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五忌”
游泳是夏季普及的一種鍛煉項目。游泳有益于血液循環(huán),能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身體有直接的按摩作用,能增加皮膚的適應能力,還能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同時還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作用。但游泳也是一項運動量較大、且有一定危險性的鍛煉項目,應當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的發(fā)生。老年人游泳一定要有人陪伴,并應做到短程慢速,每次下水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1小時為好。初學游泳者應當有組織地進行。此外,要注意下列禁忌:
一忌飯后立即游泳。飯后立即游泳會使血液過多地集中在四肢的肌肉里,流經胃和腸道的血液相對減少,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此外,裝滿了食物的胃在水里運動后,胃部會受到水的壓力和其他內臟的擠壓,容易引起胃痛。因此,飯后至少休息半小時再下水游泳。
二忌空腹游泳。游泳需要較多的能量,而在感到饑餓時,身體里的血糖較低,可供身體利用的能量不多,當能量消耗無法補充時,容易失去知覺而發(fā)生虛脫、溺水,應當慎重對待。
三忌酒后游泳。酒后之人,常常語無倫次,行動失控,如果下水游泳,無法控制行動,會導致不堪設想的后果。
四忌大量出汗后立即游泳。大汗淋漓后,人們常常會希望跳到水中游個痛快,但這樣做是危險的。因為出汗時突然受到冷的刺激,身體的抵抗力會下降,呼吸道里的致病菌、病毒就會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患感冒。在大量出汗和很熱的情況下,跳入水中游泳容易抽筋,因為水的溫度比陸上氣溫低得多,表皮的毛細血管遇水之后就立即猛烈收縮變窄,使得表皮的供血量大大減少,因而容易發(fā)生抽筋。所以,滿身大汗之人,宜在水邊先涼快一下,讓身上的汗干一干,然后往身上灑一點冷水,等身體逐漸適應后再下水游泳不遲。
五忌帶病游泳。高血壓、心臟病癥狀較重者,不宜游泳;平素勞動時心跳在每分鐘120次以上者,極易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腦血管意外。倘無明顯心機能不全或心絞痛的輕度高血壓或冠心病患者,游泳后無脈搏加快、氣喘等癥狀,可適當參加鍛煉,這樣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減輕高脂血癥,從而限制冠心病的發(fā)展。
癲癇病人無論輕重,均不宜游泳,切莫抱有僥幸心理,盲目游泳,一旦遇大腦異常放電,可因抽搐而發(fā)生溺水死亡。
肺結核和急、慢性腎炎患者,因抵抗力差,游泳消耗體力較大,會加重病情,故也不宜游泳。
患有中耳炎或耳聾的人如果游泳,可因池水流入耳道而使癥狀加重,或因聽覺有誤而發(fā)生事故。
各類肝炎、皮膚病、急性結膜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患者,在疾病尚未痊愈前,切勿游泳,以免污染水源,擴大傳染病的流行。
某些婦科疾病患者,如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等,在未治愈前不宜游泳,以免傳染他人。婦女月經期游泳會使污物容易進入子宮而引起子宮內膜感染。剛做過人工流產、輸卵管結扎術、上節(jié)育環(huán)及分娩后,均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后才能參加游泳。
游泳是廣大青少年愛好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預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碰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
?
