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家常湯水當以涼性清熱的瓜類作主要材料,但粵人家庭根據(jù)四季氣候不同,皆有合時補身食制。如夏日出汗多,易感疲倦,所以要補補氣;但又不可以用補性強如人參類藥材,因此清熱補氣的花旗參(西洋參)就最合時宜,配瘦肉、螺頭燉湯或煲湯,清涼滋陰,補氣提神,而且湯水甘香鮮美。
西洋參清熱補氣
西洋參是家常湯水食療、茶療常用藥材,其味苦而帶有微甘,性近于寒,其實是甘涼之品而已。功能生津助液,滋補肺胃。適用于陰虛血熱,津少煩渴之類病者。倘患上熱性病,退熱時服用寒涼疏散之劑過多,乃可能引致陰虧傷津,以致虛熱潛留,每到午後,身體有點輕微的發(fā)熱,久而不清。為清除這一點點輕微的虛熱,往往要用西洋參來作善後調(diào)理,方能退虛熱,復津液,精神體力的恢復就更快了。
沙參玉竹清熱養(yǎng)陰
家常湯水常用材料還有沙參配玉竹,這兩味藥材,民間早已習慣將之作為食療用途。通常煲「清補涼」湯或糖水,加入沙參玉竹,認為清補之力更強,滋潤的效果更好。
亦有人用高麗參、沙參,配合淨瘦豬肉煲湯飲用,認為此種「紅白二參湯」補而不燥,平素身體易發(fā)生燥火問題,但又需要補身之人,飲用這種湯最適合。
玉竹,不少人用來煲雞湯,據(jù)說肝虛血少之人,要用雞湯或雞汁來補血,但容易引起肝火問題,於是選用「雞項」加玉竹,煲湯或燉汁飲用,可以補血理肝虛,又不會引起肝火,因為玉竹有柔潤息風之效。
許多家庭則以玉竹沙參煲鴨湯,取其明顯滋陰功效。
淮山芡實蓮子健脾湯
至於山藥(淮山)和芡實、蓮子,則是不分季節(jié)的湯水食療主角,取其健脾補虛之功,而且氣味芳香可口,既能補益又可佐膳,配豬、牛肉骨、雞、鴨、海產(chǎn)等,無一不可。予小孩補脾腎之用,則多配鵪鶉、老鴿燉或煲湯食用。
冬蟲草滋補肺腎
價昂的冬蟲夏草亦有不少捧場客,不少人以冬蟲草燉鴨作食療湯水。冬蟲草功能補肺腎、止喘嗽、補虛損、益精氣。對虛喘勞嗽,自汗盜汗、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等癥,均有殊效;而老鴨,性味甘、鹹平,功能滋陰養(yǎng)胃,對勞弱骨蒸,虛弱咳嗽,腎虧水腫等癥很有效。廣東人亦喜以冬蟲草配赤肉(瘦肉)、花膠、螺頭(或鮮鮑)燉湯,取其陰陽雙補,既可滋陰又能助陽之效。
夏季的飲食養(yǎng)生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jié),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中醫(yī)認為夏季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fā),伏陰在內(nèi),氣血運行亦相應(yīng)地旺盛起來,活躍于機體表面。夏季養(yǎng)生重在精神調(diào)攝,保持愉快而穩(wěn)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 夏季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夏天養(yǎng)心安神的食物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夏季在飲食方面,應(yīng)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少吃動物內(nèi)臟、雞蛋黃、肥肉、魚子、蝦等,少吃過咸的食物,如咸魚、咸菜等。夏季的食物豐富,各種瓜果都開始上市,下面就推薦幾種十分適宜在夏季食用的瓜果。(1)西瓜,具有除煩止渴、清熱解暑的功效。適用于熱盛傷津、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喉痹、口瘡等癥。(2)黃瓜,皮綠汁多脆嫩鮮美,含水量約為97%,是生津解渴的佳品。鮮黃瓜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除濕、滑腸、鎮(zhèn)痛也有明顯效果,夏季便秘者宜多吃。(3)桃,具有生津、潤腸、活血、消積的功效。適用于煩渴、血淤、大便不暢,小便不利,脹滿等癥。每日午、晚飯后食用兩個。 注重心理調(diào)節(jié) (4)苦瓜:苦瓜味甘苦性寒,老瓜逐漸變黃紅色,味甘性平。它能除熱邪、解勞乏、清心明目,工作勞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夏季飲食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 飲食對于養(yǎng)生來說,就是順應(yīng)天時地利人和。比如蔬菜瓜果存在著南北差異,吃異地的瓜果容易引起身體不適。最大的變數(shù)在于自己的身體因素決定了,什么時候吃哪產(chǎn)的什么食物。以下這些是一些小項,根據(jù)個人的需要自行選擇。(1)多吃瓜類: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jīng)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yǎng)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2) 多吃涼性蔬菜: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余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屬于涼性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于涼性蔬菜。(3)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fā)季節(jié)。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夏日的膳食調(diào)養(yǎng),應(yīng)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且清淡為主。