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和加工:
(1)采收:南方8月中旬采挖,東北在9~10月份采挖。晴天土壤松散時,用鐮刀割除地上部,然后用齒耙順行挖取,注意防止將根莖挖斷撞傷。將挖出的根莖抖凈泥土,去掉須根。一般畝產(chǎn)鮮根莖3000~4000公斤,高產(chǎn)者可達(dá)5000公斤以上。
(2)加工:藥用玉竹的加工分為生曬法和蒸煮法2種。
生曬法:將運回的鮮根莖,先進行小分級,放在陽光下曝曬3~4天,至外表變軟有粘液滲出時,裝竹筐內(nèi)輕輕撞去根毛、泥土,繼續(xù)晾曬,當(dāng)由白變黃時用手揉搓或用兩腳輕輕踩揉,如此反復(fù)數(shù)次,至柔軟光滑、無硬心、色黃白時即為成品。
蒸煮法:將鮮玉竹根莖用水洗凈,用蒸籠蒸透,然后邊曬邊揉搓,反復(fù)多次,揉至軟而透明時,再曬干即為成品。
制干粉:采收的根莖,剪去殘莖,切段,泡1~2天,然后曬干或烘干,碾碎,過篩即成干粉。用干粉摻和面粉可制成各種食品,如餅干、面包、饅頭等。
制酒糖:玉竹根莖含大量淀粉,可用于釀酒、制糖,甚至可制果脯等食品。
醫(yī)療作用:
玉竹的根莖入藥,為滋養(yǎng)強壯劑。味甘,性辛。入肺、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燥、補虛煩、生津止渴的功能。主治熱病陰傷、身體虛弱、體虛遺精、腰腿無力、胃熱口渴、虛勞發(fā)熱、肺結(jié)核咳嗽、干咳少痰、心煩心悸、糖尿病、消谷易肌、多汗、小便頻數(shù)、心臟??;外用涂布治跌打損傷,顏面雀斑。服用量15~25克。此外,根莖也入蒙藥,名曰膜和日一查干,功能及主治與中藥類同。
中醫(yī)臨床應(yīng)用舉例:
(1)冠心病、高血脂:玉竹、丹參各60克,草決明70克,以上為15日份,泡水代茶喝。
(2)男女虛癥、肢體酸軟、自汗、盜汗:玉竹25克,丹參12.5克,水煎服。
(3)心臟病:玉竹25克,濃煎,分2次服,每天1劑,30天為一療程。
(4)心絞痛:玉竹25克,黨參15克,日服量,制成浸膏內(nèi)服,適用于氣陰兩虛型?;蛴糜裰?、黃精各20克,黨參、柏子仁、紅花、郁金各15克,川芎25克,水煎服,每天1劑。
(5)多汗:玉竹、防風(fēng)、黃芪各15克,水煎,日服2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39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補維生素,菊花強過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