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入秋警惕孩子易患5大疾病
醫(yī)案日記
2023-05-21 08:46:22
專家:入秋警惕孩子易患5大疾病
1.哮喘
夏末秋初
,空氣氣壓變化較大,低氣壓可使各種過敏原如花粉、塵螨
、動物皮毛
、細菌
、灰塵和工業(yè)性刺激物向低處散落
,易于被吸入呼吸道
。氣壓驟然降低時
,還會使支氣管黏膜上的細小血管擴張
,支氣管管腔變得狹窄,從而誘發(fā)哮喘
。

居家預防措施
* 避開致敏因素
煙霧
、花粉霉菌、塵螨蟲毛以及刺激性飲食
、藥物等都是容易引起過敏的因素
。如果孩子在醫(yī)院里檢查出了引起哮喘的過敏原,家里的環(huán)境就要盡量清除或避免些致敏因素
。
* 讓孩子放輕松
哮喘的發(fā)病與中樞神經(jīng)興奮有些聯(lián)系
,病情容易隨情緒變化而波動。有哮喘病史的孩子精神上一定要放輕松
。要讓孩子知道
,哮喘不會在短期內(nèi)根治,雖然他患有哮喘
,但日常生活是和其他孩子一樣的
。
* 增強體質(zhì)
這是抵抗疾病的最好辦法,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進行體格鍛煉
,參加戶外運動
,提高抗病的能力。要避免劇烈活動和情緒激動
,避免寒風直吹孩子的身體
。早晚溫度較低時,盡量不要讓孩子外出
,要隨天氣變化來增減衣服
,避免受冷。
哮喘發(fā)作時的家庭急救
如果孩子哮喘發(fā)作,在送他去醫(yī)院的途中
,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 給孩子用解痙劑
,并盡量讓他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
* 說一些提示性的語言
,如:“我們馬上去醫(yī)院
,醫(yī)院就在附近,或者說
,醫(yī)生有辦法
。”這些提示語可以幫助孩子減輕負擔
。
2.感冒
中秋前后
,秋風陣襲,體質(zhì)弱的孩子
,最容易受涼感冒
。
居家預防措施
* 鍛煉身體
預防感冒最好的方法就是鍛煉身體。秋天非常適合戶外運動和活動
,讓孩子多到戶外接觸新鮮的冷空氣和日光
,這樣能使身體得到鍛煉,增強免疫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
*“春捂秋凍”
孩子新陳代謝旺盛、活潑好動
,如果衣服穿得過多
,稍一活動后背部就出汗,濕的內(nèi)衣捂在身上
,會使孩子受涼引起感冒
。另外,多穿衣常常會妨礙孩子的四肢活動
,使孩子活動減少
,不利于孩子成長。
* 根據(jù)天氣來穿衣
秋天早晚較涼
,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
,要注意給孩子蓋上合適的被子。孩子在外面玩得滿頭大汗
,回家后要把汗擦干
,不要讓孩子把衣服脫掉吹風,否則
,也容易感冒
。
(曹蘭芳:上海市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
、博士生導師)
3.腹瀉
在炎熱的7~8月,人們都很注意食品的保存
,而9月的天氣雖然涼爽起來
,但仍然非常適合細菌繁殖。立秋后的溫度和濕度
,有利于輪狀病毒的復制和傳播
,孩子的胃腸道局部免疫力及消化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很容易因感染而發(fā)生腹瀉
。有些孩子在盛夏出現(xiàn)“疰夏”癥狀
,食量明顯減少,但天氣開始轉涼
,胃口就變好了
。但孩子胃口雖然好轉
,胃腸道的功能卻尚未完全恢復
,此時稍有疏忽,也會發(fā)生腹瀉
。
居家護理措施
*將患兒大便的性狀
、顏色、次數(shù)
、有無膿血以及大便時有無腹痛等情況詳細記錄下來
,帶孩子就診時,這些記錄可以幫助醫(yī)生準確診斷
。
* 患兒應臥床休息
,以減少體力消耗和腸蠕動的次數(shù)。要特別注意孩子腹部保暖
,受涼會使病情加重
。
* 腹瀉初期,讓孩子進食粥
、菜湯
、面條、爛飯等半流質(zhì)食物
。另外
,不妨試試下列食物,幫助孩子早日康復——
胡蘿卜湯:把胡蘿卜切碎加水
