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是中藥的一種傳統(tǒng)劑型,因其服用方便,且具有很好的治療、調補作用,得到很多人的青睞。中醫(yī)認為,四季皆可服用膏方進補,但以冬季為最佳。
內服膏方好處多
膏方通常指的是內服膏,又稱膏滋,它是中藥飲片加水煎煮,去渣濃縮后,加飴糖、蜂蜜或阿膠等煎熬成的稠厚半流體制劑,如雪梨膏、川貝枇杷膏等。內服膏還可分為葷膏和素膏,如加入蜂蜜或冰糖等收膏的膏滋為素膏;加入驢皮膠、鹿角膠、龜板膠等動物膠收膏的膏滋為葷膠。膏方具有補虛扶弱、補中寓治、治中寓補、隨癥加減、量體裁方的特點,對多種慢性疾病及體質虛弱者有較好的調理和治療作用。只要處方得當、服用合理,不僅能促進急慢性病人康復,還可使正氣旺盛、身體健康,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此外,膏方還具有毒副作用小、用量小、簡便易服、省時省力的優(yōu)點。
進補前要調脾胃
冬令進補前應先看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進補。首先,一些腸胃功能不佳、舌苔厚膩、消化不良、經常腹脹的朋友,若直接服用滋補膏方,必然加重上述癥狀。對這些人,要先給予“開路藥”,用陳皮、半夏、厚樸、枳殼、神曲、山楂等藥,煎湯服用,以理氣化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其次,正在患病的朋友應首先將疾病徹底治愈。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咯痰等,則應先將感冒咳嗽治愈,方能進補。否則,如同“閉門留寇”,非但達不到補益的效果,而且會使感冒、咳嗽等綿延不愈。
膏方選擇因人而異
膏方有成品方和定制膏方之分,成品方是藥廠選用流傳時間長、應用范圍廣的傳統(tǒng)膏方加工、配制而成,如雪梨膏等。定制膏方則是在中醫(yī)師辨證論治后所開的方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氣虛體質的人,表現(xiàn)為易患感冒、乏力、易出汗、飲食無味、脈弱無力等,可以選用由人參、黃芪、茯苓、白術等制成的膏方;血虛體質的人,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頭暈健忘、失眠、脈細無力等,可以選用由阿膠、熟地、當歸、白芍等制成的膏方;陰虛體質者,表現(xiàn)為形體偏瘦、口干咽燥、潮熱盜汗等,可以選用由麥冬、沙參、龜板、枸杞等制成的膏方;陽虛體質者,表現(xiàn)為畏寒肢冷、性欲淡漠、尿頻遺精等,可以選用由鹿角膠、杜仲、蛤蚧、核桃仁等制成的膏方。
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項
服用膏方最好從冬至起連續(xù)服用約50天左右,也就是冬至以后的“一九”到“六九”,或服至立春前結束。服用膏方時還需要配合飲食調理,并做到勞逸結合、適度運動,這樣才能使膏方的作用發(fā)揮至最佳。
正確的服用方法是:將膏方儲存在密閉的瓷罐中,每日清晨取一湯匙沖開水服用。也可根據(jù)病情需要,用黃酒沖服。如方中用地黃等滋膩藥或配料中膠類劑量較大時,則膏滋非常黏稠,難以沖開,這時可隔水蒸化后服用。膏方服用劑量要根據(jù)病情或患者的身體情況及藥物性質決定,與患者消化功能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來說,服膏方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如成人每日先服一湯匙,約10—15克,如果消化功能正常,1周后改為1天服兩次,即早晨起床后與晚上睡前1小時各空腹服用1次。需要注意的是,如服含有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的膏方時,應忌食生蘿卜。茶葉具有解藥作用,服膏方時一般不宜用茶水沖飲。
膏方的作用及吃膏方注意事項
膏方的作用及吃膏方注意事項,服用膏方滋補品以補充人體在一年中的消耗,調整體質狀態(tài),膏方是具有綜合調理作用,便于攜帶等特點,是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膏方的作用及吃膏方注意事項1 膏方的作用
膏方與湯劑相比,主要優(yōu)點在于服用方便,每天一湯匙服下,或開水沖飲,減少了湯劑每天煎煮的麻煩,同時膏方含適量糖分,口感較好,老少皆宜,無湯劑味苦難服之憂。
膏方是藥材用水煎煮濃縮而成,它集中了藥物中的精華,量少而純,不含纖維素及雜質,服用起來不損傷胃氣,便于消化吸收,藥效溫和持久,對于平素胃腸功能不佳、體弱多病者尤為適宜。
此外,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冬令進補膏方,可起到調節(jié)免疫、加強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氧自由基等作用。
吃膏方注意事項
