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居胸中,在諸臟腑中,肺的解剖位置最高,故稱"華蓋".華蓋原指古代帝王所乘車子的傘形遮蔽物,在此引申為肺的位置最高,居于諸臟腑之首。
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臟".肺在五行屬金,專司呼吸,主宣發(fā)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jié),協(xié)助心君調節(jié)氣血運行,故稱"相傅之官".
其附屬功能為:在志為憂(悲),在液為涕,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在竅為鼻。肺的經(jīng)脈與大腸相連,互為表里關系。
(1)肺的生理特性
肺的生理特性,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肺為華蓋,與外界直接相通。就臟腑而言,肺屬五臟之一,屬里。但肺與其它四臟不同,它不但居于胸腔內(nèi),處于五臟之高位,被稱為華蓋,而且還通過喉和鼻與外界直接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往往直接受到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自然界之風、寒、燥、熱等邪氣,尤其是溫熱邪氣,多直接從口鼻而入,影響到肺,出現(xiàn)肺衛(wèi)失宣,肺竅不利等病變。
2、肺為嬌臟,不耐寒熱。肺之所以嬌嫩,一方面是由于肺為清虛之體,開竅于鼻,外合皮毛,外界邪氣常直接傷及于肺,使之功能失常。另一方面,肺為五臟之華蓋,凡其它臟腑有病變,其氣多上熏于肺,導致肺病出現(xiàn),產(chǎn)生咳喘等癥狀。故《素問??日摗氛f:“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獨肺也?!狈坞m在五行屬金,反不如肝木剛強,寒邪能傷肺之陽氣,熱邪能傷肺之陰液,因而產(chǎn)生多種肺的病變。
3、肺與秋氣相互通應。根據(jù)“天人相應”理論,肺氣旺于秋,肺病在秋季,得到自然界之氣的滋助,可以好轉,病人感到舒適。當然,秋季氣候過于燥烈,又容易損傷肺,耗傷肺之陰津,產(chǎn)生干咳少痰,皮膚干燥,鼻咽干燥等病證。
(2)肺的生理功能
(一)主氣,司呼吸
主,即主持、管理之意。肺主氣,即指全身的氣均由肺來主持和管理。肺主氣包括主呼吸之氣與主一身之氣兩個方面。
肺主氣,與呼吸功能有關,即肺主呼吸之氣。呼吸功能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體一生中,都在不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在物質代謝過程中,一方面要消耗大量的清氣,同時又不斷地產(chǎn)生大量的濁氣,清氣需不斷地進入體內(nèi),濁氣需不斷地排出體外,都要依靠肺的生理功能。肺既是主司呼吸運動的器官,又是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功能,從自然界吸入清氣,又把體內(nèi)的濁氣排出體外,從而保證了新陳代謝的順利進行。
肺主氣司呼吸功能正常,除了肺本身的生理功能正常外,還與氣道的通暢與否有關。所謂"氣道",是指氣體進出體內(nèi)外的通道。包括氣管、支氣管、咽喉等。氣道通暢,也是維持呼吸正常的重要條件。
肺主一身之氣,是指肺有主持、調節(jié)全身各臟腑經(jīng)絡之氣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氣這一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氣的生成,特別是宗氣的生成方面。宗氣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與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相結合,積于胸中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宗氣的生成。而宗氣通過心脈布散到全身也要靠肺氣的協(xié)助。所以肺通過宗氣的生成與布散,起到主持一身之氣的作用。其次,肺主一身之氣還體現(xiàn)在對全身的氣機具有調節(jié)作用。