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片仔癀”由麝香、牛黃、蛇膽、三七等組成配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主治金瘡傷痛、挫傷、扭傷等癥。
中成藥“片仔癀”的名稱源于閩南語。傳說在明代嘉靖年間,奸相嚴嵩父子掌權(quán),貪官污吏當?shù)溃繘r愈下。有一位御醫(yī),因痛恨奸相殘害忠良,就逃離京城,隱姓埋名,輾轉(zhuǎn)來到福建漳州東門外璞山巖寺出家為僧。當時寺中和尚多習武強身護廟,舞棒弄槍免不了皮肉受損或刀傷骨折。御醫(yī)見狀,即多方采集藥材,按家傳秘方精制成錠,并將藥錠切成片狀,即可吞服,亦可外用。和尚們用此藥后,跌打損傷不日痊愈,無不拍手叫絕。久而久之,附近百姓聞之,一染痼疾便到寺中討藥。凡紅、熱、腫、痛者,只要吞服一片,立見功效。因當?shù)厝朔Q各種炎癥為“癀”,又因藥呈片狀(閩南語叫“片仔”),故得名“片仔癀”。(馬寶山)
學名叫白鳳菜。
白鳳菜。
【性質(zhì)】涼。
【五味】甘。
【熱量】11.00大卡(45千焦)/100克。
【功效】健腦,明目,益肝,健脾,和胃,潤腸,養(yǎng)顏護膚,發(fā)汗解表,降糖消渴。
【特點】白鳳菜性涼、味甘淡、無毒,莖葉肉質(zhì)脆嫩肥厚。
【白鳳菜是什么】 白鳳菜,菊科,多年生草本,近葶狀,高25—50厘米,特產(chǎn)臺灣(臺北、基隆、淡水、宜蘭、新竹、臺中、臺東及花蓮等)。"
【通俗叫法】白鳳菜"別名白擔當,俗名肝炎草,先民以之作菜,故有白鳳"菜"名,為最佳保健藥膳食物,因調(diào)味不佳會影響口感,所以漸漸被民眾淡忘了這項佳肴。
參考資料
39食品查詢:/shipin/shucai/yecailei/e04a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71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葉天士和薛生白的一段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