1、膏方必須由經驗豐富的中醫(yī)師開具處方,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體質情況,配制與其體質、病癥相適宜的膏方;
2、如遇感冒、消化不良、胃痛、腹痛時,暫時停服數(shù)日;
3、服用膏方期間,忌食蘿卜、芥菜、茶葉,以免影響膏方的療效。
膏方的適宜人群
1、亞健康者;
2、體虛者及慢性疾病病人;
3、調理身體及老年養(yǎng)生保健者。
膏方的作用及吃膏方注意事項2 作為一種冬令調理方法,膏方療效確切、服用方便、具有個性化而受到人們的青睞。近幾年,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通過“量身定制”的膏方調理,能幫助控制病情,并對其體質起到很大的調理作用,因而受到越來越多家長們的歡迎。
這幾天天氣一變冷,張女士的心就揪起來了,因為她每天總是擔心聽到兒子的咳嗽聲。
7歲的兒子浩浩,三年前得了一場感冒,因為治療拖延了一段時間,結果引發(fā)哮喘,平時經常感冒,一到冬天哮喘還反復發(fā)作。盡管今年夏天接受了冬病夏治,但張女士還是不太放心。
市中醫(yī)院兒科主任黃建群副主任醫(yī)師聽了孩子的病情,看了看瘦小的浩浩,寬慰張女士:沒關系,用膏方調理一下就可以了。
原來,兒童膏方是針對兒童先天不足、脾腎不足等諸種生理特點,結合不同的體質來調整陰陽氣血而擬定的調補處方。對反復感冒、哮喘的小孩,可適當用膏方調治,有利于改善體質,增強抗過敏能力,改善肺氣虛的狀況,從而預防哮喘的發(fā)作。
既然兒童膏方可以全面調理小孩體質,那是不是所有小孩子都可服用?“吃膏方不是趕潮流,如果你的孩子健康活潑,身體各方面沒有中醫(yī)理論所指的虛或缺的,就沒必要進補?!?/p>
黃建群介紹,膏方調理要有針對性,只有體質虛弱、某些慢性疾病患兒需及時服用膏方調理。像下面幾種情況的孩子,還是有必要補一補的:某些先天不足、虛弱或患有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支氣管哮喘患兒、厭食、生長與發(fā)育遲緩兒童、貧血患兒等。
門診經常聽到有大人問:“為什么我的孩子吃了不長肉?”胃口不好的孩子,營養(yǎng)吸收得也不好,看上去人就比同齡孩子矮、瘦小。
為了想辦法讓孩子多吃點,爸爸媽媽什么招數(shù)都使出來了。
這類孩子還伴有每年身高增長緩慢,面色萎黃,肌膚干燥,顏面部有白斑,這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足有關,因此要補腎壯骨、健脾養(yǎng)胃,以促進兒童生長發(fā)育。
另外一些某些夜間尿床的小孩,夜間小便仍不能自己醒來,尿在床上而不知道,這就是遺尿癥,中醫(yī)診斷為“腎關不固”。這類小孩,也可以用膏方緩調身體,一般待體質強壯后,小便就能自控了。
其他一些疾病,如有的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或咳嗽纏綿,有的兒童形瘦面黃,身材矮小,胃納不馨等。有的兒童易反復感染,免疫功能較差,容易發(fā)生嘔吐、腹瀉,消化能力不足,容易感受多種傳染病,都可以給予調理患兒臟腑虛弱,補充氣血不足,平衡陰陽,以達到強壯身體的目的。
“中藥一般很苦,膏方是不是也很苦呀?小孩怕苦不要吃怎么辦?”黃建群解釋說,兒童膏方其實一點都不苦的,反而是甜甜的,就像吃糖一樣,而且不用擔心太補導致出現(xiàn)孩子性早熟之類的.問題。
但在此也提醒以下幾個問題需注意:
1。需要找專業(yè)的醫(yī)生有針對性地對兒童肺、脾、腎等臟腑進行調補,分清其陰陽虛實寒熱的不同,進行補肺健脾益腎的治理;
2。建議孩子在5歲以上才適合吃膏方。
3。應當知道這樣的調治不是3~5天可見成效,需長期持續(xù)服藥一個階段。
以上是編輯為大家整理搜集的有關“寶寶體虛吃膏方管用嗎?”的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膏方的作用及吃膏方注意事項3 夏季服膏防冬病
適合夏天吃的叫“清補膏方”,由經驗豐富的醫(yī)師根據(jù)各人的不同體質、不同臨床癥狀綜合辨證而處方配制。養(yǎng)生膏方從開方、用藥到熬制、服用都十分講究,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整體觀念的用藥特色。一般選用龜板膠或是單以糖來收膏,多以金銀花、菊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解暑、利濕的藥材為“君藥”,根據(jù)每個人身體狀況由醫(yī)生號脈開方。
養(yǎng)生膏方在補的同時,還要結合患者原有慢性疾病進行治療。有的疾病在冬天發(fā)作,作為補膏,是以補為主,通過補來達到治病目的,而不是純粹的一個治病方劑。所以,這個補,要用于疾病發(fā)作之前,而不是疾病發(fā)作之時。這也是中醫(yī)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之處。
