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麥為250克,炒至焦黃,每次取2匙,以沸水沖調,加少許白糖調味飲服。
2、荔枝干(去核)、蓮肉各5-7枚,山藥15克,粳米30克,加水適量熬煮成粥,加白糖少許調味服食。
3、烏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6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少許調服,對小兒久瀉不止有良效。
4、黨參10克,茯苓12克,生姜3片,加水煎取汁,入粳米30克煮粥服食,對小兒虛寒腹瀉有效。
5、薏米仁、粳米各30克,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后加少許白糖調味,每日分2次服食。
6、豬肚1具(切片),粳米30克,山藥15克,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后加少許食鹽調味服食。
7、粟子肉7-10枚搗爛,加水適量煮糊,調入白糖服食。
腹瀉是一種寶寶常見病,幾乎每個寶寶都患過腹瀉,對于媽媽來說寶寶腹瀉是件很頭痛的事,因為腹瀉對寶寶的健康有極大的影響,腹瀉會帶走寶寶體內的電解質和水分。電解質是維系人體內血漿容量必不可少的物質,也是維持寶寶體內酸堿平衡的物質基礎,水分對人體的重要性就更不用提了。所以面對寶寶腹瀉拉肚子,媽媽心急如焚都想知道腹瀉的寶寶吃什么好的快。
一、 想要知道腹瀉時給寶寶吃什么好的快?如何才能快速好,就要找到孩子腹瀉的原因,只有針對腹瀉病因進行處理,才能有效的控制腹瀉。
家長往往很發(fā)愁自己不是醫(yī)生如何知道孩子腹瀉的原因,當孩子腹瀉時,回想寶寶近期飲食情況,有無著涼,用我們理解的常識作簡單分析,并把孩子的這些情況如實反饋給醫(yī)生,供醫(yī)生診斷時參考。寶寶腹瀉拿不準情況時,不要隨意自行購買治腹瀉的藥給寶寶吃,尤其是抗生素一類。
在此強調一下,腹瀉時使用抗生素是根據病情來確定的,無感染的腹瀉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嚴重感染型腹瀉需要先控制感染,再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由此可見,對腹瀉的病因病情的觀察鑒別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了解這些情況才能第一時間反饋給醫(yī)生有用的信息。
二、不同原因造成的腹瀉,處理方法也各異,常見腹瀉有哪些?
1、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又分為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當寶寶拉綠色稀水樣大便,帶血、成黏液樣,孩子精神狀態(tài)差,嘔吐、發(fā)燒等情況,是細菌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要先消滅腸道內引起腹瀉的致病菌,再使用止瀉藥。
常見的病毒性腹瀉是秋季腹瀉,寶寶會出現發(fā)燒,大便成綠色、淡黃色、白色稀水樣、蛋花湯樣、稀米湯樣。這種腹瀉大便以水為主,孩子容易出現脫水癥狀,腸道菌群紊亂,還會出現吃藥拉藥的情況,此時,治療腹瀉應該以補充水分電解質和調整腸道功能為主,可以先吃一些腸道黏膜保護劑。
2、饑餓性腹瀉。
饑餓性腹瀉無需治療,調整飲食結構,增加母乳、輔食或者配方奶。根據寶寶當下的飲食情況作調整。
3、消化不良性腹瀉。
有的寶寶飲食安排有問題,或者吃太多,造成積食、消化不良,此時腹瀉其實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功能,如果父母能判斷這個情況,及時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精心護理,飲食上助消化的食物為主,腹瀉很快就會好。
4、腸道菌群失衡。
腸道菌群失衡造成的腹瀉,吃止瀉藥也沒有用??梢苑梦⑸鷳B(tài)制劑,讓腸道恢復正常菌群結構。
嬰兒腹瀉,大多數家長想到的是吃止瀉藥,其實止瀉藥并不能治療所有的腹瀉,當嬰兒腹瀉時,不能盯著腹瀉藥吃了一種又一種,最后處理不當,孩子白遭罪,也會給孩子和父母帶來很大的痛苦。針對腹瀉,藥物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應該根據情況采取綜合措施。
根據情況補充丟失的水和電解質。有寶寶會出現吃什么拉什么,喝進去的水也原樣拉出來,此時喝水已經不能達到補水的效果了,只能通過口服補液鹽來補充水分,這樣不僅能讓水分被吸收,還能吸收補充的電解質,糾正水和電解的紊亂,從而起到止瀉的作用。
盲目服用止瀉藥,并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像饑餓性腹瀉、脂肪瀉以及腸道菌群的失調,如果不注意飲食調理、飲食衛(wèi)生;不注意合理的控制飲食;不加強喂養(yǎng);不調整腸道內菌群環(huán)境,完全靠服用止瀉藥,效果并不好。
三、腹瀉時應該如何科學護理?
