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高鹽飲食可能增加人們罹患胃癌的風險。在攝取低鹽食物的男性中,患胃癌的風險是每年每1000人中1人。而在攝取高鹽食物的男性中,這一風險增加一倍,為每500人中1人。
在習慣低鹽飲食的女性中,患胃癌的風險是每2000人中1人。習慣高鹽飲食的女性患胃癌的風險則是每1300人中1人。
胃癌是世界上第四大常見癌癥,但卻是死亡率第二高的癌癥,每年約有77.6萬人死于此病。
報告所說的患癌癥風險增加一倍者,是指那些每天攝入12g~15g鹽的人群。
不過,今年早些時候發(fā)表在英國《癌癥》月刊上的這份研究報告認為,那些每天攝入鹽分低至4g~6g的人群也可能面臨患胃癌風險增加。
日本國家癌癥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反映日本4個地區(qū)民眾詳細飲食情況的調(diào)查表。他們發(fā)現(xiàn),在18484名男性中,有358人患胃癌,在20381名女性中,有128人患胃癌。
這項研究依據(jù)的是40000名日本人11年來的飲食、飲酒和吸煙習慣。在日本,人們攝取高鹽、腌制食品和吸煙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研究小組負責人說,雖然發(fā)病率穩(wěn)定下降,但胃癌仍然是日本最常見的癌癥。研究發(fā)現(xiàn),除了攝取高鹽食物以外,吸煙及果蔬攝取量低也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尤其是男性。
味覺真是個奇妙的東西,酸甜苦辣咸,都能由舌頭感知出來。生活中,我們的粗茶淡飯和飯店里的油烹火烈比起來,可算得上是小清新了。那么在日常飲食中,吃鹽太多或者吃甜太多會不會影響健康呢?聽養(yǎng)生網(wǎng)專家為你講解。 吃得太咸平時炒菜放鹽肯定不會太多。但是添加味精,醬油之后,在保持菜肴美味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增加了鹽的攝入量,腌制的咸菜,肉類之中也含有許多的鹽分。食鹽過多不僅會引發(fā)高血壓、氣管炎,還可增加胃癌的發(fā)病風險。長期食鹽過多,胃黏膜易發(fā)生廣泛性彌漫性充血、水腫、炎癥等。高鹽膳食使胃酸減少,抑制前列腺素E2,使胃黏膜易受損,發(fā)生胃炎或胃潰瘍,繼而引發(fā)胃癌。
吃鹽太多會得癌?吃得太辣又麻又辣又過癮,想必這是很多人喜歡的感覺。消化系統(tǒng)健康的人吃辣椒有一定的好好處,可以補充辣椒紅素,而這種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以預防某些癌癥的發(fā)生。但是如果如果消化系統(tǒng)有炎癥,比如胃炎、腸炎,辣椒過度的、反復的刺激會讓腸黏膜細胞受損修復,再受損再修復,在這個反復受損、修復的過程中可能會誘發(fā)癌癥。那些一吃麻辣就上火、便秘和一吃麻辣就拉肚子的人,應該盡量少吃又麻又辣的食物,時刻關(guān)注和保護自己的腸胃健康。吃得太甜甜甜的味道,能讓人感覺很幸福。實際上,攝入太多的糖所帶來的疾病可能會多過給你的甜蜜感。由于糖過量而導致的各種疾病數(shù)不勝數(shù),如齲齒、缺鈣、痛風、糖尿病等。糖過量還容易消耗體內(nèi)的各種維生素,而維生素的缺乏就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另外,糖過量人體血液中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會明顯下降,兩方面的因素會讓人體免疫力持續(xù)降低。免疫力低的人,各種癌癥都容易找上門。放油太多以前吃菜怕油少不香,現(xiàn)在是太香了。但是食用過多的油脂可能會帶來肥胖,然后引發(fā)更多的疾病,包括各種癌癥,如前列腺癌、腸癌、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等。大多數(shù)人追求油炸、熏烤的美食,這些烹調(diào)方式都是高油脂、高溫加熱,會產(chǎn)生致癌物。另外油脂高溫后,容易發(fā)生氧化,尤其是大豆油、亞麻籽油、芝麻油、玉米油等,這些油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對熱不穩(wěn)定,容易被破壞(氧化),從而加速機體氧化反應的發(fā)生,產(chǎn)生過多的自由基,增加癌癥的發(fā)生率。 太涼或太熱有人喜歡吃熱的,有人喜歡吃涼的。人體口腔能夠承受的最高溫度是65℃,食管是45℃,將食物放到嘴里感覺不是很燙,但是可能會傷害到食管,或者是口腔感覺太燙,干脆咽下去,這種舉動更糟糕,會嚴重損傷食管的黏膜細胞。人體細胞都有自我修復的功能,但是如果經(jīng)常吃很燙的食物,黏膜反復的損傷、修復就會誘發(fā)癌變。太涼的食物也一樣,不僅損傷黏膜,還會引起腸胃痙攣,讓腸胃功能減弱。
