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牌系撲克游戲的一種,種類頗多,以“合約橋牌”最為流行。玩法:4人分兩組進行對抗,每人各13張,分“叫牌”、“打牌”兩階段。叫牌有“單位制”、“計分制”等法。以規(guī)定術(shù)語叫牌,先作出定約墩數(shù)(4張為一墩),并指定一種花色為“將牌”(王牌),不指定將牌時稱“無將”。然后出牌,以大勝小,指定將牌時,將牌最大。完成定約墩數(shù)者得分,否則罰分。
鄧小平打橋牌是20世紀50年代在四川學會的,以后便成了他的一種業(yè)余文娛愛好。他曾說過:“惟獨打牌的時候,我才什么都不想,專注在牌上,頭腦能充分地休息?!闭f明,打橋牌是一種很好的休息,又是老年人對抗衰老的一種娛樂形式。
鄧小平說:“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輸了也有味道?!?981年,橋牌皇后、美籍華人楊小燕,就曾有幸與鄧小平同桌打牌。
楊小燕祖籍湖南,18歲時赴美國學醫(yī),后定居美國。其丈夫魏重慶曾任美國橋牌隊隊長和教練,因研究出風靡世界的“精確體制叫牌法”而名振一時。由于丈夫的悉心指導,加之楊小燕的自身努力,70年代以來,楊女士在美國和世界各地橋牌大賽中,共榮獲100多個冠軍,并作為主力隊員,為美國奧林匹克女子隊獲世界冠軍立下殊勛,最終登上了“橋牌皇后”的寶座。
1981年,上海舉辦國際橋牌友好邀請賽,美國3個城市組成4個隊,由楊小燕任總隊長,于3月3日抵達北京。在北京期間,楊小燕提出希望能與鄧小平打一次橋牌,以慰平生仰慕之情。鄧小平欣然允諾,時間定于3月4日晚上,地點在養(yǎng)蜂夾道體育俱樂部。
4日晚8時許,鄧小平神采奕奕面帶笑容地步人俱樂部大廳?!皻g迎,歡迎,歡迎大家?!彼蜻h道而來的美國橋牌隊員親切地問候著。
美國橋牌隊的美籍華人翁心梓激動地對鄧小平說:“久聞您牌藝很高,今天有機會和您同桌打牌,感到萬分榮幸?!?/p>
“太夸獎了,你們才是世界名將,與你們打牌,我的身價也高了?!编囆∑叫Τ隽寺?,謙虛地這樣說。隨即安排鄧小平與翁先生結(jié)對,楊小燕與北京知名橋牌選手丁關(guān)根(當時的鐵道部長)搭檔。
不料,楊女士不同意,她對鄧小平說:“我們回來一次不容易,與您打牌不容易,能不能我與您結(jié)對?”
鄧小平笑道:“好嘛!這樣更能提高我的牌藝。”楊女士獲得批準后喜上眉梢,又問鄧小平:“使用何種叫牌法?”
“當然是精確叫牌法嘍?!编囆∑交卮鹫f。
這晚,大家牌興很濃,一直打到11點多鐘。
在橋牌桌前,鄧小平顯示出來的堅定、果斷、明智和自信心,給楊女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楊女士告訴記者說:“鄧小平打牌思路清晰,牌風穩(wěn)健,顯示出充沛的精力和過人的智慧,這在80高齡的老人中,是十分令人吃驚的。”
打完牌后,鄧小平還為楊小燕簽名留念,后來楊女士逢人便說自己和鄧小平打橋牌的事,說:“橋牌就是一座橋,通過這座橋,把成千上萬海外赤子的心與偉大祖國的命運連結(jié)在一起?!?/p>
1985年,由法國橋協(xié)舉辦的埃普森橋牌賽規(guī)??涨?,世界各地有數(shù)十萬人參加,法國方面宣布,技術(shù)人員將在鄧小平的寓所內(nèi)安裝一個電腦終端系統(tǒng),使鄧小平能夠與賽場取得聯(lián)系。鄧小平當時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外國友人時,談到這次橋牌賽,他幽默地說:“我的橋牌打得不錯呀!不過這次比賽要拿冠軍就沒有希望了。”
“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滿天?!编囆∑酵砟晟詈嵟獙O,興趣盎然。他努力通過娛樂活動向自己的智力老化挑戰(zhàn),打橋牌即是其中的一項。他不僅酷愛橋牌,而且叫牌準確,出手果斷,技藝精湛,水準常令專業(yè)選手叫好。
棋圣聶衛(wèi)平回憶說:“打橋牌是一種調(diào)劑嘛,所以他有這樣的水平我認為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有一次,我跟他搭檔,那邊是萬里和友誼醫(yī)院院長諸壽和。小平同志和我把對手打得特別慘。我想給他們留點面子,就主動地放了一把水,宕了六個。六個是宕得太多了,當時小平老爺子就跟我說了一句話:‘你創(chuàng)了世界紀錄了’?!焙髞硭€向聶的太太說:“你的先生圍棋是九段,橋牌可不是九段?!?/p>
精神乃是老人所依賴的偉大神醫(yī),橋牌則是老人一種很好的娛樂方式,而且和各種棋類一樣,能起到增進人際交往、活躍大腦功能、陶冶人的性格、培養(yǎng)健康情趣的作用。在活躍大腦功能、對抗衰老進程的斗爭中,鄧小平晚年仍堅持讀書看報。鄧小平的女兒鄧琳回憶說:“爸爸有幾個特點:一是愛翻字典,有什么字不認識的時候就會把字典拿出來查閱。二是最喜歡看兩套書:《史記》和《資治通鑒》。他還喜歡看《聊齋》?!边@些活動,都是對抗大腦衰老的有力舉措。摘自《養(yǎng)生大世界》文/張揆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68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于光遠的八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