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為毛茛科草本植物烏頭子根的加工品,主產(chǎn)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根據(jù)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肉桂為樟科喬木肉桂的樹皮,主產(chǎn)于廣西、廣東、海南等地,因剝?nèi)〔课患捌焚|(zhì)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種規(guī)格,常見的有企邊桂、板桂、桂通等,生用。
相同點:二者味均辛、甘、熱,歸心、脾、肝及腎經(jīng)。二者善補火助陽,上能助心陽、中可溫脾陽、下會補腎陽,常相須為用而治療多種陽虛證。又善散寒止痛,可治寒濕痹痛、風寒痹痛、寒凝腹痛、胸痹冷痛等證。二者均辛熱燥烈,易耗氣傷陰動火,故不宜多用或久服,對熱證、陰虛陽亢者應忌用。對孕婦應忌用附子,慎用肉桂。
不同點:附子有毒,用時宜先煎,其辛甘大熱,秉性純陽,能助心陽以復脈,補命門之火以救散失之元陽,能散寒而卻陰,以利陽氣恢復,故是“回陽救逆第一品藥”,用于亡陽欲脫及元陽大虧之自汗、手足逆冷、脈微欲絕等。肉桂則無毒力緩,用時宜后下,雖不能回陽救逆,但長于引火歸原,溫里驅(qū)寒,益陽消陰,可治下元虛衰、虛陽上浮、里寒所致的諸證;又入血分,善溫經(jīng)通脈,而可促進血行和消除瘀滯,可治寒邪凝滯的瘀血證,如經(jīng)寒血滯痛經(jīng)、經(jīng)閉,以及寒疝腹痛、陰疽流注等;其溫運陽氣的作用,還有助于鼓舞氣血的生成。(趙民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09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治老年嗜睡癥
下一篇: 苦瓜可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