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微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最近利用生物芯片技術(shù),研制出一種快捷有效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檢測器,它只需一滴血,即能在兩小時之內(nèi)知道DNA檢測結(jié)果。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8日報道,這種檢測器的優(yōu)點是能快速地將含有DNA的白細胞與紅細胞進行分離。其生物芯片可以先將白細胞過濾出來,然后從中提取出DNA,再進一步進行分析即可,從而將以往長達兩天的檢測過程縮短到不足兩小時。該檢測器只有一個公文包大小,而且一般醫(yī)療人員或診所的護士都可以操作。
新加坡微生物研究所目前已經(jīng)授權(quán)當?shù)匾患疑锟萍脊旧a(chǎn)這種檢測器,估計可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向市場。
現(xiàn)有技術(shù)
第一章概述:DNA測序技術(shù)進展
1 引言
1.1 超高通量測序能力的生物技術(shù)意義
2 測序前沿技術(shù)
2.1 毛細管電泳和Sanger測序法
2.2 高通量毛細管微陣列測序
2.3 染料和檢測器
2.4 微型芯片電泳
2.5 基于微型毛細管芯片的毛細管電泳測序
2.6 質(zhì)譜測序
3 固相陣列測序裝置
3.1 超敏感的檢測器和測序儀
3.2 合成測序
3.3DNA單分子測序
3.4 雜交重組測序
4 技術(shù)展望
4.1 納米孔膜
4.2 DNA合成的直接電學(xué)檢測
5 基因組短片段測序應(yīng)用
5.1 基于重測序的基因分型
5.1.1 polony基因分型
5.1.2 焦磷酸測序的基因分型
5.1.3 多態(tài)性比率測序
5.1.4 BEAMing
5.2 古生物基因組
5.3 洞人基因組
5.4 元基因組
5.5 重復(fù)DNA序列的SAM測序
5.6 轉(zhuǎn)錄組和表達RNA序列分析
5.7 MPSS和基因組分析
5.8 光學(xué)定位
6 小結(jié)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芯片毛細管電泳與系統(tǒng)遺傳分析系統(tǒng)
摘要
1 引言
1.1 各種基于芯片的毛細管電泳系統(tǒng)
2 芯片設(shè)計和流體操作
2.1 芯片設(shè)計
2.2 流體操作
3 材料和制作
3.1 材料
3.2 制作
3.2.1 玻璃材料的制作步驟
3.2.2 高分子材料的制作步驟
4 檢測
4.1 光學(xué)檢測
4.1.1 激光誘導(dǎo)的熒光檢測
4.1.2 吸光度檢測
4.1.3 化學(xué)發(fā)光檢測
4.2 電化學(xué)檢測
4.2.1電流檢測
4.2.2電導(dǎo)檢測
4.2.3電位檢測
4.3 質(zhì)譜
5 表面修飾
5.1 動態(tài)包被
5.1.1 玻璃/石英基片的包被
5.1.2 PMMA基片的包被
5.1.3 PDMS基片的包被
5.2 永久性包被
5.2.1 玻璃/石英基片的永久包被
5.2.2 PMMA基片的永久包被
5.2.3 PDMS基片的永久包被
6 應(yīng)用
6.1 核酸分析
6.1.1 篩分介質(zhì)
6.1.2 依大小排列DNA片段
6.1.3 基因分型
7 DNA測序
……
第三章 應(yīng)用MALDI-TOF質(zhì)譜法比較序列分析——利用知己序列尋找新的序列
第四章 基于核苷酸偶聯(lián)染料的DNA測序進展
合成測序技術(shù)平臺
第五章 454生命科學(xué)(454LifSciences)皮升級測序系統(tǒng)
第六章 合成法DNA測序的集成系統(tǒng)
單分子測序
第七章 單分子熒光顯微鏡及其在基于循環(huán)合成的單分子測序中的應(yīng)用
第八章 基于單個DNA鏈的納米級核苷酸序列快速測序
第九章 全基因組水平的單分子測序系統(tǒng)
序列驗證和分析
第十章 測序和誘導(dǎo)突變相結(jié)合有利于短讀長獲得全新百萬級的DNA片段序列
第十一章 基因組測序和拼接
第十二章 具有高污染風險的樣品——古DNA和環(huán)境DNA核酸序列信息的有效測定
原理
細胞核染色質(zhì)DNA斷裂是細胞凋亡的標志特征。在細胞發(fā)生凋亡時,核酸內(nèi)切酶被激活,選擇性降解染色質(zhì)DNA,形成50-300 kb的大片段,并進而在核小體連接處斷裂,形成180-200 bp或其整倍數(shù)的DNA片段,這些DNA片段可從細胞中提取出來,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溴化乙啶染色呈現(xiàn)為梯狀條帶(DNA Ladder),并據(jù)此判斷細胞凋亡產(chǎn)生。凱基細胞凋亡DNA Ladder檢測試劑盒提供了一種簡便、快速地提取染色質(zhì)DNA的方法,并增加對小片段DNA的回收,從而增強了檢測的敏感性。
操作步驟
1. 離心收集105~106細胞(1500×g,5min)于1.5mL微量離心管中;
2. 用PBS洗滌細胞二次(離心1500×g,5min),棄上清;
3. 沉淀的細胞中加入100μL Lysis Buffer,渦旋振蕩器上劇烈混合10秒,離心1000×g,5min)移上清于另一1.5mL微量離心管中;
4. 沉淀再加入100μL Lysis Buffer重復(fù)上步,合并兩次的上清液;
5. 在上述合并的上清液中加入20μL Solution A,再加入20μL Enzyme A, 55℃反應(yīng)1小時;
6. 加入20μL Enzyme B,37℃,1小時;
7. 加入130μL Precipitant和950μL冷乙醇, 混勻, 置—20℃,1小時以上或過夜;
8. 4℃,12,000-14,000 rpm離心15-30min,小心地棄去上清,收集沉淀的DNA;
9. 加入0.5mL 70%的冷乙醇,洗DNA沉淀,再12,000-14,000 rpm離心20min;
10.棄上清,DNA沉淀于室溫干燥10 min后,加入10-15μL TE Buffer,充分攪拌溶解DNA;
11.取上述10-15μL樣品加入2-3μL Loading Buffer, 1.5%瓊脂糖凝膠電泳(凝膠和電泳緩沖液TBE均加入0.5μg/mL的溴化乙啶);
12.5V/cm電泳1小時,紫外燈下觀察并拍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19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日本成功印制毛細血管
下一篇: 美科學(xué)家研制出抗艾滋病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