1、寶寶腹瀉除了必要時采用藥物治療,輔助的食療也很重要。
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稀釋奶液。6個月以內的母乳喂養(yǎng)兒無論什么情況的腹瀉都不需要停止母乳喂養(yǎng),媽媽要注意在孩子腹瀉期間少食用油膩的食物,哺乳前30分鐘可以先喝一杯開水,以稀釋奶液。如果寶寶是脂肪瀉,可以給孩子吃前半部分母乳,因為前半部分母乳蛋白質含量高,后半部分母乳脂肪含量高,不利于有腹瀉的嬰兒消化。配方奶喂養(yǎng)的寶寶,在腹瀉期間可以改喂防腹瀉配方奶。
2、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嘗試這些食療的方法。
蘋果泥,把蘋果弄成泥,直接喂食。
焦米粉。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變焦黃。每次取適量焦米分加水和糖煮沸后食用。
藕粉。藕粉也可以作為腹瀉時食療,藕粉加適量水和糖煮沸后服用。
胡蘿卜湯。胡蘿卜切成小塊熬水,最后去掉胡蘿卜留水,喝時可以加米湯一起。
3、寶寶腹瀉,這五點家長必須注意:
脫水很危險,補液是關鍵。
寶寶腹瀉體內電解質和水的丟失,導致脫水、腸道內酸堿失衡,這是小寶寶腹瀉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所以面對孩子腹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是關鍵,而非簡簡單單的吃止瀉藥。
如何正確使用補液鹽。
服用補液鹽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或醫(yī)生的囑咐配制口服補液鹽;可以用溫開水沖服,也可以加米湯;寶寶喝剩的補液鹽存放超過12個小時,就不要再給孩子喝了,加熱時不能煮沸也不能用開水燙,只能用溫水慢慢溫熱,很麻煩,所以還是建議不要喝剩下的,盡量重新沖調;給寶寶喝補液鹽時,不要一次性喝完,加重胃承受量,可以多次少量服用。
如需服用抗生素,需要謹記:
亂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是導致腹瀉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得不用,父母一定要謹記:要有充分的理由;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要有細菌感染證據時選擇抗生素;不能長期使用抗生素;不要輕易使用兩種以上的抗生素;不要輕易使用抗菌力很強的抗生素;根據感染病源正確選擇抗生素。
辨別“假腹瀉”要知道這些。
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大便會因為媽媽的飲食有變化,媽媽偶爾吃了涼的,辣的,油膩的,嬰兒的大便有時會稀,有時會干,有時拉兩次,有時拉三次,甚至四次,比較緊張的媽媽有時會誤認為這是腹瀉,其實這是“假腹瀉”,只要調整媽媽的飲食,孩子的大便情況就會好轉。
還有添加輔食的寶寶,有時會因為對新添加輔食的不適應,大便會發(fā)稀、發(fā)綠,有奶瓣,次數偏多,這種也不是真正的腹瀉,適當減少輔食或停止添加,情況會很快好轉。
秋季腹瀉你不得不知道的腹瀉病。
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感染,多發(fā)病于秋冬季節(jié),一般兩歲內的寶寶易患秋季腹瀉,幼兒園學校這種集體場合,也容易因為交叉感染患秋季腹瀉病。
得了秋季腹瀉的寶寶,不要接觸其他的孩子,在家里父母處理完寶寶大便時,要清理干凈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和傳播。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在腹瀉發(fā)病初期就要準備好口服補液鹽,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配合其他的治療,可能就會免除住院,減輕孩子的痛苦。
四、腹瀉對寶寶傷害大,治療困難,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有效的避免腹瀉?