實際上,肺的一呼一吸運動,就是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肺主氣的功能正常,氣道通暢,呼吸就會正常自如。若肺有了病變,不但影響到呼吸運動,而且也會影響到一身之氣的生理功能。例如,肺氣不足,則呼吸微弱,氣短不能接續(xù),語音低微。若肺氣壅塞,則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此外,如果影響到宗氣的生成和布散,失去對其它臟腑器官的調節(jié)作用,則會出現(xiàn)全身性的氣虛表現(xiàn),如疲倦、乏力、氣短、自汗等。若肺一旦喪失呼吸功能,則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宗氣不能生成,人的生命也隨之告終。
(二)主宣發(fā)與肅降
所謂"宣發(fā)",即宣布、發(fā)散之意。肺主宣發(fā),即肺臟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生理功能。這種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是通過肺的氣化,使體內(nèi)濁氣不斷排出體外。其二是使氣血、津液輸布至全身,以發(fā)揮滋養(yǎng)濡潤所有臟腑器官的作用;其三,宣發(fā)衛(wèi)氣,調節(jié)腠理之開合,通過汗孔將代謝后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若肺失宣散,即可出現(xiàn)咳嗽、吐痰、喘促胸悶、呼吸困難以及鼻塞、噴嚏和無汗等癥狀。
所謂"肅降",即清肅下降之意,清肅又包含有肅清的意思,即肅清、排出肺內(nèi)毒邪與異物的作用。肺為嬌臟,屬清虛之器官,異物不容,毫毛必咳,肺內(nèi)不能容有任何水濕痰濁和異物停留。由此可見,肺的清肅功能,乃是機體自衛(wèi)功能的表現(xiàn)。而下降是指肺氣向下通降的生理作用。
肺主肅降作用主要體現(xiàn)于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氣;二是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和脾轉輸來的水谷精微下行布散;三是肅清肺和呼吸道內(nèi)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凈。若肺的肅降功能失職,則可出現(xiàn)呼吸短促或表淺、胸悶、咳喘、咯血等病理現(xiàn)象。
肺氣的宣發(fā)和肅降功能是肺的生理功能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在生理情況下,兩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約,使呼吸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在病理情況下,它們經(jīng)常相互影響,沒有正常的宣發(fā),就沒有正常的肅降;沒有正常的肅降,也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宣發(fā)。如果二者失調,出現(xiàn)"肺氣失宣"、"肺失肅降"等病變,則見胸悶、咳嗽、喘息等癥狀。
(三)通調水道
人體的水液代謝在生理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水份的攝入、在體內(nèi)的轉輸利用和代謝后水液的排泄等幾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多個臟腑參與下共同完成的,肺是其中之一。肺調節(jié)水液代謝的作用稱為"通調水道",主要體現(xiàn)在下述兩個方面:
一是肺主宣發(fā),調節(jié)汗液的排泄。排泄汗液,是人體水液代謝的一部分。有人估計,每天每人通過汗液排出400毫升左右的水分。肺主宣發(fā),將水谷精微和津液宣散于周身,特別是使布散到體表的津液,通過汗孔,以汗的方式排泄于體外。在生理情況下,肺的宣發(fā)功能正常,則汗的排泄適度,起到調節(jié)水液代謝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肺的宣發(fā)功能失常,就會引起水腫、小便不利等病變。
