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冬季,很多人都有過樣的體驗,身體上某些小部位,比如手、腳、耳朵、小腿等感覺特別寒冷,而這時身體的其他部位卻并不是冷得受不了,醫(yī)學上把這種反應統(tǒng)稱為“寒癥”。其主要原因不是攝入熱量不夠或身體脂肪不夠,而是身體血液循環(huán)不好和缺乏某種維生素導致的。
如果您有這樣的苦惱,不妨試試專家推薦的幾款能幫您抗擊寒冷的冬季“暖身餐”。
暖身攻略1:多吃北豆腐 和血豆腐
適宜人群:減肥和偏食的人
如果除了手腳冰涼,身上其他地方也不那么暖和,可能是營養(yǎng)不平衡類型的寒癥。經常減肥、偏食的女孩子和正值中年的女性,最容易維生素攝入不全面,而維生素B2又是平衡人體耗氧量的重要物質。所以,屬于這種怕冷的人群,又不想吃胖自己來抗寒,可以多吃一點北豆腐燒白菜。
北豆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能減少平時工作、活動時體內熱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還能幫您提高耐寒能力。
制作熱乎乎的北豆腐燒白菜,最好選用新鮮的小白菜。將小白菜洗凈、濾水后剁碎,豆腐切碎,備用;姜絲放入油鍋內爆出香味,然后放入小白菜,加適量鹽炒至變色后,再加入豆腐,翻炒均勻;大概一分鐘后,可以加入適量的水或豆?jié){,開鍋后兩分鐘關火,再淋上少許香油即成。
北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也是暖身的好菜式。因為血豆腐對于貧血型寒癥(除了怕冷,還有臉色差、易疲勞等表現(xiàn))的人來說,特別能起到補鐵補血、加強血液營養(yǎng)的作用,從而達到暖身的效果。紅白豆腐做法特別簡單,就是把北豆腐和血豆腐切成條,一起炒熟,調味即可。
暖身攻略2:北菇加山藥全面滋補
適宜人群: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
寒冷的冬天,多吃些菌類和根莖類食物,可以幫助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這里說的北菇是指根莖特別粗的那種。在遙遠的東北深山生長的這種菇類,本身就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如果吃進這種粗根莖的香菇,人體會一次性補充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和微量元素鐵、硒、鉀等。
而冬季的常見蔬菜山藥,含有優(yōu)質的蛋白質和淀粉,這兩種營養(yǎng)物質可以快速地在人體內分解成熱量,從而為身體增加能量,起到抗寒的作用。特別適合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保暖食用。
具體做法是:將北菇泡軟,去蒂后洗凈,山藥削皮洗凈,切成小段后切片備用;熱鍋后加油炒北菇,再加入泡香菇的水及醬油、糖,燒開,改小火煮10分鐘;放入山藥同燒,并加入鹽、淀粉勾芡后即可食用。
暖身攻略3:多吃胡蘿卜,激活內臟和血液
適宜人群:心肺功能不好的人
長期作息不規(guī)律、缺乏運動以及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愛怕冷的人群。對于他們來說,解決怕冷問題比較難辦,因為這些人怕冷的主要原因是臟器功能不調或代謝不暢,天生體質虛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還有臟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這種寒癥最多見。
對于這種情況下的怕冷人群,建議常喝胡蘿卜洋蔥湯。因為胡蘿卜能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激活內臟功能和血液運行,從而達到調理內臟、暖身、滋養(yǎng)的功效。而洋蔥不但可以降血脂,防治動脈硬化,還有顯著的殺菌作用,同樣能增強抵抗力。
把胡蘿卜和洋蔥清洗切片泡一會兒,用橄欖油把洋蔥炒成透明狀后,再加入胡蘿卜繼續(xù)煸炒。加入高湯煮沸,再加少許調味鹽等。每天午飯或者晚飯時喝200毫升,長期堅持,就會改善怕冷的情況。
暖身攻略4:每周吃兩頓豆豉南瓜
適宜人群: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的人
南瓜、玉米、黃椒等黃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它可起到促進人體代謝循環(huán)、補中益氣、增強耐寒能力的作用。特別適合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guī)律導致的神經失調、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類型(還可能伴有失眠、焦躁、頭痛等癥狀)的寒癥人群。
