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節(jié),稍不注意就會感冒,雖屬小病,但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所以預防感冒是保健強身的當務(wù)之要。在這里特別向讀者介紹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按摩風池穴。
根據(jù)中醫(yī)經(jīng)絡(luò)學說,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jīng),位于頸部耳后發(fā)際下凹窩內(nèi),主治感冒、頭痛、頭暈、耳鳴等。每天堅持按摩雙側(cè)風池穴,能十分有效地防治感冒。
具體方法:雙手十指自然開張,緊貼枕后部,以兩手的大拇指按壓雙側(cè)風池穴,用力上下推壓,稍感酸脹。每次按壓不少于32下,多多益善,以自感穴位處發(fā)熱為度。
依筆者經(jīng)驗,無感冒先兆時,按壓酸脹感不明顯。酸脹感若很明顯,說明極易感冒,此時就要勤于按摩,且加大按摩力度。當出現(xiàn)感冒癥狀,如打噴嚏、流鼻涕時,按摩也有減緩病情的作用。
一、常按迎香穴和風池穴
迎香穴的位置在鼻子兩邊鼻翼外援大約1厘米的位置上。經(jīng)常按壓迎香穴可以有效預防感冒。如果是已經(jīng)感冒的患者也可以按摩迎香穴,在按壓之后能夠起到治療鼻塞、流鼻涕還有喘息等一系列的感冒癥狀。而風池穴在在人的頸部后面,位于枕骨的下面,就是在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中間的那個凹陷處。經(jīng)常按摩風池穴可以治療感冒和氣管炎等疾病,按摩可以是以手掌揉擦,也可直接按壓。
二、按摩方法
1、迎香穴
并攏兩手五指,然后讓中指貼在鼻翼的兩邊,然后開始往前額的方向向上按摩,一直到發(fā)際線的地方,然后再沿著發(fā)際線往下按摩,一直到下頜然后再回到鼻子迎香穴位置。這樣循環(huán)8次為一組,每次做2到4組為宜。這個按摩方法可以幫助提高臉部的溫度,加強臉部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感冒時按摩還可消除不適的癥狀。但是需注意擦臉的力度不要過,在擦之前先洗手,讓手濕熱再擦。如果有皮膚病或者臉部感染的人不適合這個方法。
2、風池穴
把兩手的五指并攏然后放到頸部的兩邊,然后接著沿頸部向后擦,然后再向前擦,這樣來回地擦頸部8次為一組,每一次做2到4組為宜。人的面部、頸部、還有手都是被暴露出來的部位,平常吹空調(diào)的時候,這些部位會直接受到冷氣刺激,摩擦這些部位可以幫助促進血液的循環(huán),預防外邪入侵,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預防感冒。
按摩和艾灸、推拿一樣,時常做一做是有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功效的,當然也有治病的功效,那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有什么呢?風熱感冒可以按摩什么穴位呢?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1: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熱病,感冒。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2:大椎穴
位置: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jié)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 熱病,咳嗽,喘逆,項強,肩背痛,腰脊強,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
注意:按摩大椎穴前,最好是將手掌相互搓熱,再按摩大椎穴,效果更好。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3: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cè)中點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等。還可以治療齒痛,腹痛,便秘等癥。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4:曲池穴
位置:肘橫紋外側(cè)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發(fā)熱,高血壓,熱病,咽喉腫痛,腹脹,吐瀉,齒痛。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5:尺澤穴
位置: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cè)凹陷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還可治療氣喘 ,咳血,肘臂攣痛等癥。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6: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cè)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主治:治療外感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癥。還可以治療齒痛等癥。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7:外關(guān)穴
位置:前臂背側(cè),當腕橫紋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撓骨之間。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還可治療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癥。
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按壓。每個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時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感冒初起,按摩一二次就能治好;稍重的感冒,每天按摩數(shù)次,配合藥物協(xié)同作用,效果更好。
按摩和艾灸、推拿一樣,時常做一做是有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功效的,當然也有治病的功效,那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有什么呢?風熱感冒可以按摩什么穴位呢?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1: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熱病,感冒。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2:大椎穴
位置: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jié)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 熱病,咳嗽,喘逆,項強,肩背痛,腰脊強,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
注意:按摩大椎穴前,最好是將手掌相互搓熱,再按摩大椎穴,效果更好。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3: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cè)中點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等。還可以治療齒痛,腹痛,便秘等癥。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4:曲池穴
位置:肘橫紋外側(cè)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發(fā)熱,高血壓,熱病,咽喉腫痛,腹脹,吐瀉,齒痛。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5:尺澤穴
