽曾患胃酸過多,聽人說了一個偏方,就試了試,效果不錯。方法為:雞蛋殼焙干研末,用紅糖水送服,1日2~3次,1次3~5克,見效后用量逐減。
云南大理 丁燕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教授魏睦新點評:
現代研究發(fā)現,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約占93%,有制酸作用,研成的粉末進入胃部覆蓋在炎癥或潰瘍的表面,可降低胃酸濃度,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蛋殼中還含蛋白質3.2%,碳酸鎂1.0%,磷酸鈣及磷酸鎂2.8%,這些物質對身體都很有利。
此外,蛋殼的內膜,對胃病尤其是潰瘍病,有很好的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清代和近代的很多名中醫(yī)都喜歡以此為藥引,處方名為鳳凰衣。在治療胃病的中藥里,煎藥時加1~2個鳳凰衣,可以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丁燕讀者介紹的此方,總體上說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民間療法。正如題名所示,針對的是“胃酸過多”的情況,主要見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其主要癥狀特點是胃病而有明顯的燒心,嘈雜感。所謂“焙干”,古代要求置于瓦上用火燒加工,現代家庭可以將蛋殼洗凈打碎放入鐵鍋中用文火炒黃(不能焦),然后研末,研得越細越好。
需要提醒讀者的是,胃病的種類很多,病理表現也很復雜,胃酸過多只是其中一種。作為治療,制酸固然重要,但卻不是治本之法,所以還是建議有胃病的患者,要明確診斷,尤其要排除惡性腫瘤等疾病,然后再使用本法。當然如果能進一步服用中藥,標本兼顧,效果將更好。
1、把蛋殼燒過后撤在墻角,可以防螞蟻到處亂爬。
2、熱水瓶、醬油瓶、油瓶中,放入些新鮮蛋殼碎片,加點清水,上下左右搖動,可以去水垢、油垢。
3、雞蛋殼可治胃痛、胃酸過多。其方法是:將孵出過小雞的蛋殼(一般蛋殼也可)打碎,放在干凈鐵鍋中用文火炒黃,研成粉末,加入適量的甘草粉混合均勻,于每天飯前或飯后,分2次一3次服用。每次取3克一5克,用溫開水沖服。此法還可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孕婦小腿抽筋,還可治婦女產后頭暈,取上述藥粉5克,以適量黃酒沖服,每82次。
4、用蛋殼浸泡過的水擦洗玻璃器皿和漆器木器,可使之增光。
5、雞蛋殼、雞內金治腹瀉。方法是:用雞蛋殼30克,陳皮、雞內金各9克,放鍋中同炒黃后研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連服2天。
6、使皮膚細膩滑潤。把蛋殼內一層蛋清收集起來,加一小匙奶粉和蜂蜜,拌成糊狀,晚上洗臉后,把調好的蛋糊涂抹在臉上,過30分鐘后洗去,常用此法會使臉部肌肉細膩滑潤。
7、治小兒軟骨病。雞蛋殼含有90%以上的碳酸鈣和少許碳酸鈉、磷酸氫等物質,碾成末內服,可治小兒軟骨病。
8、減輕胃痛。將雞蛋殼洗凈打碎,放入鐵鍋內用文火炒黃(不能炒焦),然后碾成粉,越細越好
1、把蛋殼燒過后撤在墻角,可以防螞蟻到處亂爬。
2、熱水瓶、醬油瓶、油瓶中,放入些新鮮蛋殼碎片,加點清水,上下左右搖動,可以去水垢、油垢。
3、雞蛋殼可治胃痛、胃酸過多。其方法是:將孵出過小雞的蛋殼(一般蛋殼也可)打碎,放在干凈鐵鍋中用文火炒黃,研成粉末,加入適量的甘草粉混合均勻,于每天飯前或飯后,分2次一3次服用。每次取3克一5克,用溫開水沖服。此法還可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孕婦小腿抽筋,還可治婦女產后頭暈,取上述藥粉5克,以適量黃酒沖服,每82次。
4、用蛋殼浸泡過的水擦洗玻璃器皿和漆器木器,可使之增光。
5、雞蛋殼、雞內金治腹瀉。方法是:用雞蛋殼30克,陳皮、雞內金各9克,放鍋中同炒黃后研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連服2天。
6、使皮膚細膩滑潤。把蛋殼內一層蛋清收集起來,加一小匙奶粉和蜂蜜,拌成糊狀,晚上洗臉后,把調好的蛋糊涂抹在臉上,過30分鐘后洗去,常用此法會使臉部肌肉細膩滑潤。
7、治小兒軟骨病。雞蛋殼含有90%以上的碳酸鈣和少許碳酸鈉、磷酸氫等物質,碾成末內服,可治小兒軟骨病。
8、減輕胃痛。將雞蛋殼洗凈打碎,放入鐵鍋內用文火炒黃(不能炒焦),然后碾成粉,越細越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29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韭菜葉治大便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