控制食用鹽和調(diào)料的攝入,少吃深加工食品。高鹽飲食會增加胃癌的發(fā)生率,長期食用就會慢性中毒,使人短壽、提前衰老,嚴重的可導致人體器官突變、畸形,有致癌的危險。
味精含鈉與鹽同類。菜過咸,常吃咸菜、大醬即所謂的鹽超量,是許多人患病的第一因素,特別是農(nóng)村,吃鹽過量引起的疾癥隨處可見,如各種風濕病、關(guān)節(jié)炎、腰腿痛、腎炎等。鹽屬寒性食物,風濕體寒的人要少吃咸食。
腦血栓、動脈硬化、高血壓:攝鹽量過高可使腦血栓發(fā)病率增加。專家認為,這是由于食鹽攝入過多而損害動脈,傷害大腦,從而引起血栓。
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鹽攝入量多是冠心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比高血壓本身還重要。因此,控制鹽的攝入量,是預防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過量食鹽可使血管變細。
腎病、腰痛:一定是好吃咸菜,多吃鹽的人。鹽的攝入量高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臟血管發(fā)生病理性改變,影響腎臟功能。高攝鹽量會加速腎臟功能減退,而限鹽比使用某些利尿劑更能延緩腎功能衰退。因此,低鹽飲食對腎功能的保護是任何藥物所不能替代的。
骨質(zhì)疏松、缺鈣、各種關(guān)節(jié)炎:飲食中的含鹽量是排鈣的主要因素之一,攝鹽量越高,從尿排出的鈣就越多。限鹽是防治骨質(zhì)疏松的重要措施。孕婦、乳母吃鹽多有特殊危害。
哮喘、氣管炎:堅持限鹽有利于哮喘病人的康復,同時喝大量的水。
白內(nèi)障、青光眼及各種眼?。撼赃^咸的食物容易得白內(nèi)障。吃過咸的食物容易導致眼睛的晶狀體出現(xiàn)異常的模糊;那些口味重的人出現(xiàn)晶狀體模糊癥狀的概率是那些清淡口味的人的兩倍。鹽超量,是關(guān)節(jié)炎、頸椎病、腰痛主要原因。
萎縮性胃炎、胃癌:長期口味重者易出現(xiàn)胃腸黏膜被腐蝕,且發(fā)生萎縮性胃炎的人數(shù),高于中等量食鹽和低量食鹽的人群。
少白頭、脫發(fā):經(jīng)研究證實,少白頭脫發(fā)與鹽、味精攝入過多有關(guān)。
鹽超量的明顯特征:腰病、尿頻、排尿困難,手腳涼。嚴重超量者,臉及眼皮浮腫,臉色青灰像吸煙者的臉一樣,因為鹽使血管變細,造成臉供營養(yǎng)與氧氣不足。頸椎病、關(guān)節(jié)炎、腎病與鹽超量有直接關(guān)系。
鹽過量第一階段期:肝、腎、皮膚個別或全部都可能引起機能退化。此時無癥狀。
鹽過量第二階段期:部分器官功能降低,身體小毛病不斷,力量不如以前,皮膚老黑,腰痛出現(xiàn)。
鹽過量第三階段期:腎疾病惡化。誘導許多并發(fā)癥,如腎炎、高血壓、糖尿病、尿毒癥、風濕病、腰間盤里外突出、骨刺、膨隆、坐骨神經(jīng)痛、癌癥等,鹽過量時排尿困難,造成水腫及心血管病。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不夠。胰島素分泌是受鉀的影響,鉀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當我們飲食中鹽吃得過多,鉀吃得少,胰島素分泌就少,這就是糖尿病。同樣鹽多鉀少就是高血壓,也就是說:人體長期鹽(鈉)與鉀數(shù)量正比例失調(diào),就會導致新陳代謝功能紊亂。引起各種疾病,身體排水困難。
科學人體用鹽量:
一般每人每月用鹽為150克左右,三口之家每月不超過一斤。減鹽=健康因素之一。在不吃咸菜、醬的情況下,現(xiàn)在人們食鹽量都超2~3倍,味精超量,等于鹽超量。多吃豆類,或夏天體力勞動者或長青春痘的青年,鹽量可適當加點后但應多喝水。
