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腫瘤患者容易表現(xiàn)出一派“虛弱”的狀態(tài),如精神萎靡、疲乏、氣短、失眠等,而改變這種狀態(tài),對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近期,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美國梅奧醫(yī)院的Barto等報告,西洋參可以改善癌癥本身及治療過程導致的疲勞,提高患者活力。那么,西洋參對于腫瘤患者來言,是不是人人皆宜,該如何合理使用呢?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西洋參。西洋參又叫花旗參、洋參、美國人參等。原產(chǎn)于美國和加拿大,在我國臨床應用最早,已有300多年的應用歷史。中醫(yī)認為西洋參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經(jīng),具有補氣養(yǎng)陰、清火除煩、養(yǎng)胃生津之功效,正如清代醫(yī)藥學家汪昂著的《補圖本草備要》所言:“性涼、味苦、甘厚、氣薄,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現(xiàn)代研究表明,西洋參可減輕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增強機體免疫力,而且對腫瘤有直接殺傷和抑制作用,并有改善機體應激狀態(tài),減輕胸腺、淋巴腺組織萎縮等作用。
在服用西洋參時,要先看患者的體質特點,不能盲目服用。西洋參為清補之佳品,特別適用于腫瘤晚期或手術、放療和化療后見氣陰兩虛兼有虛熱的患者,這類患者常表現(xiàn)為久咳、口咽干燥、心煩失眠、四肢倦怠、氣短等癥狀。
西洋參的常用量為每日3克~6克,可采用含化、沖粉、燉服、蒸服等方法,也可與其他中藥配合使用。由于西洋參性味偏涼,所以陽氣不足、胃有寒濕的腫瘤患者均應忌服西洋參。這類患者常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臉浮肢腫、畏寒怕冷、心跳緩慢、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大便溏薄、舌苔白膩等。而許多反復化療的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這些癥狀,所以對于化療后的病人使用西洋參時一定要多加注意。同時,對于腫瘤患者伴發(fā)急性感染者,也不宜服用西洋參。此外,服用西洋參期間最好忌食茶、蘿卜等食物。
建議腫瘤患者使用西洋參及其制品前,最好先咨詢中醫(yī)專業(yè)醫(yī)生,真正做到科學規(guī)范服用。
可以在一起吃,西洋參性質平和滋潤,偏于益氣養(yǎng)陰,人參性質溫,特別是紅參,性熱,容易上火。氣虛證
是人參的適應癥,因為人參是補氣的;實證表示邪氣實,需要祛邪,如果邪氣實同時又存在正氣虛,可以在使用祛邪藥的同時配合補氣藥同用,扶正而祛邪。腫瘤患者只要辯證時存在短氣乏力,食欲不振,自汗,易感冒等氣虛表現(xiàn),可以在使用抗腫瘤藥物的同時配合補氣藥,扶正祛邪。
很高興有機會能回答您的問題
西洋參,又稱洋參、花旗參。西洋參味甘微苦,性寒涼,入心肺腎經(jīng)。具有益肺陰、清虛火、涼心脾、清肺腎、生津止渴、安神除煩、調補五臟的作用。其特點是補而不燥、滋而不膩?,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西洋參中含有多種人參皂苷、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黃酮類物質、無機鹽、甾醇、揮發(fā)油、膽堿等化學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勞、抗腫瘤、抗有害刺激等作用,廣泛應用于臨床和食療保健中。
西洋參主要的食用方法:
1.最好是蒸燉,即隔水燉,它能保持恒溫,能使人參有效成分最大限度溶解,減少其有效成分損失。方法是將人參片放于碗中,加滿水,蒸燉2小時即可。
2.嚼食參片:每次1~2片,每日2~3次。
3.研末吞服:溫開水送下。
4.泡茶飲服:取參5~10片,用開水沖泡飲服,可連泡數(shù)次,最后連湯帶渣吃完。
5.浸酒飲服:取參10~20克,浸入適量白酒中,兩周后即可服用。
6.食療:如作為洋參杜仲燉豬腰等菜肴的輔助。
注意,服用人參后,忌吃蘿卜和海味、不宜飲茶。且人參的服用量宜每次3~9克,要循序漸進,過量有害??崭箷r服用最佳。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為我點個贊吧~(82)
泡水喝或含化法:將西洋參片放在干凈的小玻璃瓶內或小磁瓶內,每日早飯前和晚飯后各含服2-4片,細細咀嚼咽下。
西洋參片的功效:
西洋參一、增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西洋參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jīng),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可適用于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癡呆等癥狀。
二、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常服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癥狀表現(xiàn)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可長期服用西洋參,療效顯著。西洋參的功效還在于可以調節(jié)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持久性血壓,有助于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
三、提高免疫力西洋參作為補氣保健首選藥材,可以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抵抗癌癥。
四、促進血液活力長服西洋參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動脈粥樣硬化并促進紅血球生長, 增加血色素。
五、治療糖尿病西洋參可以降低血糖、調節(jié)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
西洋參的作用:
西洋參具有滋陰補氣, 寧神益智及清熱生津, 降火消暑的雙重功效. 古語云: “西洋參性涼而補, 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 故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
1. 強化心肌及增強心臟之活動能力;
2. 強壯中樞神經(jīng), 安定身心并恢復疲勞, 有鎮(zhèn)靜及解酒作用, 增強記憶能力, 對老人癡呆癥有顯著功效;
3. 對血壓有調整作用, 使暫時性或持久性血壓下降.抑制動脈硬化并促進紅血球生長, 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4. 能調節(jié)胰島之分泌, 因此對糖尿病有功效;
5. 對肝臟有調節(jié)副腎上腺素之分泌, 促進新陳代謝 的作用;
6. 能增強體力并對運動員具極大助益;
7. 抑制癌細胞生長, 增加免疫功能;
8. 助長消化, 對慢性胃病和腸胃衰弱有助效.
副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西洋參服用過量也是不好的,會給人帶來心情興奮、煩躁憂慮、失眠,出現(xiàn)人格喪失或精神錯亂等類似皮質類固醇中樞神經(jīng)興奮和刺激癥狀。據(jù)專家介紹說,西洋參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并非人人適宜服用,也并非一吃下去,免疫力立即就會提高。從服用到在身體內產(chǎn)生作用,需要一個過程。
西洋參雖然適用人群很廣,但如果藥不對癥,也會起到反作用。
中醫(yī)認為,西洋參屬于涼藥,宜補氣養(yǎng)陰。如果身體有熱癥,比如口干煩躁、手心發(fā)熱、臉色發(fā)紅、身體經(jīng)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yǎng)的目的。
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腫等狀態(tài)時,就應避免服用西洋參,否則就會加重病情。
另外,“非虛勿補”。如果身體并無不適,不宜經(jīng)常服用西洋參含片。
另外,西洋參不利于濕癥,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jié)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干,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jié)更適宜服用人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36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