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煎煮的中藥
一、貴重藥:“如參三七、鹿茸、紫河車、蛤蚧、冬蟲夏草等,主要含皂甙、蛋白質、脂肪、激素等有效成分,由于皂甙化學結構比較復雜,蛋白質性不穩(wěn)定等因素,煎煮會發(fā)生復雜的化學變化而影響療效,為保存其有效成分,又不浪費藥物,所以應該研末沖服。
二、芳香藥:如麝香、冰片、樟腦、蘇合香、安息香等,均含有在常溫下都易揮發(fā)的有效成分,根本不能煎煮,否則藥效幾乎全失,故不宜入煎劑,宜入丸散或外用。
三、消食藥:如谷芽,麥芽,雞內金等,主要有效成分是其中所含的活性物質,如谷芽中的淀粉酶,轉化糖酶,蛋白質分解酶等,這些物質均不耐高溫,若煎煮則酶的活性降低而影響療效。如谷芽煎劑的效力僅為其干粉的5%,麥芽煎劑的消化淀粉效力約等于干粉的1/3,雞內金中的胃激素,能促進胃腺分泌,但易受高熱破壞,所以上述藥物用生品或微炒后研末沖服為佳。
四、驅蟲藥:如雷丸,其驅蟲主要的有效成分當加熱至70℃,便失去活性,因而用雷丸驅蟲時必須研末沖服,否則就無驅蟲效果。
五、膠糖類藥:如阿膠、龜板膠等,由于這類藥物大多是高分子物質,溶化水中后粘稠性較強,若與其它藥物共煎,易粘鍋燒焦,應將其它藥先煎好去渣取湯,然后加入上述藥物趁熱攪拌,使其完全融化后服用。
煎中藥用水視藥量大小而定,一般以漫過藥物3cm為合宜。水加入后,泡上30分鐘左右在煎。一般先用武火(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小火),保持沸的狀態(tài),避免藥液外溢及過快熬干。煎藥時不宜頻頻打開鍋蓋,盡量防止氣味走失,減少揮發(fā)成分的外溢。一般文火煎25分種左右可以把藥液倒出來,然后加水(和第一次想當或少點)再如上法煎一次,把2此煎煮的藥液混合后分2-3次/日服用。
對于解表、芳香類藥文火不宜煎煮過長(15分左右),避免藥性揮發(fā),藥效降低。而厚味滋補藥益文火久煎,使藥效盡出。又如烏頭、附子等毒性藥益滿火久煎,減低毒性。如藥物煎胡須棄去,不可加水再煎。
1、先煎:
貝殼類、礦物類、應打碎先煎,煎煮10分鐘后再加其他藥。如龜板、鱉甲、代赭石、生牡蠣、磁石、生石膏等。還有質輕藥量大的藥物如蘆根、茅根、夏枯草等益先煎取汁,然后以其汁代水煎煮他藥。
2、后下
氣味方向藥主要含揮發(fā)油的,如薄荷、砂仁、豆蔻等。
3、包煎
為防止煎后藥液渾濁及減小對咽喉的刺激,如滑石、旋復花、五靈脂、蒲黃等。
4、烊化
如阿膠、蜂蜜、鹿角膠、用時先單獨加溫溶化,再加入煎好的藥液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融解。
5:另煎
某些貴重藥,如人參,切成小片,放入加蓋鍋內,隔水燉2小時 。
希望對你有用。
/baike-4.htm
.cn/gb/node2/node62000/node63431/node150147/node150161/userobject15ai1534357.html
可以看看。
啊...別的我不清楚,但是,焦了就絕對不可以吃!絕對!
切記,!?。。。?br>
我只記得一個中醫(yī)跟我講~糊了就不能要了,就倒掉!
嗯~~不知道會不會跟你母親眼睛有什么關系~希望她可以早日康復!
祝你好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25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煎煮中藥要講究的方法
下一篇: 當中藥變藥膳以后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