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湖北省遠安縣中醫(yī)院
《續(xù)世說》載:“橘子黃,醫(yī)者藏”。意思是說橘子收獲了,醫(yī)生也該下崗歇業(yè)了。《藥海拾奇》一書中也記載了蘇仙公成仙,其母以井水橘葉療疫的故事。其實,橘樹一身都是藥。
橘花 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花卉。中醫(yī)認為,橘花性味辛、溫,入脾、肺經,有順氣寬膈和胃去脹、止咳化痰之功,適用于脘腹脹滿、納差食少、咳嗽痰多、呃逆等癥。
橘子 中醫(yī)認為,橘子性味甘、酸、涼,入肺、胃經,有理氣和中,生津止渴,化痰止咳之效,適用于脾胃氣滯,胸腹?jié)M悶,嘔逆食少,口中干渴或消渴及咳嗽痰多等癥?!度杖A子本草》言其“止消渴,開胃,除胸中膈氣”?!讹嬌耪费云洹爸箛I下氣,利水道”。營養(yǎng)分析表明,本品含豐富的葡萄糖、果糖、蘋果酸、檸檬酸及黃酮甙(如橙皮甙),揮發(fā)油,肌醇,維生素B等。揮發(fā)油對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腸積氣的排出,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增加,痰液稀釋而易于排出;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的作用,防止微血管出血;黃酮甙有降低血脂作用。
陳皮 為蕓香科常綠喬木植物橘及其同屬多種植物的成熟果實之果皮,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干燥,生用,又名橘皮。陳皮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也稱貴老,且以廣東新會柑、茶枝柑的柑皮品質最好,處方名廣陳皮,新會皮。元代王好古也說“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中醫(yī)認為,陳皮性味辛、苦、溫,入脾、肺經,有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溫化痰之功,適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噯氣,惡心,嘔吐及溫阻中焦所致的納呆倦怠,大便溏薄及痰濕壅滯肺失宣降,咳嗽痰多等癥?!侗静菥V目》言其“療吐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痰瘧,大腸閉塞,婦人乳癰。入食療,解魚腥毒”;“陳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p>
青皮 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樹的末成熟果實或青色果皮。中醫(yī)認為,青皮性味苦、辛、溫,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之功,《本草綱目》言其“治胸膈氣逆,脅痛,小腹疝痛,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墩渲槟宜幮再x》言其“破堅癖,散滯氣,去下焦諸濕,治左脅肝經積氣”。藥理研究表明,青皮所含的揮發(fā)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胃腸積氣。陳皮、青皮源于一物,均能行氣,用于氣滯癥,然陳皮性溫和而不峻,行氣力緩,長于理脾氣,故脾胃氣滯者常用,且質清上浮,兼入肺經而燥濕化痰,故又可用于濕痰咳嗽;青皮性較峻烈,行氣力猛,長于破氣而疏肝經郁滯,并有散結消滯之功,用于食積氣滯,本品破氣散積化滯之力較強,但健脾作用不及陳皮。
橘紅 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前者習稱“毛橘紅”,后者習稱“青光橘紅”。中醫(yī)認為,本品性味辛、苦,溫,入肺、脾經,有散寒,燥濕,利氣,消痰之功,適用于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等。據《化州縣志》載:化州鎮(zhèn)賴家園所產的橘紅,稱為正品化州橘紅,藥效特別好,主要原因是該地蘊藏著礞石(礞石具有化痰止咳作用),土層深厚,橘紅生長吸收了土壤里礞石所致。古方成藥“橘紅丸”,適用于肺胃濕熱、咳嗽痰盛、呼吸氣促、口舌咽干、胸中痞滿、飲食無味等癥。
橘白 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果皮的白色內層部分。選取新鮮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層紅皮(即橘紅)后,取內層的白皮,除去橘絡,曬干或晾干。以片大、質輕軟者佳。中醫(yī)認為,本品性味苦、辛、溫,入肝、脾經,有和胃,消膩之功,適用于脾胃虧虛,納差食少,脘腹脹滿等?!吨袊t(yī)學大辭典》言其“和胃,化濁膩”?!侗静荼阕x》言“其味帶甘,共功固不如橘皮,而補脾胃藥中用之,自無燥散之咎”。
橘核 又名橘子仁、橘子核,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種子。以色白,飽滿、子粒均勻者為佳?!侗静菥V目》言“凡用橘核,須以新瓦焙香,去殼取仁,研碎入藥”。中醫(yī)認為,本品性味苦、平,入肝、腎經,有理氣,止痛之功,適用于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腰痛。《日華子本草》言其“治腰痛,膀胱氣,腎疼。炒去殼,酒服良”?!侗静菥V目》言其“治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痛”?!侗静輦湟费云洹靶懈螝?,消腫散毒”?!夺t(yī)林纂要》言其“潤腎、堅腎“。
橘絡 又名橘絲、橘筋,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內層的筋絡。12月至次年1月間采集,將橘皮剝下,自皮內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絡,曬干或微火烘干。比較完整而理順成束者,稱為“鳳尾橘絡(又名順筋)”。多數(shù)斷裂,散亂不整者,稱為“金絲橘絡(又名亂絡、散絲橘絡)”。如系用刀自橘皮內鏟下者,稱為“鏟絡”。以鳳尾橘絡品質最佳,鏟絡品質最差。中醫(yī)認為,本品性味甘、苦、平,入肝、脾、肺經有,通絡,理氣,化痰之功,適用于經絡氣滯,久咳胸痛,痰中帶血,傷酒口渴等?!度杖A子本草》言其“治渴及吐酒,炒煎湯次甚驗”?!毒V目拾遺》言其“通經絡滯氣、脈脹,驅皮里膜外積痰,活血”?!侗静萸笤费云洹巴ń浗j,舒氣,化痰,燥胃去穢,和血脈”?!端拇ㄖ兴幹尽费云洹盎低ńj,治肺勞咳痰、咳血及濕熱客于經隧等癥”?!侗静莩缭费云洹伴偃可辖钅?,治口渴吐酒,煎湯飲甚效,以其能行胸中之飲,而行于皮膚也”。
橘餅 為蕓香科植物福橘等的成熟果實,用蜜糖漬制而成。中醫(yī)認為,本品性味甘、溫,入脾、肺經,有寬中下氣,化痰止嗽之功,適用于食滯,氣膈,咳嗽,瀉痢等。《經驗廣集》言其“治黃疸臌脹,除隔,止消”?!妒澄镆思伞费云洹跋職鈱捴?,消痰運食”?!峨S息居飲食譜》言其“和中開膈,溫肺散寒。治嗽化痰,醒酒消食”。
橘葉 又名橘子葉,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葉。全年可采,以12月至次年2月間采者為佳,采后陰干或曬干。中醫(yī)認為,本品性味苦、辛、平入,入肝、脾、肺經,有疏肝行氣,化痰消腫之功,適用于脅痛,乳癰,肺癰,咳嗽,胸膈痞滿,疝氣等。《滇南本草》言其“行氣消痰,降肝氣,治咳嗽,疝氣等癥”?!侗静輩R言》言“橘葉,疏肝、散逆氣、定脅痛之藥也……凡血結氣結,痰涎火逆,病為脅痛,為乳癰,為腳氣,為腫毒,為胸膈逆氣等疾,或搗汁飲,或取渣敷貼,無不應手獲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20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慢性咽炎驗方
下一篇: 腸胃不好穿坡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