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剪刀,將桌布剪出了小洞;用口紅在墻上涂滿了紅手印。此時,你是痛斥還是鼓勵?破桌布可以換,涂污的墻可以刷,但孩子的探索力抑制了,就無法彌補了!
探索力是孩子智慧的泉源,也是促進潛能發(fā)展的原動力,是將來孩子卓越發(fā)展的基礎。探索力可以使“死”的知識變成有用,也可以使孩子更聰明。智力受先天的影響較大,而探索力可借后天的訓練加以激發(fā)。那么——孩子探索力與什么有關?
與孩子性別有關
我們發(fā)現男孩在探索力方面明顯優(yōu)于女孩,這是因為男孩較喜歡玩折卸、拼裝和重建玩具,這些玩具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引發(fā)孩子積極思考,觸發(fā)孩子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性格來看,男孩子活潑好問,敢想、敢做,他們對新事物更敏感,這種特點更有利幼兒產生探索行為。
與父母態(tài)度有關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自身在探索行為上的示范,如: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新事物的興趣,不斷探求進取的勇氣,靈活思維的品質,獨立創(chuàng)新的意識,堅韌不拔的毅力等等,對孩子的探索力具有較大的幫助。而一些思想閉塞、眼光狹小、死板守舊、被動平庸的父母,不但自己沒有探索的意識,創(chuàng)造的表現,由于為人之父母,也阻礙了子女探索力的發(fā)展。
另外,孩子每天向父母展現了無限的好奇與求知。父母如能容忍孩子幼稚的表現,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稚氣不笑話,不譏諷,偶爾表現出一些“返老還童”的幼稚行為,不禁止孩子發(fā)展其自己的世界,為孩子創(chuàng)設完整、自由、獨立、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就更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探索精神看作是在搗蛋,是在頑皮,這就扼殺了孩子的探索動機、好奇心的開始,也是將世界向兒童關閉的第一步。
與家庭收入有關
經濟收入比較高的家長,能注意經常陪孩子一起游戲或外出游玩,發(fā)現有折卸玩具、損壞玩具的現象時,家長通常比較寬容和諒解。此外,還會經常有意識地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和機會,并能運用鼓勵和支持的方式,使孩子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進行探索活動,這樣促進其探索力的發(fā)展。而收入較低的家長,他們?yōu)楹⒆犹峁┎牧?、?chuàng)設環(huán)境的機會就較少,無形間就影響了孩子探索力的發(fā)展。
與家庭氛圍有關
家庭氛圍主要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與交往情緒。父母及家庭成員的一切言行所形成的情緒與氛圍將使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氛圍很融洽的家長樂意聽取孩子的意見,接受他們的觀念,孩子在這種寬松、和諧、融洽的氛圍中,能主動支配自己的行動,表現為有主見,敢于嘗試新事物等。家長本身的探索行為顯得尤為突出,孩子從小受到家長的正面影響,主動探索行為較強。相反,家庭氛圍不融洽的家庭,其家庭成員之間因缺乏一定的修養(yǎng),會為一些小事發(fā)生爭吵,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家庭不同成員常有分歧,以致造成孩子行為上的盲目性,遇事缺少主見,這些因素影響和制約了孩子探索力的發(fā)展。
與孩子獨立空間有關
有獨立使用房間的孩子,他們的探索力明顯高于其他孩子。因為目前,雖然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家庭物質條件不斷改善。但是,家長缺乏給孩子自由活動的小天地,束縛了孩子的手腳,阻礙了孩子探索力的發(fā)展。而擁有屬于自己活動小天地的孩子,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玩具和學習材料,不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成功的體驗,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孩子智力和探索力的發(fā)展。
與教養(yǎng)者的職業(yè)有關
從教養(yǎng)者的職業(yè)來看,教師的教育觀念最新,他們的教養(yǎng)態(tài)度明顯優(yōu)于工人、農民。因為教師本身從事著教育事業(yè),有很強的教育意識,善于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待孩子。職業(yè)是工程師的教養(yǎng)者,他們的探索力和主動支持行為最強。他們有較強的自學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在教育觀念上明顯不如教師、工人,甚至農民。從事工程師職業(yè)的家長比較偏重孩子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視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無職業(yè)的教養(yǎng)者由于沒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社會地位相對比較低下,造成他們自身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孩子的主動探索行為因得不到家長的支持而放棄,但是這種環(huán)境磨練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毅力,孩子的被動探索行反而最好。
與教養(yǎng)者的興趣有關
喜歡娛樂、藝術的家長,他們比較外向,為孩子創(chuàng)設交往的機會多,善于營造寬松、活躍的氣氛,對于孩子的提問、請求以及對孩子取得的成功,一般都能積極幫助和鼓勵;喜歡電腦的家長觀念比較現代,能經常有意識地鼓勵孩子,并能與孩子一起玩,對孩子的活動比較支持;喜歡文學、外語的教養(yǎng)者,其探索力較強,教育態(tài)度較民主,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自身比較好學,能為家庭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比較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喜歡社交的家長比較大膽、獨立、自信,他們的良好素質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孩子的探索力較好。無興趣的教養(yǎng)者,家長的情趣潛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的行為和學習,他們的孩子缺乏主動探索欲望,孩子想從家長那里得到鼓勵和幫助也就更難了。