、煮爛
。因為胡蘿卜含有果膠,具有吸附水分
、細菌及毒素的作用
,有利于大便成形
。
熟蜂蜜、香蕉等具有潤肺生津
、養(yǎng)陰清燥作用的食物
。
* 還可用下面食療法
雪梨水
雪梨1,切成薄片
,在涼開水中浸泡半日
。可讓孩子經(jīng)常飲用
。
芝麻粥
白芝麻10克
,大米30克,砂糖適量
。先將芝麻炒出香味
,研碎。另把米煮成粥
,快熟時放入芝麻
、砂糖即可。
冰糖銀耳湯
銀耳10克
,用溫水浸泡30分鐘
,加冰糖和水,煮沸至銀耳爛熟即可
。本湯有潤肺生津
、滋陰養(yǎng)胃的功效。
百合粥
百合30克
,粳米100克
,冰糖適量。把百合用清水泡軟
,把粳米洗凈
,兩者一起加水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
,再稍煮片刻即可
。每天早晚可以讓孩子食用。百合粥有滋肺潤燥
,清心安神的功效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 俞建)
力薦收藏!秋季易發(fā)的5種皮膚病防治絕招,都在這里了
經(jīng)過炎炎夏日
,進入了秋高氣爽的秋季
,很多人的皮膚出現(xiàn)了瘙癢
、皸裂、脫屑的癥狀
,秋季為什么容易得皮膚病呢
?下面我們就先聊聊
引起秋季皮膚病的3個原因: 1、外界不良刺激
秋天較干燥
,空氣當中的水分含量快速降低
,如果皮膚直接接觸到了粉塵、使用了不恰當?shù)那鍧嵁a(chǎn)品
、好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常穿緊身衣物,以及過熱的洗澡水和過多的洗澡頻次
,都有可能對皮膚造成不良刺激
,使皮膚出現(xiàn)干燥、瘙癢的狀況
,甚至是誘發(fā)各類皮膚病
。
2、皮膚自身干燥
我們老百姓常說“秋老虎”
,雖然天氣沒有那么悶熱
,但是日曬是非常嚴重
。同時
,秋季皮膚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在減退,使皮膚變得干燥
,出現(xiàn)皸裂
、脫屑、瘙癢等癥狀
;特別是老年人
,更容易出現(xiàn)老年性皮膚瘙癢癥,以及銀屑病的復發(fā)和加重
。
3 、機體自我調(diào)整反應
當溫度下降,身體變得干燥
,血管
、汗腺都會收縮,皮膚變得敏感而脆弱
,人體的免疫力也隨之下降
,皮膚就很容易受到細菌、真菌
、病毒的感染
,從而患上帶狀皰疹等皮膚病
。
建議當出現(xiàn)了皮膚瘙癢、細裂紋
、皸裂
、脫屑癥狀的時候,我們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因為這不是簡單的皮膚干燥
,而是以下
秋季最易觸發(fā)的5種皮膚疾病 :
1、瘙癢癥
皮膚瘙癢癥往往從初秋雨水減少就開始
,中老人發(fā)生較多
,由皮膚分泌油脂減少,皮膚干燥
,裂紋
,神經(jīng)末梢受到刺激而發(fā)生瘙癢日常要注意皮膚保濕,減少洗浴次數(shù)和浴液使用
,根據(jù)個人情況浴后外用潤膚乳
。
2、干性濕疹
干性濕疹的學名叫乏脂性濕疹
,又稱裂紋性濕疹
,是濕疹的一個特殊類型。它主要是因皮膚水分脫失
,皮脂分泌減少
,干燥脫皮,表皮及角質(zhì)層有細裂紋
,皮膚呈淡紅色
,裂紋處紅色更明顯,類似“碎瓷”
。
這類皮膚病的發(fā)病人群很廣,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濕疹類的皮膚病。 養(yǎng)成沐浴后涂抹潤膚乳的習慣
。
3、銀屑病
銀屑病往往冬天加重夏天減輕。 進入秋季后
,天氣轉涼
,該病病情常常會逐漸加重,所以秋季做好預防工作很重要
。換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
,別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是該病的重要誘發(fā)因素 ,而秋季早晚溫差大
,是上呼吸道易發(fā)季節(jié)
, 所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很重要,如果病情加重
