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歷來有“眼科要藥”之稱,據(jù)《清宮慈禧醫(yī)案》記載:慈禧多年患目疾和一些兼有眼目證候的內(nèi)傷雜證,在她的處方中,菊花用得很多,且常作為主藥。菊花除用作湯劑煎服外,有些用法顯得很“特別”。
【菊花火鍋】用銀制小火鍋熬好雞湯或肉湯,后加入生魚片或雞片稍煮。最后投入菊花瓣,再煮2~3分鐘即可食用。菊花火鍋清香爽神,分外可口,太后常能吃下不少。此菜肴主要用于太后的“頭目昏、眼干澀”等癥狀。
【菊花枕】每屆仲秋,慈禧叫人采擷大朵豐滿的菊花,曬干后裝入枕中備用。太后常因肝經(jīng)郁熱出現(xiàn)頭昏、失眠。枕睡菊花,清香芬芳,既能幫助入睡,還能使人醒后不再昏沉。
【洗眼方】如“桑葉洗目方”、“清熱明目洗眼方”、“清目養(yǎng)陰洗眼方”等,均以菊花桑葉為主藥,宜治感受風(fēng)熱邪毒的目赤腫痛,如加夏枯草、黃連等,又治肝火目疾。凈面后洗目可起清潔殺菌作用,而水煎熏洗則有利于促進(jìn)局部血液循環(huán)并有消炎效果。
【浴足方】用“明目除濕浴足方”(方取桑菊合三妙散)煎湯浸泡雙足,有祛風(fēng)清熱明目、止癢勝濕之功。此法的特點是“上病下治”,對下焦?jié)駸嵫羲碌哪考彩钟行А?/p>
【代茶飲】就是將藥用沸水泡服,如飲茶一樣,有用藥單一及藥效持續(xù)的特點。如“清肝和胃化濕代茶飲”、“清熱化痰代茶飲”,都是太后服方,均以菊花為主藥。據(jù)醫(yī)案分析,用這類方很符合太后的病情,即目疾及脾胃失和等證屬肝火、肝熱及胃腸濕熱等。
【膏丸方】如“明目延齡丸”、“明目延齡膏”等,此方仍以桑菊組方,有清熱散風(fēng)、平肝明目之效,外加生地、羚羊角之類,更宜于肝火熾盛之目疾。這種劑型多為慈禧晚年服用,因膏丸劑對老年人腸道吸收更有效。如光緒31年11月初四,御醫(yī)張仲元等為慈禧制作“菊花延齡膏”。該方獨菊花一味,用水泡透,去渣濃縮,后用蜜收膏,每服三、四錢,白水沖服。此方針對“老佛爺脈弦數(shù),肝經(jīng)有火,肺胃蓄熱,氣道不暢,目皮艱澀”等證。膏丸中的菊花主要起清熱、平肝、明目之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25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國演義》巧借東風(fēng)治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