想要讓孩子少遭受腹瀉帶來的痛苦,還是要以預防為主。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要緊把入口關,講究衛(wèi)生很重要。
1、照顧嬰兒的父母要勤洗手。
嬰兒的主要照料人,在給孩子換過尿布后、喂奶前、做飯前、沖奶前,都要使用流動水和去菌肥皂,認真洗干凈手。
2、寶寶的餐具,做飯灶具要及時消毒。
寶寶的餐具,奶瓶,做飯的工具刀叉、菜板、各種容器等,使用過后,都要及時消毒,清洗后晾干存放。
3、寶寶的食物放置有講究。
冰箱內放置的食物,冬季保存不能超過72小時,夏天保存不能超過24小時,食用前必須煮沸。
在常溫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過4小時,夏季不能喝常溫放置的剩奶。
夏季剩奶沒有及時倒掉,再沖新奶時,要把剩的倒掉,瓶子清洗干凈消毒后再使用。
夏季不能給嬰兒喝放置超過24小時以上的白開水,果汁要現做現喝。
4、輔食添加要科學。
添加輔食要把握均衡適量,少量多次添加的原則。剛開始添加輔食時要從最小量開始,從單一食物開始少量多次添加,等到孩子適應后再添加另一種輔食。添加新的輔食時,出現腹瀉狀況要立即停止添加,等腹瀉停止后再試著重新添加,但添加的劑量要比上一次少一半。
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不強喂;非常喜歡吃的也要限制食量;食量大的孩子,要注意控制食量。不適合孩子月齡吃的食物,不要給孩子吃。
5、不好的習慣要改掉。
有的媽媽在給孩子喂飯時,怕飯燙著孩子,會自己先嘗一下溫度,這是不好的習慣,還有的老人帶孩子,喜歡嚼飯給孩子吃,這也是非常不好的習慣,成人口腔內的細菌對于嬰兒來說,就是致病菌。所以這些不好的習慣都要改掉。
6、面對腹瀉感染源要有勇氣避開。
腹瀉高發(fā)期,要避免帶孩子去有傳播源的公共醫(yī)療場所,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不要接觸患有腹瀉病的孩子,盡量不要邀請患有腹瀉病的孩子到家里做客,這些都是腹瀉的感染源,父母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這是對孩子的健康負責,要有勇氣避開。
寶寶腹瀉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孩子都是一種嚴厲的考驗,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不少煩惱,孩子遭罪,大人憂心,學習科學防育知識,讓你在百密一疏中,淡定面對孩子生病,通過有效的護理幫助孩子減少疾病帶來的痛苦。
秋季腹瀉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疾病,寶寶受涼后容易出現。那么?以下是我給你整理寶寶秋季腹瀉要注意的事項。
寶寶秋季腹瀉要注意的事項
1、日常護理方面,對患兒要調節(jié)好飲食,輕者不必禁食,以免造成營養(yǎng)不良。應盡量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喂乳的時間,停吃牛奶、麥乳精、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飲用鹽水、米湯、稀藉粉等。病癥重的應禁食6—24小時,如禁食一定時間后癥狀緩解,可逐步恢復飲食。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切不可操之過急。
2、給孩子喂多一些液體以防脫水。在家庭中可給溫開水,淡茶水或米湯加少許鹽和糖***500毫升液體約加白糖10克,鹽1.75克***,只要孩子想喝就要盡量給,直至腹瀉停止,病情好轉。如果方便也可以服用醫(yī)院配制的口服補液鹽。
3、對秋季腹瀉應以預防為主,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不喝生水,不亂吃不潔食品。
4、對嬰兒要注意哺乳衛(wèi)生,奶瓶、湯勺等食具在每次喂前喂后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不吃隔夜的食物;母親應注意 *** 的清潔,勤換內衣,減少感染的機會。嬰幼兒的玩具也應經常消毒。
寶寶秋季腹瀉的食療方法
1、熟蘋果
材料:蘋果1只。
做法:取蘋果1只,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放在溫水中煮3~5分鐘,待溫后食用,平均每日2~3次,平均每次30~50克。在食用煮熟的蘋果時,不宜加蔗糖調味,否則會加重腹瀉。
功效:蘋果為堿性食物,內含果膠與鞣酸,具有收斂止瀉之效。
2、胡蘿卜泥
材料:胡蘿卜1個。
做法: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碎,加水煮爛或者蒸爛,然后取出胡蘿卜,用調羹搗成糊狀,然后摻入少量煮胡蘿卜的水即可。煮胡蘿卜的水要留作備用。胡蘿卜泥中不能加食糖,以免加重腹瀉。食用時,平均每100毫升胡蘿卜的水加5~10克胡蘿卜泥。
功效:輔助治療嬰幼兒腹瀉,效果顯著。
3、焦米糊
材料:小米、糖適量。
做法:取小米適量,研成粉末,放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食用時將焦米糊加適量的水與糖煮成糊狀,稍冷后服下,平均每日2~3次。
功效:焦米糊具有吸附腸腔內腐敗物質的作用,故有去毒止瀉的功效。
4、藕粉
材料:藕粉、紅糖適量
做法:取藕粉適量,置水中溶解,1份藕粉加5份水,加紅糖少許,文火煮成糊狀,平均每日食2~3次。
5、栗子粥
材料:板栗15個,大米60克。
做法:栗子外表皮去掉,開水燙一下可輕松將內表皮去掉,再l晾乾,磨成粉。將米、水、栗子粉小火同煮一小時即可。注意栗子一定要15個,自己做的好,外面買的現成的栗子粉不純。
功效:助消化,補中氣,止瀉健脾。
6、白扁豆瘦肉羹
材料:白扁豆50克,瘦肉100克。
做法:瘦肉切成丁,焯水,白扁豆、肉一起放進鍋里,放鹽,煮滾后文火煮至軟爛。肉和扁豆用勺子壓爛,根據口味點糖或者鹽,拌飯吃。
功效:健脾化溼,止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61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