,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
4、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于病毒引起而成的
,平時的時候會潛伏在神經(jīng)節(jié)中
,當我們的機體抵抗力下降的時,皮膚就會出現(xiàn)紅斑水皰
,并且會伴有劇烈的疼痛感
。
秋季感冒發(fā)燒容易誘發(fā)帶狀皰疹, 不要熬夜
,好好休息
,注意保暖,補充維生素和水分
。
5、蕁麻疹
一般的蕁麻疹在入秋后都會減輕,而寒冷性蕁麻疹會在入秋后逐漸加重
。皮膚在遇冷后風團發(fā)作
,變暖后風團消退。在季節(jié)變換時一定要
注意防風、防寒,注意保暖 ,可以從夏季開始注意鍛煉身體對寒冷適應
,鍛煉冷水浴
,冷水摩擦
。
皮膚病可別抗
,最好早到醫(yī)院皮膚科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最后分享一些日常肌膚防護方法
,幫助大家預防秋季皮膚病
。
1、溫和清潔肌膚:使用溫和的洗護用品
。
2
、不要頻繁去角質(zhì):一周1~2次,油皮可以多一次
,干皮10天一次就行
。
3、多敷保濕面膜:適當補充肌膚水分
。
4
、飲食清淡
,多吃蔬果:
地瓜 和
胡蘿卜 滋潤肌膚,
石榴 抗氧化
,
黑芝麻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
葡萄柚 撫慰受傷皮膚組織,
蓮藕 清熱涼血
、通便利尿
。
1至2歲兒童易患哪些疾病,高分求助
1至2歲兒童易患哪些疾病,高分求助嬰兒常見病
一、感冒
(一)病理:90%是病毒導致的
,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10%是細菌導致的,用抗生素治療有效
。因此
,不要一感冒就給孩子吃抗生素。
(二)病因:受涼
、疲勞
、精神不舒暢、營養(yǎng)失衡
。
1.受涼:溫差過大時要注意增
、減衣服。
2.疲勞:帶孩子玩要適度
,不要讓他興奮過度
,如周末連玩兩天,周一就很容易感冒
。一定要保持其生物鐘正常執(zhí)行
。
3.精神不舒暢:眾所周知,孩子在幼兒園易患感冒
,重要原因就是孩子有時可能心情不舒暢
。可以適當給老師送禮
,這不要不好意思
,只要能使老師關注、關心自己的孩子
,該送就一定要送
,孩子最重要!
4.營養(yǎng)失衡:青島的兒童百分之百營養(yǎng)不均衡。2歲之后
,應以糧食為主食
,并多吃新鮮蔬菜,不能過多地吃酸性食物(肉
、海鮮等)
,不然容易上火,致使抵抗力下降
。
(三)傳播途徑:以空氣傳輸為主(因此不要帶孩子逛超市
,家里要常通風——即使是冬天),與物品密切接觸為輔(因此要注意衛(wèi)生)
。
(四)癥狀:發(fā)燒
,卡他癥狀(流清涕、鼻塞
、打噴嚏)
,咽痛、口腔潰瘍
、咳嗽
,皮疹,劇烈哭鬧
,沒精神
,急性喉炎(常伴有犬吠樣咳嗽,注意
,不是常見的聲音清亮的咳嗽
,而是類似狗叫的低沉的咳嗽,同時可能喉頭水腫
,呼吸困難
,必須馬上就醫(yī))。一定要學會觀察不同癥狀
。
(五)治療:對癥治療(緩解癥狀)
、對因治療(抗病原體)、支援療法(精神
、飲食)
。
1.對癥治療(緩解癥狀)
·退燒:世界上最有效的兒童退燒藥只有兩種——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市面上各類兒童退燒藥,都含有這二種成分之一
,因此與其吃別的藥
,不如直接吃它們。
撲熱息痛——10毫克/公斤體重.次
。市售的每片500毫克
。例如
,20公斤體重的兒童每次可服0.4片
布洛酚——7毫克/公斤體重.次。
·減輕卡他癥狀及退燒:小兒新
、泰諾
、百服寧、護彤小兒呋麻液
。
·止咳:清咽
、糖漿、含化片
·38度出頭時
,就應吃退燒藥
,因為孩子吸收還需要半小時多;如有抽風病史
,最好37度5時就開始吃
,因為體溫上升階段就可能出現(xiàn)抽風,且易復發(fā))
。
·先給孩子吃半塊餅干或少量稀飯
,再喂藥,效果比空腹或滿腹要好得多
。
·退燒針的副作用大于所有的退燒藥
,因此能不打就別打。
·高熱時
,可給孩子洗個溫水澡
,15分鐘后體溫可降1度。方法:關好門窗
