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者給出初步答案:可抑制乳腺癌
大豆異黃酮究竟是致癌還是抑癌?對此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不僅廣大群眾而且學者本身都對其心存疑慮。最近獲得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大豆異黃酮、葛根黃酮的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作用機理的研究”證實:大豆異黃酮可抑制乳腺癌。
由于雌激素替代療法治療更年期婦女綜合征的副作用日益突出,近年來尋找植物來源的替代物成為世界醫(yī)學界共同關心的課題。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牛建昭教授等完成的這一課題,首次系統(tǒng)地研究了葛根與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葛根提取物、大豆異黃酮均可不同程度地減弱切除卵巢后動物引起的脂代謝紊亂,大豆苷元可能是上述作用的主要成分;大豆異黃酮與葛根提取物均能顯著提高去卵巢動物陰道和子宮的重量,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雌二醇、降低血清黃體生成素含量,其作用通過提高ER(雌激素受體)β表達實現,而雌二醇是通過提高ERα表達實現;大豆異黃酮對人離體子宮內膜腺上皮細胞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大豆異黃酮治療絕經期綜合征的總有效率為93.33%,并能改善絕經期綜合征的癥狀,提高血清中雌二醇含量,降低催黃體生成素(LH)含量;大豆異黃酮及其金雀黃素可明顯抑制人乳癌細胞體外生長和裸鼠體內移植瘤生長,其作用與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有關。
該研究已在核心期刊發(fā)表18篇論文,獲得發(fā)明專利2項,批準受理專利2項,為深入開展中藥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研究奠定了基礎。
異黃酮是黃酮類化合物中的一種,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大豆異黃酮是大豆生長中形成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由于是從植物中提取,與雌激素有相似結構,因此稱為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作用影響到激素分泌、代謝生物學活性、蛋白質合成、生長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癥化學預防劑。大豆異黃酮的特點1、神奇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大豆異黃酮在化學上作為結構類似物與雌激素活性有關,顯示抑制和協(xié)同的雙向調節(jié)功效:當人體內雌激素水平偏低時,異黃酮占據雌激素受體,發(fā)揮弱雌激素效應,表現出提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當人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時,異黃酮以“競爭”方式占據受體位置,同時發(fā)揮弱雌激素效應,因而從總體上表現出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作用。2、它能有選擇地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且性質溫和它與腦、前列腺、膀胱、心血管、骨組織這些受體的親和力強,而對子宮、卵巢、乳腺等的親和力弱,而且其活性只有雌性激素的1/1000-1/100000。因而避免了補充雌激素可能誘發(fā)癌癥的風險。(三)益生大豆異黃酮的功能1、預防婦女更年期綜合癥在婦女絕經前后,由于卵巢功能減退,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各器官組織的功能調整不相適應,出現一系列病癥,而補充雌激素可以達到預防和治療這類病癥的目的。婦女更年期的表現:潮熱、出汗、畏寒、胸悶、心悸、氣短、頭眩、血壓波動等;出現情緒不穩(wěn)定、煩躁、易激動或抑郁、多慮、失眠、記憶力減退、思想不集中、綜合判斷力下降。2、預防、改善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是指骨組織減少而導致骨骼脆而易碎,易骨折。常見于更年期后婦女及老年男子(由于激素變化或鈣和維生素D不足)。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發(fā)病率比男性高很多,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謝出現負平衡,骨量減少。異黃酮可與骨細胞上的雌激素受體結合,減少骨質流失,同時增加機體對鈣的吸收,增加骨密度。3、預防乳腺癌長期單獨服用雌激素可使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發(fā)生率增加5至7倍。大豆異黃酮物質結構和雌性激素相似,所以能結合到細胞表面的雌性受體,同時激活其它抗癌癥機制,減少了婦女因雌激素高水平患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的危險性。4、預防癌癥大豆產品含有5種已知的抗癌因子,其中之一是植物雌激素(異黃酮),這是大豆食物特有的抗癌因子??茖W家得出結論:染料木黃酮的抗氧化性和防止增生的功效是其抗癌效果的主要原因。大豆異黃酮對乳腺癌、結腸癌、肺癌、前列腺癌和皮膚癌及白血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大豆異黃酮也可預防卵巢癌、結腸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的發(fā)生。大量的研究發(fā)現,大豆異黃酮可以使癌細胞轉化為具有正常功能的細胞,同時,還可以抑制不良腫塊結構,防止腫塊增生和癌細胞擴散。5、預防心血管疾病心臟病也是一種與雌激素相關的疾病,作為植物雌激素的大豆異黃酮其降低血脂、預防心臟病的機制為:雌激素樣的作用促進甲狀腺素分泌,促進膽汁排泄。在降低膽固醇時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而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已是被充分證明了的。異黃酮作為黃酮類化合物的特色,具有生物抗氧化作用,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的氧化是動脈硬化過程的關鍵因子。每天接受80毫克染料木黃酮純品的婦女可增加動脈彈性約 26%。6、預防早老性癡呆癥早老性癡呆癥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癡呆癥,女性多患。近年來研究表明,人類的大腦也屬于雌激素作用的靶組織,腦內具有記憶功能的海馬突觸小體含雌激素受體,醫(yī)學界已證實,雌激素水平與老年性癡呆密切相關,服用大豆異黃酮和真正的雌激素對腦部都是有益的。7、美容、延緩衰老的作用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樣作用可使女性皮膚光滑、細膩、柔嫩、富有彈性,煥發(fā)青春風采。女性通過補充雌激素激活乳房中的脂肪組織,使游離脂肪定向吸引到乳房,從而達到豐乳的效果。研究表明:現代女性出現更年期提前現象,長期補充大豆異黃酮可使體內雌激素維持正常水平,推遲絕經期,達到延緩衰老的作用。8、改善經期不適經期不適一般與雌激素分泌不平衡有關,長期補充大豆異黃酮可使體內雌激素維持正常水平,達到改善經期不適的目的。9、提高性生活質量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樣作用可使女性陰道上皮細胞的成熟度增加,陰道肌肉彈性增強從而提高性生活質量。(四)益生大豆異黃酮的適宜人群1、適宜中老年女性根據對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認識,35歲左右的女性就開始需要服用異黃酮。40歲以前服用小劑量,41-50歲應該用足夠劑量,50歲以后需要大劑量服用;有更年期癥狀者劑量必須加大,根據個人感受和身體反應來調整劑量大小。(注意: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要服用異黃酮。)
希望采納
大家知道大豆異黃酮的危害是什么嗎?大家都知道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具有多種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營養(yǎng)因子,是純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容易被人體吸收,能迅速補充營養(yǎng),那么大豆異黃酮有沒有什么危害呢?