另外,冬令養(yǎng)生膏方進補者,一到了夏秋之交,體虛癥狀再度出現(xiàn),這是因為“冬令膏方”一劑膏方效用在半年左右,到了六七月份體虛等癥狀又會卷土重來。病人原來的不適癥狀又出現(xiàn)了,如果在這個時候服夏季膏方,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延長膏方的藥效,就可以一年安康。也就是說,夏季膏方是冬季膏方的補充,是對冬季膏方藥物作用的延續(xù)。
哪些人適合服用夏季膏方
夏季天氣炎熱,人容易出汗,從中醫(yī)角度來說,人體的陽氣容易外泄,此時請中醫(yī)師開具適合自己的夏季膏方,最適用于以下幾類人群:
一是患有慢性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關節(jié)炎等,在冬天容易發(fā)作或加重者。
二是中暑、疰夏、胃腸功能紊亂者。
三是前一年冬天采用膏方調補后自覺有效,但半年后藥力已盡,需繼續(xù)進補者,即進行“進補接力”。
四是一部分特殊人群。如小兒有久咳不愈、厭食、貧血等情況;女性朋友,想通過調節(jié)氣血,起到駐容養(yǎng)顏、抗衰老作用;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中青年,雖然沒有可確診的慢性病,但長期易疲勞、易感冒、睡眠不實、工作壓力過大;老年人臟腑功能低下,想通過進補,恢復臟腑氣血陰陽平衡,達到抗衰延年的目的。
冬病夏治,為什么不開藥方而吃膏方?
膏方并不等同于普通的藥方,膏方的用藥配伍比較全,兼具扶正祛邪和滋補調理之效,尤其適合一些病情復雜的患者?!睋?jù)膏方專家介紹,中醫(yī)普通一個藥方,多是十幾味藥,不會超過二十味。而一個膏方則要開三十五味至四十味藥,有時還會超過四十味,對許多疾病都能標本兼治,幫助身體進行全面調理。
夏天吃膏方的時間,最好是從頭伏開始到三伏結束,吃30天,也就是一個月。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一個時段,也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此時,一方面,自然界陽氣旺盛,根據(jù)天人相應的原理,可以借助一定的藥物力量,增強人體的陽氣,提高抗病能力;另一方面,人體皮膚腠理開泄,寒、濕、痰等伏藏在體內的邪氣有外越的傾向,這個時候,更要把握機會通過一些藥物的幫助把這些病邪排出體外,斷絕后患。
夏服膏方有宜忌
夏季養(yǎng)生膏方服用時間,一般是從頭伏開始到三伏結束。膏方主要適宜人群有三大類,一是亞健康狀態(tài)者:平時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胃納不香,情緒低沉,焦慮善愁,精力不濟,健忘失眠,驚悸胸悶,自汗盜汗,頭暈眼花等等,但去醫(yī)院作全面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有實質性病變。
亞健康雖未檢查出有器質性疾病,實際是處于有病與無病之間。二是久病體虛、慢性病患者:久病全身機能減退,胃腸消化功能減弱,此時服膏方,不僅補充能量,又能兼顧所患疾病,能使機體盡快康復。三是產后調理及老年養(yǎng)生:婦女產后氣血虛弱;人到老年精氣日衰。
此時服用膏方,補充人體氣血之不足,對于維持人體陰陽平衡,加強臟腑氣血功能,有重要意義。
我感覺冬季養(yǎng)生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所以直到我們重視。
中醫(yī)講究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秋冬養(yǎng)陰是指秋冬季節(jié)一定要注意養(yǎng)護自己的陰經、氣血等人體重要的物質和器官,具體如下:
1、日常生活中,在起居方面冬季養(yǎng)生強調早臥晚起,建議人體早點睡覺,建議一般在10點左右入睡,晚起是指一定要日出而起,一定要等到太陽出來時再出門。部分老年患者喜歡晨練,冬天不主張在天氣寒冷的季節(jié)很早出門,一定要等到太陽出來以后再出去進行晨練,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的疾病的患者,禁止過早出去晨練,防止血管突然收縮而誘發(fā)心腦疾??;
2、飲食上多吃養(yǎng)陰食物,比如補陰血、補氣血的食物,肉、核桃補腎,紅棗補脾、補血都可以養(yǎng)陰血,但是冬天也不能一味的養(yǎng)陰而傷陽氣,部分特別怕冷的患者,這時除養(yǎng)陰之外還要養(yǎng)陽,適當吃狗肉、羊肉,所以冬天要通過飲食調養(yǎng);
3、情志上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不煩躁、不發(fā)脾氣,發(fā)脾氣會陰虛內熱傷陰液,所以也要盡量避免;
4、部分慢性病、亞健康人群,冬季通過膏方調養(yǎng)或者調補,是很好的冬天養(yǎng)生方法。
大寒來臨,氣溫極低,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必須增加能量的來源,都說冬季是養(yǎng)生的好時機,那么,大寒養(yǎng)生的方法有哪些呢?大寒吃什么好呢?下面,跟著我到文中看看,大寒時節(jié)的養(yǎng)生方法吧!