人們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種營養(yǎng)保健粥來開胃,并調(diào)理身體。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yǎng)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yǎng)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與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濕、健脾止瀉。此外,紅小豆粥、薄荷粥、銀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夏季養(yǎng)生食譜:夏季煲湯紫菜黃瓜湯 材料:黃瓜、紫菜、海米適量、精鹽、醬油、香油、味精、黑胡椒粉等。 做法: 1、先將黃瓜洗凈切成菱形片狀,紫菜、海米亦洗凈; 2、鍋內(nèi)加入清湯,燒沸后,投入黃瓜、海米、精鹽、醬油,煮沸后撇浮沫,下入紫菜,淋上香油,撒入味精,調(diào)勻即成。 黃瓜中含有的維生素C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含有的黃瓜酶,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有助于及時把細菌和病毒排出體外。此湯具有清熱、抗菌、排毒的功效,特別適合夏季食欲較差、易感冒的患者食用。 烏梅山楂湯 材料:干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片糖、或紅糖均可。做法: 1、用開水將干烏梅、山楂、桂花和甘草泡開,然后將泡開的烏梅和山楂用紗布包起來。 2、大鍋里注滿水,放入紗布包,大火燒開。煮沸后,加入適量的冰片糖或紅糖。小火將水熬去一半時,烏梅山楂湯就做成了。 烏梅山楂富含多種維生素,為提高人們的抗病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山楂的酸甜可起到開胃、助消化的作用。 功效:對預防夏季腹瀉、提高腸胃功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蓮心大棗湯 材料:蓮心3克,大棗10枚、紅糖。 做法: 1、用食品加工機將蓮心研碎成末。 2、鍋內(nèi)加入適量水,先將大棗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煨20分鐘。 3、將蓮心末倒入湯中,中火再煨10分鐘左右,蓮心大棗湯就做好了,每日1次,飯后服。 蓮心和大棗都具有很好的益氣補血,寧心安神的功效。此湯可以改善悶熱氣候中煩躁不安、身心乏力、抑郁焦慮等不良癥狀和情緒,對身心健康有很好輔助作用。 怎樣健康喝湯 廣東人煲湯頗有講究,喝湯的時候當然也不能馬虎。如何才能喝得滋潤且又更好地吸收湯里邊的營養(yǎng)呢?據(jù)營養(yǎng)專家介紹,湯料保留了大部分的營養(yǎng),不要棄之不吃,而喝湯的時候要慢慢喝,給食物的消化留出充足時間。 煲湯時間要充分,但不可過長,使湯料的蛋白充分水解,才容易被人體吸收。喝湯時別一飲而盡,慢速喝湯會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時間,感覺到飽了,就是吃得恰到好處。有的人認為營養(yǎng)都集中在湯里,所以煲好的湯就只喝湯,對于里面的肉類,中藥就棄之不理了,其實這大錯特錯了。其實湯料是要吃的,因為大部分的營養(yǎng)還保留在湯料中。 在飯前喝點 “開胃湯”有好處,可以將口腔、食道潤滑一下,防止干硬的食品刺激消化道粘膜,有利于食物稀釋和攪拌,促進消化吸收。但是不能一次喝得太多,一般中等大小的飯碗喝上半碗就可以了,因為飯前喝湯還會使胃內(nèi)食物充分貼近胃壁,增強飽腹感,從而抑制攝食中樞,影響人的食欲。 給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煲的湯也要有所講究。小孩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為小孩煲湯應(yīng)當挑選新鮮蔬菜、魚類、肉類、豆類、谷類等,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而老年人一般牙齒咀嚼能力差,為老年人煲湯時要選擇比較容易吸收的湯料,老年人骨質(zhì)比較疏松,自由基比較多,應(yīng)當多喝一些骨頭湯,多攝取抗自由基的食物,如番茄湯、胡蘿卜湯等,氣血不暢的,還可以喝點加有當歸、田七等中藥材的靚湯,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文/吳少如
炎炎夏日已經(jīng)來臨,燥熱開始在身體內(nèi)騷動,食欲也跟著跌到谷底,這時候,我們需要一份苦中帶甘的苦瓜骨頭湯來幫忙解毒散熱。碧綠的瓜肉徜徉在骨頭熬煮而成的湯水中,咬一口,肥厚熟軟,舌尖停留著淡淡的苦,而后一股濃濃的甘涌上來,久久不去。喝一口湯,苦中帶甘,在舌尖盤旋,身體的燥熱頓時漸漸散去,喉頭如久旱遇甘雨般的清爽舒暢。再喝一口,整顆心安靜了下來。一碗喝盡,暑熱全消,唯有那股甘味仍在舌尖徘徊。
記得兒時,每年的酷夏,母親最愛熬煮苦瓜骨頭湯,說是清熱解毒。可那時候,我卻不喜歡喝,覺得入口太苦,甘味倒是沒覺得。母親多次勸說,才不情不愿地喝上一碗。每每喝下,母親便歡喜地笑了。但是,湯里一起熬煮的黃豆,我卻是極為喜歡吃的。黃豆彼時已是熟爛,一勺一勺地,幾乎不用嚼,便可直接送入口中。濃濃的豆香和淡淡的骨頭湯香,裹挾著甘甜的味道,包圍著舌尖,這是媽媽的味道。
現(xiàn)在,我也經(jīng)常在酷暑季節(jié)熬煮上一鍋苦瓜骨頭湯給家人喝,兒子也嫌棄剛?cè)肟诘目?,我也學母親一樣相勸,恨不得兒子能喝下兩碗。后來,為了減少苦感,我把洗凈切好的苦瓜放鹽水中搓一遍,讓苦味減少一些。只是,喝起來雖然是苦味減少了,但好似甘味也減少了。想來是和生活一樣,吃下多重的苦,才能享受多濃的甘。
在這炎夏到來之際,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道苦瓜骨頭湯的制作方法,學起來哦!
