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發(fā)現孩子走路不穩(wěn),姿勢難看時,千萬不要責罵孩子,而應先帶他上醫(yī)院,檢查一下他的腳。
浮趾
腳拇趾前翹,不能接觸地面,或者內移、外移。究其原因,多與出生后的養(yǎng)育有關。以穿鞋為例,如果左右鞋的尺碼完全一樣,就有可能產生此后果。因為幼兒在發(fā)育過程中,左右腳原本一大一小——左腳作為支撐足,通常比作為功能足的右腳要大些,故穿一樣大的鞋無疑限制了左腳的發(fā)育,可能導致左腳拇趾上浮。
糾正方法:
根據左右腳的實際情況選擇鞋子的大小,給腳發(fā)育以足夠的空間。另外,多做赤腳行走練習,讓大拇趾與食趾之間不受拘束,保持一定的存在空間,這個空間對于腳趾的正常發(fā)育非常重要。因為正是由于這兩個腳趾各自的動作,行走姿勢才得以保持自然和健美。
扁平足
指足弓塌陷,造成足部彈性減低或消失,不能較長時間走路或站立,行走、站立時感到不適或疼痛。切莫小看這種腳病,調查資料顯示,大約每10孩子中就有一個扁平足。
扁平足重在預防:
1、穿合適的鞋:穿鞋是保護腳不受扭傷,并維持其正確位置、使之能正常發(fā)育的重要條件。對鞋的要求:不選擇皮鞋,以平口鞋為宜,大小合適;鞋頭要大,能給足前部充分的活動余地,鞋腰要硬,以保護內弓,使跟骨不致外翻;鞋后跟有一定的高度(1.5-2cm),以減少腳跟骨的負重;鞋內要有拱橋位。
2、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運動:以彈跳運動最佳,如跳繩、跳遠、跳橡皮筋等。但要避免負荷過重的體育活動與勞動。另外,赤腳鍛煉也可使腳底部肌肉群受到摩擦與激發(fā),從而大大減少孩子扁平足的發(fā)生率。
3、醫(yī)療糾正的方法:輕微扁平足可做矯正操,或者穿特制的矯正鞋。同時,用熱水洗腳,按摩等對扁平足的防治也有幫助。
一般而言,多數扁平足會自然恢復,或在上述措施的促進下恢復。如果過了10歲仍未恢復正常,就需要求助于康復科醫(yī)生的幫助了。
馬蹄內翻足
分兩種類型:先天性馬蹄內翻足,而另一種為獲得性馬蹄內翻足。前者,可能與胎兒在子宮內受壓有關,也可能因母親接觸了某些有毒化學物質、服用了某些藥物,或感染了某種病毒,致使胚胎發(fā)育停滯而引起。此種情況往往合并有其他器官的畸形,如脊柱裂等。至于后者,可能系肌肉發(fā)育不良,導致肌力失衡,或者肌腱附著異常而形成。
此種畸形足一般具有3個特征:前足內收、全足內翻與下垂,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即可發(fā)現。
糾正方法:
對于先天性者,最好教會父母每天多次按摩病腳,并用手法矯正前足內收和全足內翻,并在涂用安息香酸酊保護皮膚的基礎上,用膠布固定于矯正位。6個月以上的孩子宜用石膏矯正畸形。手法矯正不理想者,則須采用足底及足內側軟組織松解術治療,1-2歲內施行手術為宜。若錯過了這個時機,需要施行骨手術者,則要待10-12歲以后方可進行。
內、外八字腳
正常人走路,足底的縱軸應該與走路方向平行,或是稍微向外。如果向內太多,就是內八字;向外太多,就是外八字。發(fā)育過程中的問題所引起的內外八字,在6歲左右約有九成的兒童會得到改善或恢復正常。而由先天性疾病所引起者,則不會隨著增齡得到改善,惟一的辦法是及早求醫(yī)。
1、小孩走路腳尖著地可能是正常的,許多嬰兒都會有這種現象,等他慢慢長大,就會恢復正常。有一點應注意,在寶寶開始走路時,穿鞋要是太大,他就會用腳尖走路。
2、異常情況可能和腳發(fā)育有關,可以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腳后跟,右手抓住腳向多方向轉動看看,如果向腳背方向無法彎曲十五度以上,那可能是后腳筋生得太短的關系,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到醫(yī)院咨詢醫(yī)生提出解決方法。
寶寶已經會坐爬,有強烈站起的欲望,經常能夠借助旁邊的物體,用手撐起并站立。能夠靈活地轉動自己的身體,有喜歡扶著蹦,有著一定的雙腿力量,這些行為都是在為行走做準備。每個孩子發(fā)育情況不一樣,我兒子走路屬于同齡中比較晚的。當時有人建議我給孩子補鈣,我拒絕了。我也沒給用過學步車或者學步帶練習走路,大概不到一歲五個月,他自己在床上走了幾步,可以選擇手扶的學步車。但孩子剛學的時候身體的協(xié)調性不是很好,有可能手上用力,腳跟不上,也會摔倒,安全起見,可以給孩子身上綁個學步帶。
剛學走的寶寶一定要看好了,無時無刻的要在身邊,千萬不要在學走路的時候摔倒了,要是真摔疼了,寶寶就會記著疼了,不愿也不敢的學走路了。大多數寶寶學習走路都是在一歲之后,所以媽媽們不要過于著急去訓練寶寶。寶寶的骨骼在發(fā)育,過早的訓練,會導致骨骼發(fā)育不完善,骨骼不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容易導致下肢變形等。把小孩放學步車里,自己干別的事去了,讓小孩自己在車里自己瞎轉,反正也不用抱,圖省事。父母可以在寶寶的周圍做好保護措施,如果發(fā)現寶寶走幾步不想走了,可以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者喜歡吃的食物都可以,把東西放到寶寶的前面促使寶寶站起來去拿。當寶寶走到地方把東西在移動讓寶寶繼續(xù)。
本人認為還是寶寶自己學走路比較好,學步車弊端太多,比如:安全隱患,對寶寶腿型等等都有很大弊端。小孩子學走路不用太刻意去學習,該走路的時候孩子馬上就會走了。最好的方法就是扶墻走。以前我孩子用學步車還有大人在后面抓著手走,導致有一階段走路都是踮腳尖。孩子爺爺奶奶還說得去看醫(yī)生,所幸后來走路糾正過來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81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新生兒手腳抖動非病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