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四川大學遺傳室張思仲教授和他領導的課題組成功克隆了兩條名為TCP11、ZNF230的人類基因。這一成果意味著人類在解決男性不育問題上有了新的進展。
從1993年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以來,張思仲就一直從事與男性不育相關的基因研究。到目前為止,他已成功克隆了4條人類基因和兩條小鼠基因。這6條基因都可能與男性無精癥有關。
張思仲說,大約每100對夫婦中就有10對婚后存在不育,其中相當部分男性不育都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
目前北京醫(yī)科院分子學實驗室的王琳芳教授與上海生化所的張永蓮教授,也分別發(fā)現(xiàn)了一條名為HSD3.8的基因和一條具有抗菌肽功能的基因與男性不育有關。這些基因研究新成果將使人類逐漸從男性不育的煩惱中解脫出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11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非典診治有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