食材:苦瓜兩條(個型狹長的苦瓜口感苦中有澀,瓜肉也比較薄,熬煮好后顏色變成黃綠色。個型肥短、瘤突出的苦瓜口感較好,苦而不澀,瓜肉肥厚,熬煮好后顏色依然青翠,湯色較為誘人。),新鮮黃豆半斤(若無新鮮黃豆,可以取用干黃豆,泡軟備用,時間需要較長,半天時間左右。新鮮的黃豆口感較為香甜,豆香也比較濃。干制的黃豆口感差了些,香味也淡了些。),豬筒骨一條(豬筒骨熬制的湯,湯香濃郁,味感特別香甜,只是較為肥膩,需要苦瓜放置多些,來除去油膩。選取排骨的話亦可,湯的香氣沒那么濃,湯較清淡,苦瓜可放置少些??磦€人口味喜歡)。
步驟:苦瓜切塊,洗凈備用。豬筒骨放熱水焯一下,撇凈。再放入鍋中,加入黃豆,一起小火熬煮一個小時。然后開鍋,把苦瓜放進去,中火煮上30分鐘。放入鹽、味精調(diào)味,便可享用。
(營養(yǎng)課堂)
苦瓜具有清熱解毒、養(yǎng)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消暑解渴的功效,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降血糖、抗腫瘤、預防骨質(zhì)疏松、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抗氧化。
苦瓜還能鎮(zhèn)靜和保濕肌膚,特別是在容易燥熱的夏天,敷上冰過的苦瓜片,能立即解除肌膚的煩躁。
蛇煲薏米湯的功效:此湯鮮美可口,鮮嫩清香,有清熱除煩、祛風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暑熱發(fā)悶、泄瀉腹痛等癥。
蛇煲薏米湯的做法:
原料:烏梢蛇1條(約1000克),薏苡仁100克,雞湯1500毫升,生姜15克,蔥10克,精鹽4克,料酒15毫升,胡椒粉1克,味精2克,豬油50克。
1.將蛇宰殺,洗凈入鍋中煮一下,除盡血水,撈出瀝干,除凈蛇骨,切成小?。晦曹尤氏磧?;生姜拍破,蔥挽結(jié),待用。
2.鍋置火上,下豬油燒熱,下蛇丁、薏苡仁炒幾下,加鹽,加入雞湯,加入姜、蔥、胡椒粉、料酒煮30分鐘,撈去蔥、姜不用,加味精推勻起鍋即成。
夏日炎炎,超高的溫度讓人不免喪失了食欲。文蛤豆腐湯,南瓜海帶湯,黃豆排骨湯十分就適合在夏天煲給家人吃。這些湯不但味道好喝,而且看著就很漂亮,可謂是色香味俱全,讓人十分地有食欲。夏天的天氣燥熱,人也十分容易著急上火,這幾款湯不但湯好喝,而且都具有清熱去火的功效。
文蛤是一種常見的貝殼,作為海鮮中的一員,文蛤乃當之無愧的榜首。文蛤的肉質(zhì)十分鮮美,讓人欲罷不能,而且含有許多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礦物質(zhì)。將洗好的干凈的文蛤與嫩豆腐一起烹制,便是極其絕美的享受。除此之外,文蛤也適合其他的燒法,比如猛火快炒,加油生煎等等。
南瓜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一種不起眼的蔬菜,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它有著廣泛的用途,南瓜的瓜肉可以拿來做菜,也可以拿來做甜品。南瓜的種子常常被用來炒制南瓜子,不但味道好吃,還因有微量元素而具有清熱驅(qū)蟲的神奇功效。南瓜的藤一般作為藥用成分,可以清熱去火。南瓜的瓜蒂也有緩解牙痛的療效。這道海帶南瓜湯味道清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很適合小孩子吃。
黃豆排骨湯是一種日常的菜品,煮好的黃豆不但香濃軟爛,而且能和排骨的腥味中和在一起有獨特的風味。黃豆的營養(yǎng)不但豐富,而且全面。單單就從大豆的蛋白質(zhì)含量來說,其植物蛋白就是其他同等的肉類蛋白質(zhì)含量的一兩倍,不僅如此,大豆的蛋白質(zhì)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黃豆有著植物黃金的說法。大豆還富含膳食纖維,一些腸道功能不是很好的人比如老人和小孩,也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40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夏令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