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臨床常見的外感疾病,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風寒或發(fā)熱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感冒的病因主要是感受風邪所致,病位在肺衛(wèi),臨床分為風寒、風熱、暑濕及體虛感冒,不同的季節(jié),風邪往往隨時氣侵入,冬季多屬風寒,春季多屬風熱,夏季多挾暑濕,秋季多兼燥氣,梅雨季節(jié)多挾濕邪,由此造成感冒的不同癥狀。
護理要點:
1.按內(nèi)科護理常規(guī)。
2.病室環(huán)境:病房應安靜整潔,限制家屬探訪。根據(jù)感冒病因不同,采取不同應對措施。風寒及氣虛感冒者應注意保暖防寒,室溫可稍高,達到“寒者熱之”的目的;風熱、陰虛感冒,室內(nèi)宜稍涼,并注意保持適當溫度,達到“熱者寒之”的目的。署濕感冒則應注意室內(nèi)的通風透氣。
3.作息:重癥患者宜臥床休息。服藥后汗出過多者,宜擦干身體后換干爽衣服,以免受涼。熱退后可適當活動。同時患者應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以利疾病康復。
4.用藥:風熱感冒者應以辛涼解表,祛風清熱為冶法;風寒感冒者以辛溫解表為冶法。解表發(fā)汗藥輕煎即可,風寒感冒湯藥應熱服,并可蓋被取暖、服熱稀粥以促汗出,同時應慎避風寒;風熱感冒藥則宜溫服。
5.監(jiān)護:密切注意體溫、血壓、呼吸、脈搏、痰色、舌苔、脈象,以及用藥后的反應。如有異常情況報告醫(yī)生處理。
6.飲食:以清淡、稀軟為宜。若同時配合食療,應以疏風解表為原則。風寒感冒宜以辛溫散汗的食物為主;風熱感冒宜以辛涼清熱的食物為主,暑濕感冒宜食清熱生津的食物;梅雨季節(jié)宜食化濕通氣的食物。同時忌服辛辣油膩食品。
7.臨證施護:
①體虛感冒者可用艾灸的補法,取大椎、關元,足三里等穴;臨睡開水泡腳,以去濕、散寒、振奮衛(wèi)陽之氣。
②感冒無汗伴頭痛、流涕者可應用捏脊、按摩、熱敷等療法。
③陰虛感冒者可用滁菊泡水代茶飲;風熱感冒可用茅根、蘇葉煎湯代茶飲;暑濕感冒可用鮮藿香、佩蘭、薄荷泡水代茶飲。
④便秘者可服用麻仁丸或番瀉葉泡水代茶飲。
8.出院指導:起居有常,飲食有節(jié),注意四時天氣變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堅持每日涼水洗臉等,以提高機體防御疾病能力及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感冒流行季節(jié)少去公共場合,杜絕感染。
感冒是我們?nèi)粘I钪凶顬槌R姷募膊≈唬绕涫秋L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那究竟這兩者有何不同?又該如何區(qū)別?
中醫(yī)認為,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引起的,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著涼感冒,即外感風寒引起的一系列不適癥狀,風寒感冒一般表現(xiàn)為無汗、頭身疼痛、特別怕冷、發(fā)燒、咳嗽、咯鼻塞、流清鼻涕、舌紅苔薄白、脈浮緊等,多發(fā)生于寒冷季節(jié),如深秋、冬季等。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科楊麗教授提醒,雖然流清鼻涕一般是風寒感冒,但如果早上起床會不停地打噴嚏、鼻癢鼻塞、流清鼻涕,還要考慮可能是過敏性鼻炎,中醫(yī)上叫鼻鼽。
風熱感冒,則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引起的,其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有汗、咽喉腫痛、鼻塞流黃鼻涕、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等,多見于夏秋季。
風寒感冒在治療上,可以采取西藥或中藥治療,也可采用食療,既能祛病,也能保健,但需要提醒的是,必要時,需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很多人在得了風寒感冒后,可能會出現(xiàn)咳嗽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咯白稀痰或泡沫痰,咽癢,楊麗教授提醒,風寒咳嗽可服用通宣理肺丸、止咳寧嗽膠囊、風寒咳嗽顆?;蛐∏帻埡蟿┑取4送?,百香果加蜂蜜能夠止咳化痰,可輔助治療風熱咳嗽,還能提高免疫力、抗菌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視力、減肥美容、增加骨密度等。
此外,有些人在感冒時,可能會適當喝姜湯,但如果是風熱感冒,就不建議喝姜湯,因為生姜偏溫性,善于解表散寒,溫中止嘔,適合風寒感冒輕證,可單煎或者配紅糖、蔥白一起煎服。
最后,楊麗教授也提到,如果小孩患上風寒感冒,病情不是太重,可適當喝點姜湯發(fā)發(fā)汗,如果較為嚴重,可以選用小兒風寒感冒顆粒,或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來緩解感冒癥狀。
一、風寒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癥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紅腫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等特點,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這種感冒與病人感受風寒有關。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傷風感冒沖劑、感冒清熱沖劑、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時茶顆粒等藥物治療。若病人兼有內(nèi)熱便秘的癥狀,可服用防風通圣丸治療。風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藥物。 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需要出點汗(中醫(yī)稱辛溫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熱水泡腳(最好加點酒)、蓋上兩層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風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湯,傷寒論首方,也稱和劑之王(麻黃湯也主治風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總結(jié):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二、風熱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癥狀外,還有發(fā)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便秘等特點。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藥物治療。風熱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藥物。
三、寒包火感冒
寒包火的感冒(表現(xiàn)為流清涕,大便干燥,咽部紅腫,發(fā)熱)和風熱感冒(表現(xiàn)為喉痛、面紅、舌苔黃等)可以靠喝苦丁茶來瀉火、清熱,緩解感冒的一些癥狀,如咽喉腫痛、頭疼、眼睛腫脹等,但不能預防和治療感冒,還是要吃銀翹解毒丸、蓮花清瘟膠囊等藥物。
四、暑濕型感冒
病人表現(xiàn)為畏寒、發(fā)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此類型感冒多發(fā)生在夏季。治療應以清暑、祛濕、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胃腸道癥狀較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yǎng)胃丸等藥物。
五、時行感冒
病人的癥狀與風熱感冒的癥狀相似。但時行感冒病人較風熱感冒病人的癥狀重。病人可表現(xiàn)為突然畏寒、高熱、頭痛、怕冷、寒戰(zhàn)、頭痛劇烈、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惡心、食欲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并發(fā)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癥狀。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為主。病人可選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風通圣丸、重感靈片、重感片等藥物治療。如果時行感冒的病人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夏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藥物治療,則療效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xiàn)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極易傳播,故應及早隔離和治療。 總之,感冒病人應根據(jù)自身的病情特點選用不同的中成藥治療,否則會影響療效,延誤病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53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脾胃病證的中醫(yī)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