大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后一個節(jié)氣,過了大寒,冬天就要結束,而且大寒后寒冷還要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那么我們該如何養(yǎng)生?
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jié),此時應該早睡晚起、勞逸結合、養(yǎng)精蓄銳,要記得增添衣物防寒防風。正應對了那句老話:“大寒大寒,防風御寒?!痹凇按蠛惫?jié)氣應盡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門,因為一般晝夜溫差較大,人體容易受寒,引發(fā)疾病。許多女性體質易寒涼,女性屬陰,更易寒涼。在大寒節(jié)氣,更應做足保暖功課。重點部位就是腰、膝、雙腳,尤其是經期,要添加衣物,適當飲食溫補。
大寒養(yǎng)生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最簡單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時,上班族則提倡早睡1小時。早睡可以養(yǎng)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yǎng)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從而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增強免疫力還可以服用紐斯康牌蜂膠軟膠囊,能幫助我們增強免疫力,長期服用效果更佳,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養(yǎng)生保健品,但少年兒童、孕期及哺乳期婦女、蜂產品過敏者慎用哦。
老人尤其要注意大寒養(yǎng)生。每年大寒過后,患心肌梗死、腦出血、急性肺炎、慢支等疾病的老年人就會增多。因此,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過早起床,晨練要推遲一些,最好待日出后再出門。因為早晨寒氣生發(fā),有時還有霧氣,極易寒邪侵入。
除此之外,老年人還要注意頸背部保暖(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腳的保暖(所謂“寒從腳下起”,可每晚堅持用熱水洗腳)、注意室內溫度(居室溫度最好保持在15-18 ,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 ),另外,外出時要穿著暖和,如頭戴帽、腳穿襪,以防冷空氣侵襲。
按摩理療,養(yǎng)腎為先
大寒養(yǎng)生要以養(yǎng)腎為先,因為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尤其在廣州,大寒是養(yǎng)腎的最佳時令,可多按摩以下穴位。
按腎俞(第二腰椎嵴突下旁開1.5寸處)
方法:兩手搓熱后用手掌上下來回按摩36次,兩側交替進行,可治腎虛腰痛。
按摩涌泉穴(足心凹陷處,為足少陰腎經之首穴)
方法:用右手中間三指按摩左足心,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兩側交替進行,各按摩36次,按摩到足心發(fā)熱為止,對心悸失眠、雙足疲軟無力等效果良好。
揉關元(肚臍下1.5寸處)、氣海穴(肚臍下3寸處)
方法:將手搓熱,用右手在該處旋轉按摩36次,能健腎固精,改善胃腸功能。
艾灸神闕穴(在臍中部,臍中央)
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濕、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除了身體各部位的按摩外,還可以服用紐斯康牌蜂膠軟膠囊,是一款提高免疫力效果非常好的產品。
藥食補腎,可用膏方
1.補腎食物及中藥:鹿茸、鹿角膠、巴戟天、肉蓯蓉、川杜仲、胡桃仁、海馬、菟絲子、蛤蚧、淫羊藿以及牛鞭、鹿鞭等。
2.食物:羊肉、狗肉、鹿肉、公雞、鵪鶉、麻雀、乳鴿、蝦等。
防寒防感冒茶
橘紅茶
取橘紅5克,紅糖20克,用開水沖泡,每日1劑,隨時食用,有潤肺消炎,理氣止咳之功。適用于咳嗽多痰,黏痰多者。
姜蘇茶
生姜、蘇葉各5克。先將生姜切絲,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具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效。適用于胃腸型感冒。
姜棗飲
生姜5克,大棗5枚,開水沖泡,每日1劑,隨時食用。疏風散寒防感冒。
膏方
補精膏
原料:牛骨髓、炒胡桃肉、巴戟天、杞子各200克,山藥25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將炒胡桃肉、巴戟天、杞子、山藥同搗成膏,加入煉熟蜜500克,與煉牛骨髓和勻,入沙鍋內,沸湯煮熬,以瓶收貯,每日早晨空腹溫水沖服1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13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藥為中國航天醫(yī)學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