二是肺氣肅降,使水道維持通暢。"水道",即指體內(nèi)水液運行、排泄的道路。水道的通行暢達,流通無阻,是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重要條件。因此,有"肺主行水"、"肺為水之上源"的說法。如果肺病,通調水道功能減退,就可發(fā)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飲,甚則水泛為腫。對此,臨床上多采用宣降肺氣,疏通水道以利水的方法治療。
(四)肺朝百脈、主治節(jié)
在古代,全身之脈稱為百脈,肺朝百脈,即全身血液都朝會于肺。肺朝百脈的生理意義在于:全身血液通過肺脈流注于肺,通過肺的呼吸功能,進行氣體交換,然后再輸布全身。肺主一身之氣,調節(jié)全身之氣機,而血液的正常運行,亦賴于肺的敷布和調節(jié),故有"血非氣不運"之說。
《素問》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這是將肺比喻為輔助一國之君主的宰相,協(xié)助心君,調節(jié)全身。肺的治節(jié)作用,概括起來,主要體現(xiàn)于四個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二是肺有節(jié)律地呼吸運動,協(xié)調全身氣機升降運動,使臟腑功能活動有節(jié);三是輔佐心臟,推動和調節(jié)血液的運行;四是通過肺的宣發(fā)與肅降,治理和調節(jié)津液的輸布、運行與排泄。因此,肺的治節(jié)功能,實際上是代表著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若肺主治節(jié)的功能失常,則既可影響到宗氣的生成與布散,又因肺氣虛衰,影響到血液的正常運行;既可影響到津液的調節(jié)與排泄,又可影響到氣機的升降運動。
(3)肺的附屬功能
(一)在志為憂(悲)
以五志分屬五臟來說,肺之志為憂(悲)。憂愁和悲傷,均屬非良性刺激的情緒反映,它對于人體的主要影響,是使氣不斷地消耗。由于肺主氣,所以悲憂易于傷肺。反之,在肺氣虛時,機體對外來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下降,而易于產(chǎn)生悲憂的情緒變化。
(二)在液為涕
涕是由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并有潤澤鼻竅的功能。鼻為肺竅,正常情況下,鼻涕潤澤鼻竅而不外流。若肺寒,則鼻流清涕;肺熱,則涕黃濁;肺燥,則鼻干。
(三)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所謂"合",即配合之意。皮毛,包括皮膚、汗腺、毫毛等組織,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襲的屏障。肺與皮毛的相合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下述兩個方面:一是肺主氣屬衛(wèi),具有宣發(fā)衛(wèi)氣,輸津于皮毛等生理功能,從而滋潤、溫養(yǎng)皮毛;二是皮毛與肺配合,協(xié)調肺的呼吸作用。皮毛汗孔的開合,具有宣散肺氣和調節(jié)呼吸的作用,《內(nèi)經(jīng)》稱汗孔為"氣門",即氣體出入之門。
因為肺與皮毛在生理方面具有相互配合的密切關系,所以在病理方面,也常相互影響。例如,外界邪氣傷人,常先從皮毛而入,首先影響到肺的生理功能,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鼻塞、咳嗽等癥狀;若肺氣虛弱,宣發(fā)功能失職,衛(wèi)氣、精津布散障礙,則肌膚蒼白、憔悴,皮毛枯槁;或衛(wèi)氣機能虛弱,則自汗出,易于感受外邪;若肺氣閉塞,毛竅閉斂,則可出現(xiàn)無汗而喘等癥狀。
(四)在竅為鼻
鼻是肺之門戶,為氣體出入之通道,其生理功能包括通氣和嗅覺,而鼻的功能主要依賴肺氣的作用。肺氣調和,則鼻竅通暢,呼吸通利,嗅覺靈敏。正因為鼻為肺竅,肺與鼻有密切聯(lián)系,所以若肺或者鼻發(fā)生病變時,常相互影響。例如邪氣犯肺,肺氣失宣,則鼻的功能失常,可見鼻塞,流涕,不聞香臭,或鼻衄等。另外,外邪傷人,多從口鼻而入,可直接影響到肺,特別是溫熱邪氣,多首先侵犯肺臟,從而出現(xiàn)發(fā)熱,口渴,咳嗽,痰黃,鼻翼煽動等癥狀;而鼻的癥狀亦多從治肺入手。
無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臟
肝
心
脾
肺
腎
五腑
膽
小腸
胃
大腸
膀胱