怎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孩子的潛能
怎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孩子的潛能,父母在工作之余應該多多關心孩子,孩子的世界是澄澈稚嫩的,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絕不能通過體罰的方式,家長不能一味地去責罵孩子,需要好好培養(yǎng)孩子的潛能,下面跟大家分享怎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孩子的潛能。
怎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孩子的潛能1 1、溝通
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而言,溝通是非常的重要。平時要嘗試著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多點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不是一味的逼迫他們學習,這樣做往往只會使得他們產生厭學心理,而不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
2、指導
在孩子的日常學習當中,可能會出現偏科的現象,這樣往往影響到他們的整體排名。對此,家長不要一味地責怪他們,要多些和老師和孩子溝通交流,然后再針對孩子的問題想好解決辦法,在偏科問題上好好的指導他們。
3、計劃
不要以為計劃是大人才應該有的,其實孩子也是應該從小就要學會制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的。通過從小就學會制定學習計劃,這會使得他們更加懂得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樣一來才能使得他們的學習有系統、有條理、有步驟,才能胸中有數。
4、興趣
多數的父母總是會為自己的`孩子報讀這個興趣班,那個補習班的,完全是不會顧及孩子的感受的。對此,大多數的孩子也只能被自愿的接受這些安排。殊不知,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與其不顧孩子感受報補習班,不如讓他們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往往這樣更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潛能。
家長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情我們都能理解,但是也不能為此就不顧孩子的感受。這樣做不但不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潛能,反而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因此,讓孩子學習也要有個度,凡事不能操之過急。
怎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孩子的潛能2 1、面對小升初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大多數孩子都缺乏自信心,也許是受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往往不相信自己有這個實力能解決它。家長就要在平時家庭教育的時候,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不會傳球不要緊,可以從運球慢慢練習,即使老打破玻璃也沒關系,至少孩子能在學習中,找到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踢好;題目不會做沒關系,這道題的要點在哪里,以后多從這些方面專項訓練,家長不能一味地指責孩子為什么老是做錯題,而不是從根本問題上解決。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比如,家長有機會到學校時,可以帶著孩子與老師和孩子的同學親切交談。日子久了,再膽小怕生的孩子也會變得勇敢、活潑起來。
2、面對小升初尋找孩子的興趣點
有些孩子喜歡數學,天天做2、3個小時的題目也不覺得累,有些孩子喜歡英語,天天會自覺地聽讀英語磁帶,有些孩子喜歡語文,每天都要看很多的書。……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喜好,家長應該從旁觀察,激勵孩子更好地把自己的興趣轉化到學習上,不要以設計孩子未來為目的,而要求孩子達到什么樣的水平,這會減少孩子的興趣點。
小學階段的教育,主要是給孩子打好知識、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基礎。家長應該努力促進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全面發(fā)展,沒有必要一定要讓孩子在哪個方面“出類拔萃”。即使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特長,也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讓孩子在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發(fā)現自己的興趣愛好;二是在孩子有了某種興趣愛好時,家長要熱心關注并大力支持;三是當孩子有了比較穩(wěn)定的興趣愛好之后,家長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孩子不斷實踐、不斷提高。讓孩子在持之以恒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特長。
3、面對小升初不做孩子的“老師”
家長畢竟不是學校里的老師,無法以學校教授的方法教導孩子的學習,所以家長扮演的更多是長輩、朋友、聆聽者的角色。比如: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上課注意認真聽講,回家后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學習上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問同學或者老師,決不向困難低頭等。在孩子遇到同學間的摩擦、與老師間的溝通問題等,家長就需以朋友的角度,告訴他們什么樣的方法能解決這些問題。
講究好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是小學生走向成功最關鍵的一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孩子在做些什么,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最喜歡什么。然后通過聊天的方式,聽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遇到的各種問題,努力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并制訂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