,不留穿堂風
,陸續(xù)加入溫水,洗15~20分鐘
。如果給孩子喂藥不難
,可先喂藥再洗澡;反之
,孩子哭鬧不肯吃藥
,則先洗澡再喂藥。
·高燒持續(xù)不退時
,可交替吃撲熱息痛
、布洛酚。注意
,一定要交替間隔著吃
,吃一次撲熱息痛,再吃布洛酚,再吃撲熱息痛……這樣可減少二者的副作用
。
·清開靈也是種很好的藥
,推薦。清開靈+撲熱息痛
,這種組合療效也很好
。
·孩子感冒鼻塞時,可滴護彤小兒呋麻液
,能很快解除鼻塞癥狀
,使之得以正常入睡。
·止咳可吃靈貝糖漿
、急支糖漿
,效果比各類批把液好。也可吃兒童醫(yī)院自配的化炎四號
。
·聯(lián)邦止咳露:這是強效止咳藥
,僅在孩子咳嗽非常厲害時可考慮用,且病好后應立即停用
,因為它的副作用很大
。
【僅供參考:夢天查了發(fā)現(xiàn)——
“ 肝臟毒副反應。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大劑量撲熱息痛引起肝中毒的報道
,以后的許多資料進一步證實長期服用或過量服用均可引起肝細胞壞死
。撲熱息痛引起肝細胞壞死是其直接對肝細胞的作用,可能是過量服用撲熱息痛致使體內(nèi)生成一種毒性代謝產(chǎn)物
,當積存達到一定量時
,造成肝臟甘胱谷肽耗竭,這樣就會使得肝膽解毒能力大大下降
,毒性代謝產(chǎn)物破壞肝細胞
,產(chǎn)生細胞變性和壞死。由于過量撲熱息痛所致急性肝小葉中心性壞死
,進展迅速者便可發(fā)生暴發(fā)性肝功能衰竭并引起死亡
。
腎臟毒副反應。過量撲熱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謝產(chǎn)物同樣可損害腎臟
,造成腎細胞壞死
,特別是合用水楊酸鈉或咖啡因時,更易損傷腎臟
。腎細胞壞死部位以腎 *** 為主
,其次為近曲小管的急性變性、腎小管充血
、水腫和上皮退化
。
血液系統(tǒng)的毒副反應
。過量撲熱息痛的長期應用
,所生成的毒性代謝產(chǎn)物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統(tǒng)
,構成破壞,有可能誘發(f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白血病
。
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毒副反應
。如果小兒過量服用撲熱息痛,還可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中毒癥狀
,主要出現(xiàn)大腦損害
、神經(jīng)功能減退、患兒陷入昏迷
。
綜上所述
,在撲熱息痛的用藥過程中,必須嚴格掌握劑量
,每次0.25-0.5克口服
,日量不超過2克,用藥不超過10日
,且3歲以下小兒最好不用
;原有肝、腎功能不全者應避免使用
。另外
,在服用含撲熱息痛合成劑時
,必須事先詳談說明書
,弄清劑量再服,并應注意避免同時服用兩或三種撲熱息痛復合制劑
,以防服用過量
。
盡管撲熱息痛可能導致嚴重的肝
、腎毒性反應,但發(fā)生率是相當?shù)偷?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因此
,在提高警惕的基礎上,不超量
、不久服
,它仍是比較安全的藥物之一,不必矯枉過正”】
2.對因治療(抗病原體)
中藥抗病毒能力比西藥強
,適合病毒性感冒
。
(1)風寒感冒
癥狀:發(fā)熱輕、畏寒重
、流清涕
、大便不干
。
用藥:荊防沖劑;或用姜片
、帶根的蔥白
、白菜根、紅糖煮水喝
。
(2)風熱感冒
癥狀:發(fā)熱重
、畏寒、口干
、咽疼
、小便黃、大便干
。
用藥:銀翹解毒沖劑
;苦甘沖劑;清開靈(療效很好)
。
(3)暑溼感冒
癥狀:發(fā)熱不高
、微汗、頭昏
、無精神
,夏天多發(fā)。
用藥:霍香正氣水
。不過這種感冒對小兒而言不易辨別
,一般還是風寒、風熱感冒
。
·中藥用藥方法:吃中成藥
,可比說明書的劑量加大一倍用(胖孩子還可適當多吃點),這是因為非處方藥說明書上標的劑量的安全范圍較大
,加量吃不會有問題
,且病好得快。
