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處方(一)
【辨證】心脾氣虛。
【治法】益氣養(yǎng)心,健脾固澀。
【方名】斷遺湯。
【組成】人參30克,山藥15克,芡實15克,麥冬15克,五味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中藥處方(二)
【辨證】脾腎兩虛,陰分不足。
【治法】益腎健脾。
【方名】培土養(yǎng)陰湯。
【組成】制首烏9克,丹參3克,白扁豆3克,谷芽3克,白芍2.4克,車前子2.4克,蓮子肉4.5克,豬腰1具,芡實3克,蓮須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不居集·上集》卷十。
中藥處方(三)
【辨證】心火上炎,心包火動。
【治法】益氣養(yǎng)陰,清心止遺。
【方名】消炎湯。
【組成】山藥30克,芡實30克,麥冬30克,玄參15克,生地15克,丹參9克,蓮心6克,天冬3克,五味子1.5克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中藥處方(四)
【辨證】心腎不交,心陰不足,虛火上炎。
【治法】養(yǎng)陰泄火,交通心腎。
【方名】心腎兩交湯。
【組成】熟地30克,麥冬30克,山藥15克,芡實15克,黃連1.5克,肉桂0.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醫(yī)學(xué)碎金錄》。
中藥處方(五)
【辨證】肝氣郁結(jié)。
【治法】疏肝潤木,清熱止遺。
【方名】潤木湯。
【組成】當(dāng)歸30克,白芍30克,焦白術(shù)30克,茯苓15克,金櫻子15克,菊花9克,炒梔子6克,五味子3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中藥處方(六)
【辨證】腎陰不足。
【治法】滋陰補腎,澀精止遺。
【方名】挽流湯。
【組成】熟地60克,山藥30克,白術(shù)30克,澤瀉9克,玄參30克,北五味子6克,山茱萸15克。
【用法】水煎服。
【出處】《辨證錄》卷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3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治療遺精偏方
下一篇: 五白散可治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