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實類中藥
果實類中藥采用完全成熟或將近成熟的果實,少數(shù)為幼果。
多數(shù)采用完整的果實,如五味子;
有的采用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如陳皮、大腹皮等;
有的采用帶有部分果皮的果柄,如甜瓜蒂;
有的采用果實上的宿萼,如柿蒂;
有的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維管束組織,如橘絡、絲瓜絡;
有的采用整果穗,如桑椹。
(一)性狀鑒別
鑒別果實類中藥,應注意其形狀、大小、顏色、頂端、基部、表面、質地、破斷面及氣味等。
頂端 有無柱基等附屬物。
下部 有無果柄或果柄脫落的痕跡;有的帶有宿存的花被,如地膚子。
表面有的具毛茸的;有時可見凹下的油點,如陳皮、吳茱萸。一些傘形科植物的果實,表面具有隆起的肋線,如茴香、蛇床子。有的果實具有縱直棱角,如使君子。
氣味 有的果實類中藥有濃烈的香氣,可作為鑒別真?zhèn)渭捌焚|優(yōu)劣的依據(jù)。
完整的果實,應觀察內(nèi)部的種子,注意其數(shù)目和生長的部位(胎座)。
(二)顯微鑒別
果皮可外果皮、中果皮、內(nèi)果皮三部分:
(1)外果皮
通常為一列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
有的具有毛茸,多數(shù)為非腺毛,少數(shù)具腺毛,如吳茱萸;
有的具腺鱗,如蔓荊子;
有的表皮細胞中含有色物質或色素,如花椒;
有的表皮細胞間嵌有油細胞,如五味子。
(2)中果皮
由薄壁細胞組成。有的可見維管束、石細胞、油細胞、油室或油管等存在。如茴香的中果皮內(nèi)可見油管。
(3)內(nèi)果皮
大多由l列薄壁細胞組成。
有內(nèi)果皮細胞全為石細胞,如胡椒;
有些核果的內(nèi)果皮,則由多層石細胞組成;
傘形科植物的果實常見,“鑲嵌細胞”,即以5~8個狹長的薄壁細胞互相并列為一群,各群以斜角聯(lián)合,鑲嵌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53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藥材半夏高產(chǎn)栽培的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