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天必做的“功課”包括督促小家伙按時上床,保證每餐的營養(yǎng)全面以及教育孩子品德高尚……誰都知道,沒有什么投機取巧的方法能幫助我們養(yǎng)育出身心健康的寶寶。
但是,我們的問題在于:到底怎么才算是完美的孩子呢?要知道,有些時候,偶爾踩線或者違規(guī)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請跟隨我們建立一個良性的“無政府狀態(tài)”吧,打破10條老規(guī)矩!
1、不得弄亂
這似乎是一條金科玉律:孩子等同于混亂。孩子天生就是主婦的夢魘,看著空空如也的碗櫥,聞著孩子渾身散發(fā)的氣味,或者當你看到他正用你最昂貴的口紅在鏡子上作畫時;再或者,讓我們想象一下在孩子眼中一張整潔的白色沙發(fā)能用來做什么呢?哈,這不就是一張平整的畫布等著自己涂鴉嘛!那么又用什么來“作畫”呢,面包屑混果醬看上去不錯!——此時,你一定要開始崩潰了吧?
等到小家伙把一切都弄得一團糟之后再想辦法收拾,不但占用大量時間,還會讓你抓狂,這不是聰明的主婦應當選擇的方式。
好方法是你可以去扯上一大塊廉價的布,需要的時候預先把它鋪在沙發(fā)上就好了,哪怕一次畫不完下次繼續(xù)都行!你也可以適當?shù)叵拗菩〖一锏幕顒涌臻g,比如一間屋子,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把他限制在自家花園里。但是絕對不要一點自由不給,泥土、水、顏料雖然會弄臟家具,但它們同樣會賦予孩子創(chuàng)造力和快樂的感覺。
2、不可吃“垃圾”食品
如果你不是那種每天忙得四腳朝天的父母,通過電視或者報紙你一定注意到最近幾年來有關兒童體重超標的報道越來越多,這引發(fā)整個社會對于兒童食品和兒童營養(yǎng)學的討論和關注。在這場討論中有一點是沒有異議的,那就是富含糖類、鹽、脂肪的“垃圾”食品對于兒童健康有直接影響。
理想情況下,兒童每天應吃三頓家人做的飯菜,其食譜至少要包括新鮮谷物和蔬菜。然而現(xiàn)實情況多半達不到這種要求,餅干有時也會成為兒童餐桌上的主食。年輕的媽媽們常為她們無法提供更好的飲食而感到內疚。但是請注意了:如果你的小孩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和主食,并能保證正常的活動時間,那么偶爾吃上一頓比薩餅或是巧克力大餐也沒有關系,并不會因為攝入過多的熱量而引起肥胖。
3、不要曠課
“在我童年時,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媽媽突然決定帶我出去踏青。那種感覺實在美妙,遠比呆在托兒所有趣得多”,家住北京的李女士對我們回憶說。李女士今年剛滿30歲,有個4歲的女兒?!澳菚r,媽媽會帶著我到海邊轉上一圈,聽聽海浪的聲音,呼吸新鮮空氣,有時還會給我買上只雪糕,那就太高興了。我也想成為那樣的母親?!?/p>
當然,你不能想帶兒子出去玩兒就帶他去。學?;蛘咄袃核膊幌M泐l繁地這樣做。不過在某些對你或者孩子來說很特別的日子里,如果剛好趕上一個好天氣,為什么不試著放上一天假呢?要知道走進大自然的懷抱對孩子來說也是重要一課,一點也不比ABC、123來得次要。除此之外,如果硬要給自己“教唆”小家伙曠課找個理由的話,或許在戶外感受自然能保持孩子身體健康也勉強算上一條吧。
4、不要拿食物玩兒
這條規(guī)則,是很多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把胡蘿卜拿在手里當槍,把西紅柿醬涂滿全手畫畫,把雞蛋扔到地上當玩具??所有這些事情,會讓每個媽媽生氣、著急。媽媽們最希望看見孩子乖乖地吃完碗里的最后一粒米飯。
但是,對于一個2歲的孩子來說,食物絕不僅僅只是用來“吃”的,它們顯然還可以用來“玩”和“學習”。將手指伸進碗里攪拌食物,可以讓孩子理解質地、形狀、顏色、溫度以及味道的含義;他們愿意自己拿著勺子吃飯,雖然會舞動一會兒,再吃一口,但這同樣可以促進孩子手眼配合能力。
所以,不要太過介意飯桌變成了亂七八糟的戰(zhàn)場,把手上的抹布放起來,踏踏實實地看著孩子自己折騰他的食物,等他玩累了、玩餓了的時候,再將正式的美餐遞到孩子的嘴邊吧。
