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野山藥、懷山藥。藥用部分為其根。有健脾養(yǎng)胃、補肺益腎 的作用。
植物特征 多年生纏繞草本,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葉腋間常生球形 珠芽(名零余子或稱山藥豆),葉柄細長,葉形多變化,通常三角狀卵形或三角狀廣卵形,葉脈7-9條。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 枯黃色。地下塊莖圓柱形,肉質(zhì),生有多數(shù)須根。
產(chǎn)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主產(chǎn)于河南、山西、河北、陜西等地。
栽培方法
1.生長習性:野生于山區(qū)向陽的地方,喜溫暖,耐寒,在北方稍行覆蓋可以越冬。由于山藥是一種深根性植物,故栽培地區(qū)應(yīng)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土壤酸堿度以中性最好,若土壤為酸性,幼生支根和根瘤,影響根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過堿,其根部不 能充分的向下生長。因此,在我國畔部地區(qū)栽培,于較酸性土壤上應(yīng)施適量石灰,來中和土壤酸度。
2.繁殖方法:主要用蘆頭和珠芽(山藥豆)繁殖。蘆頭繁殖 每年10月份將地下根挖出,將山藥上部蘆頭4-5寸長折下,于日光下略曬,使其水分蒸發(fā),經(jīng)過日曬2-3天后,傷口愈合放入室內(nèi)或室外挖坑貯藏??拥纳疃燃吧w土厚度以不使蘆頭受凍為度,河南坑深為1.3尺,蓋土2寸,天冷時覆土至3-4寸。保持濕潤。翌年4月(清明-谷雨)取出,在畦內(nèi)按行苦1-1.5尺,株距5-6寸,開溝栽種,將蘆頭順序平放于溝內(nèi),蓋土。珠芽繁殖4月中旬將上年秋天采收珠芽(山藥豆)從坑中取出,稍曬,即可進行栽種,行距6-8寸,株距3-4寸,溝深1-1.2寸-將珠芽放入溝內(nèi),覆土,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可出芽。
3.田間管理:出苗后,即設(shè)支架,以使莖蔓向上生長,支架材料不限,竹桿、秫秸桿及樹枝均可。在5-8月期間,應(yīng)分次追肥,以糞稀及廄肥為主,可結(jié)合澆水施用或撒布于根旁,澆水后遇雨,土壤過濕,根不向下生長而形成叉根,因此,雨季應(yīng)注意排水工作,澆水要適量,澆水過多也容易引起銹病,使早期落葉,影響根的產(chǎn)量。
4.病蟲害防冶:病害 主要有白銹病、褐斑病。白銹病于春季發(fā)生;褐斑病夏季發(fā)生。防治:(1)搭支架,使通風良好,不能在陰濕積水的地方種植;(2)用波爾多液(1:1:140)防治。
蟲害 主要有蠐螬、地老虎,咬食根部。防治:(1)整地時施6%六六六粉每畝3斤,摻入土表層;(2)發(fā)生時用毒鉺誘殺。
采收加工 蘆頭栽種當年收,珠芽繁殖第二年收,于霜降后葉呈黃色時采挖。洗凈泥土,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日曬或烘烤干燥,或趁鮮切片。
山藥種植技術(shù)與栽培管理,注意事項有哪些?
1.根據(jù)山藥的特點,由于山藥屬于扎根動物,根比較深長的根一般能達到一米左右,所以在養(yǎng)殖基地挖壕溝是很有必要的。一般這種溝需要達到一米左右的深度,25厘米左右的寬度,掛鉤之間的距離在一米左右,這樣在挖的時候就可以把底土和表土分開,然后把底土暴露在陽光下之后再填回原來的位置。將灰塵放回原來的位置,以免改變土質(zhì)。影響山藥正常生長后,需要吃一些雞糞??梢赃x擇磷肥、碳酸氫鉀或者一些成熟的有機肥。
2.大家一定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土壤,土壤疏松肥沃,營養(yǎng)豐富,土壤的排水能力一定要好。我們也可以在土壤中混合一些肥料。我們可以把去年山藥的塊莖切成小塊,就是山藥種子。山藥的種子要嚴格挑選。應(yīng)選擇外觀未受損、厚度和大小合適的塊莖作為山藥種子。山藥更適合在溫暖的季節(jié)生長,也需要充足的光照。春天可以用薄膜覆蓋山藥,提高土壤的溫度,讓山藥發(fā)芽更快。種植山藥的時候,也要注意病蟲害的預(yù)防。比如雨季,山藥的葉子會有黑點和破洞,要噴點農(nóng)藥防治。山藥追肥在生長過程中可進行一次追肥,可在莖的上半部分進行追肥,一般每畝施高濃度復(fù)合肥25 kg-35 kg。
3.種植前,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等因素,選擇優(yōu)質(zhì)、無病蟲害、高活力、有芽的山藥,然后在種植前用消毒灰擦拭切口。在藥物生長過程中,藤蔓必須遠離地面。當山藥藤蔓剛開始生長時,需要搭建一個支架進行牽引,讓山藥藤蔓沿著支架慢慢往上爬。低成本的支架可以用竹塊搭建,在搭建過程中可以搭建一個高度約2m的人字形框架或框形框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36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用扦插法繁殖金銀花
下一篇: 人參果的高效栽培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