如果您屬于這種類型的怕冷情況,建議每周吃兩頓豆豉南瓜。因為這款菜味道豐富,并配合辣椒調味,可讓保暖效果好。具體做法是:用半小型黑皮南瓜(約1200克),去皮,切成四方塊,加入鹽和一杯清水,燒至熟軟入味;然后熱鍋加油,加入豆豉和蒜末、紅辣椒、醬油、糖和少許清水,翻炒出香味后加入水淀粉,關火備用。將炒好的南瓜盛入盤子,淋上炒香的豆豉即可。
暖身攻略5:附子羊肉湯 溫經逐寒
適宜人群:脾胃虛寒的中老年人
中醫(yī)認為,附子是一款溫經逐寒、宣通氣血的好藥材,特別適合那些脾胃虛寒、肝腎功能減退的中老年怕冷人群暖身食用。而羊肉也屬于溫補性食物,可起到助陽健胃、通血生津的作用。
如果家里的中老年人還有腰部和膝蓋部位發(fā)寒、小便頻繁等癥狀,可以多喝點附子羊肉湯。每天晚餐時喝上一小碗,不但可以有效幫助身體防寒保暖,還能解決腰膝發(fā)寒、小便頻繁等不適。
附子羊肉湯的具體做法是:將250克羊肉洗凈,切成小塊;將25克杜仲、30克附子、15克熟地,用紗布包好;再將所有的材料以及蔥、姜、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把所有的材料都蓋過,用大火煮沸,再轉成小火慢慢燉煮至熟爛,起鍋前撈起藥包,即可食用。
引言:眾所周知,南方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不僅溫度很低,而且濕度也很高長時間就會造成身體虛弱濕氣過重的情況。雖然說北方的天氣更冷一些,但是空氣也更干燥一些,并且很多北方的家庭家中都有暖氣,所以相對于南方來說,北方的冬天還是更加舒適一些的。那么冬天究竟應該吃哪些東西才可以起到暖身驅寒的作用呢?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解答一下。
1 辣椒促進新陳代謝冬天吃辣椒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暖身,對受寒導致的腹痛、腹瀉有緩解作用;辣椒還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手腳發(fā)涼、容易貧血的人可以適當多吃。
注意事項:吃辣要量力而行,不能吃辣的人,在炒菜中加點紅辣椒或青辣椒絲、剁辣椒即可。冬天過于干燥,嗜辣的人也別大量吃,吃辣湯火鍋、毛血旺等,一個月別超過三次。有胃潰瘍、痔瘡等疾病的人要慎吃辣椒。
2 白蘿卜促消化冬天是感冒的高發(fā)季,蘿卜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有助緩解感冒癥狀;人們在冬天都偏愛大魚大肉,白蘿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等作用。
注意事項: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和胃腸功能較差的人,要避免生吃白蘿卜,否則容易腸胃不適。
3 洋蔥提高免疫力冬天需要增強免疫力,以免細菌乘虛而入;洋蔥含有多種有益健康的化學物質,能提高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還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對鏈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洋蔥還對神經、心血管等系統(tǒng)有保護作用,能降低膽固醇,增加血管彈性,預防血管硬化。
洋蔥生吃或熟吃皆可,既可以作為一道菜里的主角,也可甘當配角。比如,用切碎的生洋蔥拌牛肉、豬頭肉、大拌菜,或者與雞蛋、肉類等炒著吃,或者在酸湯牛肉等菜肴里做點綴,都是不錯的吃法。
4 胡椒暖胃冬天來一碗羊肉湯,放一些胡椒,讓胃部從里到外都暖暖的,胡椒性味辛熱,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較強。
白胡椒相對更辛辣,溫脾健胃功能更強,適合腸胃虛寒、經常在冬季腹痛的人食用,吃羊肉湯、燉肉等,都可以用白胡椒調味。
黑胡椒溫補脾腎的作用明顯,而且更適用于對肉食進行調味,比如黑胡椒牛排、鐵板牛柳等。胡椒熱性高,每次別超過1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52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冬季更宜喝酸奶
下一篇: 冬季喝酒御寒反而會使抗寒能力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