5、盯住他就行
每位父母都知道孩子需要并且希望大人時時刻刻的關注,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只要時刻注意到他們就可以了。比如在他們玩游戲的時候,我們在旁邊看著;或者你一邊工作,一邊隨時抬起頭來看看他在做什么。
更多的時候,得到你的關注只滿足了小家伙的部分需要,你還應當鼓勵他與你做面對面的交流。這種交流對于母親和孩子之間a的感情尤為重要,在鍛煉語言的同時,能夠使孩子覺得家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地方,在這里他能暢所欲言,完全敞開心扉。如果你沒能做到這點,那么在撫養(yǎng)子女過程中的最寶貴溫馨的回憶將離你而去。
6、不可亂穿衣服
一個漂漂亮亮的小姑娘穿上一身合身得體的衣服的確是一幅足以引人注目的畫面。然而并非每個小家伙的審美都與街上的成年人一般無二,活動場中穿著怪異且玩兒起來不亦樂乎的“野孩子”往往更為常見。這是因為兒童對于自主穿著方面的覺醒要比審美方面的覺醒早得多。
做父母的當然不愿意帶一個穿鱷魚服的小家伙上超市購物,然而如果孩子堅持,我們就應該讓他自己做主;同時,在小飾物方面,你也大可以給他些自主選擇的余地,這不但有助于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同樣會激發(fā)他的審美感。
7、別學我的樣子,要按我說的做
父母難免會有一些壞習慣,盡管這些壞習慣不會對正常生活造成多大的麻煩,但我們總是希望這些壞習慣不要在孩子身上繼續(xù)。比如隨便發(fā)誓,吃飯時下手抓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吃飯前不洗手,卻同時要求孩子吃飯前必須洗手的話,就未免太不公平了。我們常說:“做的比說的重要”就是這個意思。孩子會更傾向于學習周圍的“榜樣”,無論是好壞。如果你實在管不住自己,就是想在睡前來點兒甜食,那么就千萬不要讓小家伙看到或是聽到。否則,如果小家伙也要求來一塊巧克力作為睡前甜點的時候,你就不能拒絕他。
8、睡覺時間一到就得上床
每位母親都會動手制定一張合理的睡眠時間表,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它不但能避免讓孩子過于勞累,還能幫助孩子理解時間的概念;同時,它還能保證每天有一點母子交流時間并使其成為一種習慣。
不過有時候這種硬性規(guī)定會有些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周末或者節(jié)日的時候。有時額外的半小時玩耍時間就能避免小家伙的小心靈受傷。
如果讓你選擇:要么帶小家伙出去吃飯但是需要晚睡半個小時,要么把他扔在家里,這樣就能維護紀律的嚴肅性,你會如何選擇呢?
或許有些媽媽已經選擇過后者了,當她吃完晚餐心滿意足地回家時,發(fā)現(xiàn)小家伙正腫著雙眼躺在床上睡覺,眼角的淚痕還沒有隱去呢。說到這里媽媽們恐怕心都要碎了。為什么不能讓小家伙一起感受一下歡樂的氣氛呢?而且你可以第2天讓他多睡一會兒,把昨天晚睡的時間補回來,以防疲勞過度。
9、不可和陌生人說話
一段時間以來市面上充斥著“危險的陌生人”之類的故事,似乎任何一個從你孩子身邊經過的陌生人都是潛在的陰謀分子。盡管不能否認其背后的真實素材,然而多數(shù)故事被人為夸大了。
當然,你需要教會孩子如何拒絕不相識的人給予的禮物以及食物,并且不要跟隨自己不認識的人走。但如果你的孩子從小拒絕與任何不認識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則不利于孩子今后在這個社會中生活。
其實,養(yǎng)育子女的一大樂趣就是你會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對你和孩子更加開放了!過去互不相識的兩位母親會因為都帶著小孩子,而停在路邊交流彼此的育兒經驗;平時不會注意的老奶奶會突然跑過來和善地告訴你需要注意些什么。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與陌生人交談起來既輕松又快樂,那么為什么不讓孩子分享你的樂趣呢?