·新博林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撬岬寞熜Э赡芤话恪?br>·抗生素用法:多數(shù)感冒的初期不應使用抗生素
,如果2~3天后繼發(fā)細菌感染(咳嗽重
、高燒不退),才可考慮使用
;如果感冒初期去醫(yī)院化驗發(fā)現(xiàn)白細胞升高
、扁桃腺化膿,可考慮用抗生素
。用抗生素的療程要用足
,且病愈后要再用兩天以鞏固療效
。
·抗生素選用的次序:首選青霉素類的安奇、阿莫先
,副作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淮芜x頭孢拉定
,副作用中等
;還不見效才考慮選用紅霉素類的羅紅霉素
、阿奇霉素
,副作用大。
·藥物劑量計算:安奇
,20~40毫克/公斤體重.天
。例如:20公斤的孩子為400~800毫克/天,即3.5~7包/天
,可分4次服用
,每次服用1包(輕病)或2包(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不足但接近20公斤的,用藥可接近20公斤的標準
。
3.支援療法(精神
、飲食)
多休息(非常重要),多喝水
,適當吃維生素(魚肝油含VA
、D,復合VB
,VC
。復合VB和VC小兒每次吃半片,大孩吃一片
,一次兩次)
,飲食清淡(少吃葷的)。
常見并發(fā)癥——
·下呼吸道感染:氣管或支氣管感染
、肺炎(發(fā)燒
、咳嗽家中,喘痰)
。
·鼻竇炎:流黃鼻涕
。可用護彤小兒呋麻液(若孩子不愿滴鼻子
,可用鼻炎口服液或鼻竇炎口服液)加霍膽丸
。
·中耳炎:孩子的口
、耳距離近,咳嗽易引發(fā)中耳炎
。
·咳嗽癥狀輕重的判別依據(jù):夜里是否咳嗽
。若夜里安睡,一般不要緊
;若夜里也咳嗽
,就可能是重癥。
·咳嗽久不愈:應拍胸片化驗
,看是否是肺炎
、氣管有異物、過敏性咳嗽(咳嗽變異性
,哮喘)
,必要時可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青島的中醫(yī)兒童醫(yī)院、海慈醫(yī)院較好)
。哮喘的中醫(yī)療效一般
,應以西醫(yī)治療為主。
(六)預防
1.蹬被:可給孩子蓋兩床被子——上身特別是肚子蓋一床
,腳蓋一床
。這樣,孩子蹬被就只會露出腳
,肚子不會著涼
。
2.外出:給孩子準備四層卡其布的坎肩,可以護胸背保暖
,這比戴帽子還重要
。注意,孩子的衣服必須是一層一層的
,有穿脫層次
,這樣出入溫度不同的地方時,可以隨時穿
、脫
。不要只給孩子穿一件外套。
3.戶外活動:1~2歲
,每天活動1~3小時
。注意,幼兒園一般是每天活動2小時
,因此周末孩子回家后
,不要在家里待兩天不出去,要補足戶外活動時間
。
4.飲水
。一定要足量
,特別是在幼兒園時要告訴孩子喝水。不過也不能喝過量
,對腎不好
。
5.幼兒園:初次送孩子上幼兒園前,要有一個月的適應期
,不要突然把孩子送去
,會導致其心情不好,抵抗力降低
。
6.空氣流通:注意保持空氣流通
,即使是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氣,孩子較小
,可把孩子轉移到另一間密閉的屋子
,原來所在屋子通氣后,再關窗把孩子帶過來
,以免孩子著涼。
7.衛(wèi)生:感冒也可能通過密切接觸感染
,因此媽媽一定不要留長指甲
,要勤洗手、換衣
。
8.飲食:小兒一定不要過量吃高蛋白食品
,不然易上火。
二
、腹瀉
(一)細菌感染性腹瀉
·可用抗生素消炎:黃連素(包糖衣的效果最好)
、先鋒霉素。
·止瀉:思密達
。
·腸道益生菌補充:媽咪愛
。注意:吃媽咪愛,必須與吃抗生素隔開3小時
,而且要用涼開水或母乳送藥
,因為抗生素和開水都會殺死益生菌。
·腹瀉時不要吃飲樂多
、酸奶
,不然會加重癥狀。
·酸奶:要喝瓶裝的
。不要喝超市賣的小方盒裝的
,里面有防腐劑、穩(wěn)定劑
,且益生菌都已被殺死
,沒營養(yǎng)
。
(二)腹瀉導致輕度脫水
癥狀:孩子一天拉4~5次,拉的水都來自血液里
,尿量減少甚至消失
,時間長了有生命危險)
治療:喝含鹽1%的鹽米湯或口服液鹽。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