一、五行在木(免疫系統(tǒng)):所對應的五臟為肝;五腑為膽;在竅為目(肝走眼),肝不好常影響到眼睛,如兩目干澀、視力模糊、夜盲或迎風流淚等;在體為筋和指甲,肝的陰血不足,筋失所養(yǎng),常表現(xiàn)為筋力不健、運動不利、手腳顫抖、肢體麻木、甚至痙攣。肝血充足,指甲堅韌明亮、紅潤光澤。反之,指甲軟薄、沒有光澤,甚至變形脆裂;在志為怒(怒傷肝);五味喜酸;五色為臉色發(fā)青。
二、五行在火(循環(huán)系統(tǒng)):所對應的五臟為心;五腑為小腸;其它器官主要有血管、腦、甲狀腺和甲狀旁腺;在竅為舌,舌為心之苗,心功能正常,舌體紅潤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反之,則舌卷、舌硬、口吃甚至失語等;五體在臉,心氣不足,面色晦滯,血虛則面色無華,血淤則面色青紫等;在志為喜(大喜傷心);五味喜苦;五色為臉色發(fā)紅。
三、五行在土(消化系統(tǒng)):所對應的五臟為脾;五腑為胃;其它器官主要有胰腺和十二指腸;在竅為口、唇。脾胃不好,會出現(xiàn)口淡無味、口甜、口膩、口苦甚至口臭、口瘡等;在體合肌肉,脾胃功能不好,會致肌肉瘦弱無力;在志為思、思慮過度(思傷脾);五味喜甘(甜);五色...無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臟
肝
心
脾
肺
腎
五腑
膽
小腸
胃
大腸
膀胱
一、五行在木(免疫系統(tǒng)):所對應的五臟為肝;五腑為膽;在竅為目(肝走眼),肝不好常影響到眼睛,如兩目干澀、視力模糊、夜盲或迎風流淚等;在體為筋和指甲,肝的陰血不足,筋失所養(yǎng),常表現(xiàn)為筋力不健、運動不利、手腳顫抖、肢體麻木、甚至痙攣。肝血充足,指甲堅韌明亮、紅潤光澤。反之,指甲軟薄、沒有光澤,甚至變形脆裂;在志為怒(怒傷肝);五味喜酸;五色為臉色發(fā)青。
二、五行在火(循環(huán)系統(tǒng)):所對應的五臟為心;五腑為小腸;其它器官主要有血管、腦、甲狀腺和甲狀旁腺;在竅為舌,舌為心之苗,心功能正常,舌體紅潤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反之,則舌卷、舌硬、口吃甚至失語等;五體在臉,心氣不足,面色晦滯,血虛則面色無華,血淤則面色青紫等;在志為喜(大喜傷心);五味喜苦;五色為臉色發(fā)紅。
三、五行在土(消化系統(tǒng)):所對應的五臟為脾;五腑為胃;其它器官主要有胰腺和十二指腸;在竅為口、唇。脾胃不好,會出現(xiàn)口淡無味、口甜、口膩、口苦甚至口臭、口瘡等;在體合肌肉,脾胃功能不好,會致肌肉瘦弱無力;在志為思、思慮過度(思傷脾);五味喜甘(甜);五色為臉色發(fā)黃。
四、五行在金(呼吸系統(tǒng)):所對應的五臟為肺;五腑為大腸;其它器官主要有鼻、氣管、支氣管;在竅為鼻,鼻、喉乃呼吸的門道,故有“脾為肺之竅”之說。如肺寒則鼻流清涕,肺熱則涕黃濁,肺燥則鼻干等;在體合皮(膚)毛(發(fā)),肺功能弱,則皮膚粗糙,毛發(fā)無光澤;在志為悲憂(悲傷肺);五味喜辛辣;五色為臉色發(fā)白。
五、五行在水(泌尿系統(tǒng)):所對應的五臟為腎;五腑為膀胱;其它器官主要有生殖器官、腎上腺、性腺;在竅為耳和二陰(腎走耳),腎功能衰退會出現(xiàn)耳鳴、甚至耳聾。腎功能不好,則有尿頻、遺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閉;在體合骨(腎主骨),腎功能不好,骨軟無力、骨質脆弱、牙齒不牢、易于骨折等;在志為恐(恐傷腎),易受驚嚇;五味喜咸;五色為臉色發(fā)黑。
生活在塵世的地球人,無一例外地受到天氣的影 響,人的健康可能因為老天變臉而發(fā)生變化,中醫(yī)學 有六淫風、寒、暑、濕、燥、火致病學說。因此,我 們掌握了老天的脾氣,采取措施固護肺衛(wèi)之氣來適應 天氣的變化,就不會讓外界的大氣候左右我們身體的小 氣候。時下,人們不太注重肺的保護,寒風凜冽中不戴 口罩保暖,時不時吃根冰棍或冰激凌降溫,喝個冰鎮(zhèn)冷飲 爽一爽……就在這樣的無意識中深深地傷害著肺。然而當 各種嚴重疾病突發(fā)時,卻又無一不在警醒著人們肺健康的 重要性。比如,在很多急性病癥發(fā)作的時候,患者都會感 覺呼吸急促。由于對病癥認識不足,很多人會認為患者呼 吸急促是由于病癥劇烈疼痛所引起的。
其實并不一定如此,劇烈的疼痛并不能夠讓一個人呼吸加促,有誰看見或經(jīng)歷過因手指割傷、肩頸疼痛、感冒 頭痛而呼吸加促的!很多急性病癥發(fā)作的時候,人之所以 會呼吸加速,是源于人的自衛(wèi)防護意識!