位置: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cè)凹陷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還可治療氣喘 ,咳血,肘臂攣痛等癥。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6: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cè)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主治:治療外感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癥。還可以治療齒痛等癥。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7:外關(guān)穴
位置:前臂背側(cè),當腕橫紋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撓骨之間。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還可治療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癥。
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按壓。每個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時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感冒初起,按摩一二次就能治好;稍重的感冒,每天按摩數(shù)次,配合藥物協(xié)同作用,效果更好。
感冒是感受觸冒風邪或時行病毒,引起的肺衛(wèi)功能失調(diào),出現(xiàn)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等主要臨床變現(xiàn)的一種外感疾病。中醫(yī)認為,當人的體質(zhì)虛弱,生活失調(diào),衛(wèi)氣不固,外邪趁虛而入時就會引起感冒,輕者出現(xiàn)乏力、流涕、咳嗽等癥狀,稱為“傷風”;重者發(fā)燒。通常常用的按摩手法就可以達到緩解癥狀的效果。
【定位取穴】該穴位于頸部,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或當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
【功效】通經(jīng)活絡(luò)、止痛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座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背后,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兩指并攏,用力環(huán)行按揉風池穴,同時頭部盡力向后仰,以局部出現(xiàn)酸痛、沉、重、脹感為宜。每次按揉10分鐘,早、晚各按揉一次。
【定位取穴】該穴位于耳廓前面,前額兩側(cè),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由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1/3的地方,用手觸摸凹陷處就是太陽穴。
【功效】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疲勞,止痛醒腦,振奮精神。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座位或仰臥,按摩者兩手中指同時用力,按順時針方向按揉太陽穴約2分鐘,然后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出現(xiàn)酸、麻、脹感覺為佳。
【定位取穴】該穴位于第1、第2掌骨間,當?shù)?掌骨橈側(cè)的中點處。取穴時,以一手的拇指掌眠指關(guān)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鎮(zhèn)靜止痛,通經(jīng)活絡(luò),清熱解表。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合谷穴,做一緊一按一揉一松的按壓,按壓的力量要慢慢加強,頻率約為每分鐘30次,按壓穴位時以出現(xiàn)酸、麻、脹感覺為最佳。
【定位取穴】該穴位于頸部下端,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正坐低頭,可見頸背部交接處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zhuǎn)動者即是第7頸椎,其下為大椎穴。
【功效】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感冒的作用,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后高燒不退。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低頭,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背后,用大拇指按順時針方向按揉大椎穴約2分鐘,然后按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出現(xiàn)酸、麻、脹感覺為最佳
【定位取穴】該穴位于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4個椎骨,即第3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散發(fā)肺熱、清肺止咳。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者俯臥,按摩者兩手拇指同時用力,按順時針方向按揉肺俞穴約2分鐘,然后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出現(xiàn)酸、麻、脹感覺為最佳。
【定位取穴】該穴位于面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或仰臥姿勢,眼睛正視,在鼻孔兩旁五分的笑紋(微笑時鼻旁八字形的紋線)中取穴。
【功效】祛風通竅,理氣止痛。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用兩手拇指指腹同時發(fā)力,按順時針方向按揉約1分鐘,以局部出現(xiàn)酸、麻、脹感覺為最佳。
頭頸部:風府、風門、肩井、印堂
上肢:曲池、外關(guān)
下肢:足三里、涌泉
按摩治療感冒越早越好,若出現(xiàn)高熱、咽痛、流鼻涕,應(yīng)該及時到醫(yī)院就診。要同時注意:
1.經(jīng)常鍛煉身體,有助于加強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身體素質(zhì),提高免疫力。
2.感冒期間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忌食油膩、辛辣食品,宜多吃水果和蔬菜。
3.控制室內(nèi)溫度,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的流通,有助于改善居室環(huán)境,降低感冒的發(fā)生率。
4.勞累時人體的免疫功能較弱,抵抗力也較差,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勞逸結(jié)合。
5.避免精神過于憂慮或緊張。醫(yī)學專家經(jīng)過研究后發(fā)現(xiàn),精神緊張或多愁善感者,身體局部的免疫力低下。
6.經(jīng)常用熱水搓耳。每晚洗臉時,用熱毛巾揉搓雙耳,并上下輕輕摩擦耳郭40次,這樣可以有效預防感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58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感冒不是因為天冷
下一篇: 感冒時盡量只服一種感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