游泳安全要點
第一忌不選擇場地。在天然水域游泳時,要注意被工業(yè)廢水、農藥或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水域不宜游泳。
第二忌不做準備運動。在夏季,水溫比氣溫低,在入水前應充分活動四肢及軀干,并用水擦臉及身體,使之適應水溫。否則不適應水中的環(huán)境,往往容易出現(xiàn)頭暈、心慌、惡心、腹痛等不適,甚至引起“抽筋”或拉傷肌肉。初學者若進入深水區(qū),必須攜帶救生用具,并應有會游泳者伴游。
第三忌抽筋時手忙腳亂。在游泳時若發(fā)生“抽筋”現(xiàn)象,千萬不要慌張,必須冷靜地應急處理。若手指抽筋,應將抽筋的手緊握成拳,然后迅速用力將手張開,如此反復多次,直至恢復為止;若小腿抽筋,應成仰臥姿勢并將小腿伸直,一拖把腳尖向上扳起,另一手用力壓住膝蓋或按摩抽筋小腿。
第四忌劇烈運動后游泳。劇烈運動后身體處于疲勞狀態(tài),肌肉的收縮和反應能力減弱,動作不協(xié)調,這時下水游泳不僅會增加呼吸、心臟器官的負擔,而且會使疲勞加重,容易引起嗆水、肌肉抽筋或者發(fā)生溺水事故。
第五忌空腹游泳??崭箷r機體內血糖降低,會引起頭昏、面色蒼白、心慌、四肢乏力乃至昏厥等現(xiàn)象。
第六忌飯后游泳。飯后消化器官活動加強,所需要的血流量增加,此時游泳由于大量血液流向四肢肌肉,使得胃腸部分的血流減少,從而影響其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致消化不良;此外,胃腸受到水的壓迫后其蠕動被限制,容易引起機能障礙,產生胃痙攣、腹痛、嘔吐等現(xiàn)象。
第七忌天氣惡劣時游泳。下暴雨或大風大浪時都不宜在室外游泳,避免發(fā)生危險。此外,中午陽光輻射較強,可誘發(fā)皮膚痘,所以游泳時間最好避開中午。
第八忌入水時間過久。游泳時熱量散發(fā)快,因此在水中呆的時間不宜過久。一般來說,每次游泳在水中呆的時間以30-60分鐘為宜,以免引起體溫失調和體力消耗過大,發(fā)生意外。
第九忌忽視游后衛(wèi)生。游泳后要進行全面的衛(wèi)生“打掃”,用清潔的水沖洗身體,以消除身體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另外要用抗菌眼藥水滴眼消毒,換出并沖洗鼻孔里的污垢,同樣耳朵里進了水也要及時用棉棒吸出等等。
小腿抽筋也叫腿肚子抽筋,這是民間的叫法,醫(yī)學上稱之為腓痙攣。腓痙孿是因為腿肚子腓腸肌痙孿而導致腿部抽筋,并隨之產生劇痛,小腿抽筋不論是發(fā)生在夜間、游泳時,還是發(fā)生在活動的時候,都是因為腓腸肌過度疲勞,或者掌管恢復疲勞作用的肝臟功能降低所致。旅行中,走路多是很正常的,腿腳疲勞自然是常有的事,因此夜間或白天運動中出現(xiàn)小腿抽筋也就不難理解了。 小腿抽筋時雖然劇痛難忍,但這種情況即使不予醫(yī)治也能慢慢自愈。不過,持續(xù)疼痛和反復抽筋的時間太長,對機體造成的痛苦太大,應該立刻解除痛苦、腿抽筋多數(shù)都是在夜間睡眠時發(fā)生,三更半夜找誰來幫忙呢?還得靠自己。 下面介紹兩種方法,可以立解痙孿,即刻消除劇痛。如果有人幫助,見效更快。 方法之一:改臥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緊握前腳掌,忍著劇痛、,向外側旋轉抽筋的那條腿的踝關節(jié),劇痛立止。旋轉時動作要連貫,一口氣轉完一周,中間不能停頓。旋轉時,如是左腿,甩逆時針方向:如是右腿,按順時針方向:如有人幫助,因是面對面施治,施治者的方向正好相反,而腳關節(jié)的旋轉方向不變。要領是將足向外側一扳,緊跟著折向大腿方向并旋轉一周,旋轉時要用力,腳掌上翹要達到最大限度。 方法之二:按壓腓腸肌頭神經根。在膝關節(jié)內側的國窩兩邊(或膝窩下邊),有一個地方是腓腸肌頭的附著點,通往胖腸肌的神經根干就在這里面。小腿抽筋時、用大拇指摸索國窩兩邊硬而突起的肌肉的主根,然后用強力對此處按壓,導演興奮的神經就會鎮(zhèn)靜下來,抽筋停止,劇痛消失; 以上二法效果神速。如果是游泳時抽筋,采用上二法止痛在操作手法上有一定困難。因此,游泳時抽筋仍是采用手使勁 往身體方向扳腳拇趾的方法。扳拇趾時,大腿要盡量向前伸直,同時腳跟向前蹬。往往扳一次不易見效,可反復進行,直至癥狀緩解為止。當然,每扳一次,必須是先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預防小腿抽筋的方法比較簡單,活動前、活動中小休,活動后、游泳下水前和睡前按摩小腿肚子即可。 常抽筋者防游泳抽筋,還可將生姜搗爛,連渣帶汁一起涂擦小腿肚子,然后充分按摩,效果較理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25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獨特的春季養(yǎng)生法:伸懶腰
下一篇: 運動養(yǎng)生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