要點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
我以前帶學生去農村學農,看到孩子們在果園里摘蘋果。孩子們蹦著跳著從樹上摘下蘋果,有時用水沖沖,有時洗也不洗,擦擦蘋果皮就把蘋果吃掉了。
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里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里,牙簽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
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要點2:承認差異 發(fā)現孩子的潛力所在
有些家長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聰明?人家第一名,你呢?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抵觸情緒。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
家長要發(fā)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人有差異性,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yōu)勢。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
要點3:別把孩子當成裝知識的“米袋子”
到底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不是只有100分的是好孩子?如果孩子為人很好,動手能力很強,常愛提問題,那也是好孩子。家長要尋找、激發(fā)孩子的優(yōu)勢項目,在這方面多鼓勵孩子。
其實家長要想明白,你是要培養(yǎng)一個裝知識的“米袋子”,還是要培養(yǎng)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識型的還是智慧型的?
如果是要培養(yǎng)智慧型的孩子,就少一些灌輸,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么,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問,你還要啟發(fā)他問。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么。
要點4: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13歲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比如小學背古詩就比大學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發(fā)展起來了,再學數學等學科會更容易。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倒過來了,小學學奧數,高中背外語(課程),這就錯過機會了,事倍功半。什么年齡要做什么事。
要點5:讓孩子體會成就感
我個人覺得,家長在學習上不要大包大攬,但是在培養(yǎng)孩子自信自強這方面要有意識的作為。
莫言為什么會喜歡寫作?他自己回憶說,就因為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很喜歡他,把他的文章當做范文讀出來。
我為什么會喜歡數學?我讀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全班第一個做出了老師布置的某個難題,老師從講臺上奔過來,摸摸我的頭問,你現在的感覺是不是比吃一顆糖還高興?我說是的。從此以后就喜歡上了數學,認為自己數學行啊。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小孩子要鼓勵,要給他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會有興趣。
作為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還有一點可以做,就是讓孩子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點6:要為孩子解決具體問題
對家長來說,只有鼓勵也不夠。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如果你只是在旁邊說“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意義不大,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
比如有的孩子剛進小學時做數學口算題目比較困難,家長可以借鑒體育訓練中“分解動作”的做法,40道題目,孩子一下做不完,家長可以把題目分成8組,每組5道題,做完一組再做一組。
可以用“限題計時”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對5題的時間記錄比較,或者“限時計數”的辦法,給他10分鐘看他做對幾道題。這方法同樣適用于抄寫詞匯等作業(yè)。
這樣把一個比較困難的大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是教師和家長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體驗成功、提升自信心和興趣的有效方法。
要點7:用孩子喜歡的方法激發(fā)好奇心
保護和激發(fā)好孩子的好奇心對于激發(fā)學習動力也非常重要。
我記得小時候,生物老師教我們養(yǎng)小球藻,在一個廣口瓶里放上自來水,每天往水里吹氣,慢慢水的顏色變綠了;還讓我們把蚯蚓剪成若干段后埋入泥土里觀察如何慢慢長成一條條蚯蚓來……我覺得像變魔術一樣,因此就想長大了要做生物學家。
后來物理老師教我們做礦石收音機和晶體管收音機,自己裝的收音機接受到廣播那一刻真的很興奮,我又想做無線電發(fā)明家。
其實這些動手的小實驗也是家長可以帶孩子做的,對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探究習慣非常有用。
此外還有一些用游戲學數學的方法,比如小一點的孩子搭積木,從中可以了解三角形、長方形、園、半圓等圖形概念和紅、綠、黃等顏色概念,還能養(yǎng)成觀察、記憶、想象、合作等習慣;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撲克牌算24點,等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33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為何年齡越小越惹蚊子
下一篇: 教寶寶識字的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