但是,隨著現(xiàn)在生活水平的上升,疾病也慢慢低齡化,跟飲食中的高鹽不無關(guān)系,所以大家都知道要少吃鹽,可是為什么要少吃?高鹽飲食,讓我們失去了什么?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高鹽飲食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呢? 1.鹽吃得多會損傷胃黏膜,促進胃病和胃癌的發(fā)生。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實驗充分的證明了,長期攝入鹽過多的人,胃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比較高的。高鹽飲食,加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目前很多研究證實,鹽攝入量和血壓的高低有聯(lián)系。長期高鹽飲食會加重患高血壓的風險,而高血壓會對人體的一些器官造成損傷,甚至導致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等問題。所以,三高人群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都應該限鹽?! ?.鹽吃得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鹽是經(jīng)過腎臟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高鹽的攝入會升高尿液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而尿液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又是腎臟疾病和腎損傷的危險信號之一。高鹽還會加劇水腫的癥狀。所以對于腎病患者要嚴格限鹽。高鹽飲食,促使肥胖的發(fā)生。吃東西口味重,吃完會很口渴,就會喝很多的水。我們喝水只是稀釋了鹽的濃度,鹽量是沒有變化的。很多年輕人,不喝水而是喝飲料,吃咸了口渴,甜飲料也就喝得更多,糖的攝入無形中增加了好多,熱量高,消耗不了就會導致肥胖。口味重的食物還促進人的食欲,會吃得多,當然會胖了。的人群應限鹽?! ?.鹽吃得多會讓女性經(jīng)前綜合征的反應加重,還會影響皮膚的健康等等。食鹽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于人體血液和體液中,它們在保持人體滲透壓、酸堿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鹽攝入過多,體內(nèi)鈉離子增加,就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會使皺紋增多。 4.長期高鹽飲食的人更容易得腎結(jié)石和骨質(zhì)疏松。食鹽含有鈉離子,鈉從人體排出時會攜帶一部分的鈣離子,因此,鈣的排出量也會增加。如果平時鹽吃得多,排鈉增加的同時鈣排出也會增加,尿鈣水平升高,可能導致骨質(zhì)疏松,增加骨折的風險。另外尿液中鈣的增多,也增加腎結(jié)石的風險?! ∧窃S多人就會問了,不放鹽或者少放鹽那菜能好吃嗎?其實,我們可以在烹飪的方式方法上調(diào)整一下,就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獲得了健康。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是6克(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鹽量),而我國的日攝入量均超過12克,有的地區(qū)甚至更高。而且許多人很難改變愛好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人的味覺也隨著年齡的增長靈敏度會明顯下降,更喜歡放更多的鹽和醬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93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直腸用藥可挽救嚴重瘧疾患者的生命
下一篇: 日專家從分子水平揭示心臟病加重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