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系統(tǒng)預防對策
1、防止頸椎病發(fā)生對策
助產醫(yī)生應了解脊椎病專家的科研新成果,熟練掌握助產技術,防止過量地扭動嬰兒頭頸。預防頸椎病已成為助產醫(yī)生的最早的責任者。嬰兒出生后不要過早抱起,適當延長臥床時間,對已有的產傷是最好的治療,而對無產傷者有預防作用。抱小孩時大人要一手托頸部,防止頭顱過伸過屈。孩子坐推車防止睡覺,已睡著必須平臥。嚴防墮床、墮車、床邊要有足夠高的護欄。
青少年期不做易造成頸椎受傷的游戲。學校體育課做墊上運動、單雙杠、翻跟頭,應有足夠厚的彈力墊,老師必須加強指導和保護。指導學生加強學生的防護意識,積極參加有益健康的活動。
乘車時謹防急剎車。乘車時不要睡覺,如困得必需睡,一定頭后仰于靠背上保護頸椎。副駕位最容易受傷,最好不坐,如必須坐應系安全帶。
對可疑頸椎外傷,搬動時防止損傷頸椎。對于可疑頸椎損傷,應做詳細查體,及時進行X線、CT、MRI檢查,以防漏診。
長期低頭伏案都應定時做適當的頸部運動。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頭不要靠在沙發(fā)扶手上看電視和睡覺。
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咽部感染、扁桃體炎與頸椎病互為因果,在早期因感染炎癥向后擴散造成頸椎病,當頸椎病形成后又可造成慢性咽炎,故應注意防治咽部炎癥。
醫(yī)源性頸椎損傷,應高度注意防止。以暴力按摩、旋轉復位最多,其次是拔牙引起的頸椎環(huán)樞脫位、甲狀腺手術時頸椎過伸位引起上關節(jié)突前移等。
2、頸椎病發(fā)病后防治對策
頸椎病急性發(fā)作期或初次發(fā)作的病人,要適當注意休息,病情嚴重者要臥床休息2-3周。臥床休息在頸部肌肉放松、減輕肌肉痙攣和頭部重量對椎間盤的壓力、組織受壓水腫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伏案工作人員,工作1小時左右后改變一下體位。生活中應注意糾正不良姿勢,不要將座位置于空調冷風直接吹到頸部的地方,戒煙和減少吸煙,避免過度勞累而致咽喉部的反復感染炎癥,避免過度負重和人體震動進而減少對椎間盤的沖擊。
頸椎病醫(yī)療康復體操是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的一重要手段。各型頸椎病包括手術后恢復期的患者都可以做。全身各部肌肉萎縮、營養(yǎng)失調或廢用等原因引起明顯的肌肉萎縮者,頸椎周圍關節(jié)囊、韌帶、肌肉等組織因缺少活動等原因發(fā)生粘連、顯得僵硬者,應積極進行鍛煉。平時,可用手掌(左右輪換)按摩輕擦頸部,幫助頸部肌肉等軟組織松弛,緩解痙攣。
頸椎病的發(fā)生率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將會呈現上升趨勢,但如能對其發(fā)病因素加以全面認識,重視科普知識的傳播,并注意預防,日益增高的發(fā)病率也會降低。
(作者為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教授、上海市中醫(yī)藥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所長。每周三下午和周四上午有專家門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00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研究顯示兒童期睡眠不足成年易肥胖
下一篇: 兒童身材矮小患抑郁傾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