追問養(yǎng)鴨子的老先生他的飼養(yǎng)心得,或是與停車場見到的同齡人唧唧咕咕一番,這都是屬于孩子的樂趣。只要能保證處于父母的監(jiān)控之下,不妨多給他們一點自由交往的空間。對孩子們來說,這個世界大著呢!(對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10、不要在家具上亂蹦
為什么不呢?雙人沙發(fā)或是你的大床是非常不錯的“彈跳訓練場”,尤其是外面下雨,你無法帶他去運動場釋放過盛的精力時。
對有些父母來說,保持床面的清潔事關重大,絕對馬虎不得。即使那些能夠能放任自己的枕頭被“小祖宗”踩在腳下的父母,也很少能夠容忍孩子把臥室搞得天翻地覆。父母們會擔心孩子損壞家具,更會擔心他們弄傷自己??墒钱斈銊e無選擇(比如天氣原因)只能呆在家里時,在成人的監(jiān)護下,放任孩子在臥室中自由活動也不失為一種釋放精力和幫助他們睡眠的好辦法。
5點戒律媽媽必須遵守:
·有些必須堅持
孩子們需要知道有些東西是你絕對不會容忍的,比如:危險的行為、暴力的行為、惡意的淘氣。
·安全第一
孩子們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識,比如他們肯定不知道火能帶來多大的災難,所以一定要保證房間里安裝了保護孩子的必要設施,也千萬不要留孩子一個人呆在家里。
·強調正面因素
當孩子犯了些錯的時候,要學會從他們的錯誤中了解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想達到的目的其實是什么”——通常我們會從中了解到孩子們在這些錯誤背后的好意與努力。
·注意衛(wèi)生
天天盯著孩子刷牙、洗手——這樣的事可能讓你很厭煩了,但這卻是必須要做到的。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批評事情而不是孩子
孩子需要明確知道無論如何媽媽是愛他的。因此,當你需要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要直接將孩子定義成“自私鬼”、“淘氣包”,而是要告訴孩子:你做的這件事,媽媽不喜歡。
1.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涌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2.哥白尼
哥白尼的“日心說”發(fā)表之前,“地心說”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居于統(tǒng)治地位。作為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哥白尼的歷史功績是偉大的。確認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行星之一,從而掀起了一場天文學上根本性的革命,它是人類探求客觀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從哥白尼時代起,脫離教會束縛的自然科學和哲學開始獲得飛躍的發(fā)展。
3.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樣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伽利略帶了兩個大小一樣但重量不等的鐵球,一個重一些,是實心的,另一個輕一些,是空心的。從比薩斜塔上扔下去,人們看到,兩個鐵球平行下落,幾乎同時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
4.田忌賽馬
將軍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時,就是因為孫臏善于觀察,勇于打破常規(guī),不按一般的馬的出場順序出馬,而是讓大將軍田忌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結果反敗為勝。
5.扎曼
扎曼在可口可樂的營銷失敗后,開辦了一家咨詢公司,他操縱著一臺電腦,一部電話和一部傳真機,為微軟公司和釀酒機械集團提供咨詢。他的信條是:“打破常規(guī),敢于冒險”。扎曼為微軟公司、米勒·布魯因公司為代表的一大批客戶成功地策劃了一個又一個發(fā)展戰(zhàn)略。最后,甚至連可口可樂也來向他咨詢,請他回可口可樂整頓公司工作。
人和人不一樣,生活環(huán)境造就性格以及行為模式的不同。在面對同一套所謂的和諧秩序時,表現(xiàn)方式就不一樣,有人愿意隨大流,有人樂意做自己。在目前這個社會來看,只要不違法,其實也沒什么。學會接受別人的不同。畢竟既然你說的是秩序,那就必然有違反的懲罰,只等著就是了。但如果只是你內心的一套和諧秩序,不好意思,那可能就只能你自己解決了,不要試圖改變別人,改變自己遠比改變別人容易,要么接受,要么遠離。
給孩子說只能看10分鐘手機,但是每次到點,他都會說再看會兒;
每次吃飯的時候就不好好吃,各種借口;
每次說只吃一塊糖,但是吃完還會哭著鬧著再吃一塊;
不管什么事,每次答應得好好的,到時候又不遵守了
....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事情你會提前給孩子立規(guī)矩嗎?
如果規(guī)矩被打破,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嗎?
這4個立規(guī)矩的黃金法則,建議收藏:
一、提前約定規(guī)則。 比如孩子要看電視,先和他約定好看多長時間,必須讓他自己重復一遍規(guī)則,再讓他去看,到點就關,如果孩子哭鬧,就處理他的情緒
二、執(zhí)行的過程中,要表達你的信任。 孩子違反規(guī)則后,不要跟他說,我就知道你做不好,你真讓我失望,這是在強化孩子做不到的負面感受,對于自律毫無幫助。我們不妨說,我知道你其實是想遵守規(guī)則的,但這個確實太好玩了,所以你沒管住自己,我們一起來制定一個相應的懲罰好嗎?這樣去強化他想遵守規(guī)則的心理,并引導孩子自己來說一個懲罰,進行自我約束,這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自律。
三、多次違反規(guī)則,要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但是必須提前告知。 比如,說好了回家先寫作業(yè)再玩,孩子一回家,先玩,很晚再寫作業(yè),我們就可以告訴他,明天開始,晚上九點,必須洗漱睡覺,寫不完作業(yè),自己向老師解釋
四、規(guī)矩要有彈性。 如果孩子已經遵守規(guī)則半年以上了,可以適當?shù)卦黾訌椥?,比如平時只能看半小時電視,周末就允許多看一小會兒,這一點點的彈性會帶給孩子跳出規(guī)則、解決問題的思維,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懂得變通。
你學會了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32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兒健康 別避諱看婦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