大豆被普遍認為是降低有害膽固醇、抗癌防老的好東西。從大豆中提取的大豆異黃酮當作雌激素的天然替代品被廣泛地用于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癥的激素療法。而最近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科研小組發(fā)現,在一些情況下,大豆制品也是有害的,甚至還有可能致癌。
據德國《明星》雜志29日報道,德國婦科醫(yī)生學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德國有近1000萬婦女處在更年期,其中只20%到30%沒有因更年期雌性激素水平變化而產生病理性反應,而大多數婦女會在這一期間出現多種不適癥狀。
所以她們中的大多數人選擇激素療法,而服用含有大豆異黃酮的藥物則被認為是改善更年期綜合癥的好方法。德國食品化學家和毒物學家們在檢查大豆制品在人體內消化過程的跟蹤調查中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結果:大豆制品在人體的消化吸收過程中有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在實驗過程中顯示,大豆異黃酮嚴重影響了體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
研究小組組長曼弗雷德·邁茨勒稱:“這說明大豆異黃酮和它的消化分解物屬于潛在的致癌物質”。而這是否也影響人體的組織器官,還有待于通過進一步的動物試驗來證明。
德國毒物專家建議消費者們小心服用含有濃縮大豆異黃酮的藥物。據了解,在美國市場上早就出現了高濃縮的大豆異黃酮藥品,對此邁茨勒警告說:“這確實會很危險”。
【摘要】 目的:介紹國內外大豆異黃酮在抗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方法:依據國內外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結果:綜述了大豆異黃酮類物質的抗癌作用、作用機理,以及在體內的代謝、毒理學等方面的研究情況。結論:大豆異黃酮類物質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癌作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尋找新的抗癌藥物。
【】東西方國家中腫瘤發(fā)病率有明顯差異,如美國人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fā)病率是東南亞人的4~10倍,特別是第一代亞洲移民中仍能保持著低發(fā)病率而第二代移民中發(fā)病率則顯著升高。長期以來吸引了眾多研究者的關注。該現象提示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食物因素對腫瘤的發(fā)生有重要的影響。Troll等1980年首次報道在動物實驗中加入大豆制品可以降低X-射線誘導的大鼠乳腺癌發(fā)病率。本文就近10年來國內外在大豆異黃酮抗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概述?!尽?1 抗癌作用
1994年,Messina等[1]綜述了有關攝取大豆食品影響致癌危險性的眾多研究報告,包括流行病學研究和動物致癌實驗。其中,65%(17/26)的動物實驗報告提示大豆或大豆制品與抑制化學誘導腫瘤的發(fā)生相關。
Barnes等[2]的實驗證明,大豆提取蛋白能抑制二甲基苯蒽誘導的SD大鼠乳腺癌模型的腫瘤發(fā)生,包括腫瘤數量減少,潛伏期延長,但發(fā)病率沒有下降。而用乙醇萃取過的大豆蛋白則無該抑制作用。相反除去乙醇的萃取物則有抑制作用,說明有效抑癌/防癌成分存在于乙醇萃取物中。
以大豆異黃酮成分之一的金雀異黃素(genistein)純品進行的動物模型致癌研究證明,其是大豆中有效抑癌成分之一。如抑制致癌物誘導的癌前期變的生物學指標異常直腸小囊形成[3];抑制DMBA-TPA誘導的皮膚癌的發(fā)病率,腫瘤數量和腫瘤大小[4];降低DMBA誘導的乳腺癌發(fā)病率,數量和大小,延長潛伏期[5]。動物實驗提示金雀異黃素對延長潛伏期作用較為明確而非預防腫瘤的形成和發(fā)生[6]?!尽?br>動物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均表明大豆制品/異黃酮的抑癌作用涉及多種腫瘤如人的胃癌、乳腺癌、肺癌和直結腸癌,實驗動物中有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皮膚癌。有的研究表明異黃酮僅對肺癌中的腺癌而非所有類型有抑制作用。還有研究表明這種保護作用在同一研究中對有的人群有顯著性差異而對另一人群則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25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期待新突破——方劑配伍規(guī)律研究現狀與···
下一篇: 參苓白術散有助于延長移植腎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