前面咱們曾經(jīng)提到過肺氣有保護五臟六腑的作用,肺 氣也是臟腑之氣的主要來源。肺氣如衛(wèi)兵一樣時刻護衛(wèi)著 體內(nèi)的臟器,嚴防疾病人侵。對此中醫(yī)理論中也有論述。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說 肺者,氣之本,肺者,臟之長 也,為心之蓋也,就是說肺主一身之氣,身體內(nèi)所有氣 的生成與運行都與肺息息相關;肺高于所有臟腑,向周身 各處行氣,所以被稱為五臟之長。
肺氣對于養(yǎng)生非常關鍵。在中醫(yī)養(yǎng)生中,將一身之氣 分為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先天之氣是由胎兒在胎盤中吸 收母體精華,通過肺的呼吸將母體之氣轉換為自身的生命 之氣,儲存在臍下丹田位置。后天之氣是由肺吸人的自然 界清氣,通過呼吸道進人體內(nèi),結合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 微所化生而成,積存在人體腹部肚臍眼下方約兩橫指氣 海之處。氣不僅能夠滋養(yǎng)身體,并能灌注心脈,幫助心 推動血液運行,所以氣在機體生命活動中占有著重要地位。不管是先天之氣,還是后天之氣,肺呼吸功能的健全 與否,不僅影響著自身氣的形成與盛衰,更關系到生命個 體的壽數(shù)。
講完先天之氣,咱們再來說說后天之氣對人的影 響。后天之氣不足也就是中醫(yī)里常講的氣虛,氣虛 的人往往會出現(xiàn)少氣不足以息、聲低氣怯、肢倦乏力等 癥狀,并且影響一身之氣的運行,導致各臟腑經(jīng)絡之氣 的升降出人運動失調。我在門診上經(jīng)常會遇到被稱為更年期的患者,其實有一部分人并非是更年期,就 是簡單的氣虛,只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養(yǎng)就能夠擺 脫更年期。
總之,不管是先天之氣,還是后天之氣都需要肺來生 成和運行,全身血脈也需要氣來推動運行,所以肺氣不足 則身體不健,我們要時刻關注肺的健康,首先應關注肺氣 的充足與否,這是中醫(yī)養(yǎng)生的關鍵!
在這里,特別說一下春秋冬季節(jié)里,門診中常會遇 到的另一種情況,就是家長帶著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上呼吸道 感染和肺炎的孩子來就診。家長會說,孩子經(jīng)常感冒, 一感冒就容易轉成肺炎,住院打吊瓶,消炎藥越用越多,還總是反復發(fā)作,沒辦法了才來看中醫(yī),希望通過中醫(yī) 藥幫助解決一下。遇到這種情況,中醫(yī)師會先觀察一下 面色,細細聽一下孩子的呼吸,問問孩子平時有沒有出 現(xiàn)過心慌氣短等癥,然后再診療,主要也是考慮到肺氣 充足與否的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52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五臟之三——心
下一篇: 五臟之二——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