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胸痹心脾兩虛證的診斷標準,闡明胸痹心脾兩虛證證候特征及治療胸痹心脾兩虛證的基本法則。方法:運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法。根據(jù)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及自擬癥狀計分表,結合臨床設計了胸痹心脾兩虛證常見的36個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的調查表。對150例胸痹心脾兩虛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表格登記。用SPSS11.0大型數(shù)理統(tǒng)計軟件作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分析各因素對胸痹心脾兩虛證的貢獻度。結果:胸痹心脾兩虛證相關因素的貢獻度由大到小依次為,胸悶(0.706)、心前痛(0.513)、心悸(0.498)、腹脹(0.357)、舌淡或淡胖齒痕(0.346)、脾虛痰濕體質(0.273)、少寐多夢(0.251)、苔白滑或白膩(0.180)、神疲乏力(0.061)、ST-T改變(-0.146)、食欲減退(-0.449)。結論:1.胸痹心脾兩虛證的診斷標準:特異性診斷指標:①胸悶、心前痛。②苔白滑或白膩。③脾虛痰濕體質。④ST—T改變。共性診斷指標:①腹脹、食欲減退、神疲乏力。②心悸、少寐多夢。③舌淡或淡胖齒痕。特異性指標中具備第一項和其他任意一項,共性指標中具備第一項和其他任意一項,診斷即可成立。2.胸痹心脾兩虛證證候特征:病位在心,心脾同?。恍钠⑼?,虛實錯雜;癥有主次,當分輕重;舌象有別,憑舌審證。3.益氣養(yǎng)心、健脾化痰法是治療胸痹心脾兩虛證的基本法則,應用時應注意:心脾同治,重在治本;扶正祛邪,貴在調氣;察審痰濕,健、通、化并施。中國中醫(yī)藥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4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循經(jīng)感傳的形成機理
下一篇: 舌苔形成機制的現(xiàn)代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