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非典”,在人類還未找到疫苗和有效治療藥物的情況下,能夠與之有效對抗的只有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這使人們感到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普遍的觀點是:如果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對預防病毒是有幫助的。于是,購買和使用維生素、免疫調(diào)節(jié)劑等藥物就成了前一段時間的一種“時尚”。
然而在并不了解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以及藥物能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的情況下,只是一味地認準“增強免疫力”這一觀念,那么,購買和使用那些藥物,最終得到的效果可能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美好”。
人們在使用這些藥物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幾個概念:什么是免疫力,藥物對免疫力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等。
人體有一套完整的免疫系統(tǒng),當某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等進入人體后,免疫系統(tǒng)就會與之進行斗爭,并將其殺滅。免疫力簡單地說就是免疫系統(tǒng)殺滅病原體的能力。中國藥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的林志彬教授說,由于“非典”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因此,起主要作用的是人體的抗病毒免疫力。而它又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無論什么病毒,只要它侵入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的一些細胞如天然殺傷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就會與之對抗,將其殺滅,這種免疫力稱為抗病毒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又稱作天然免疫力。而特異性免疫力恰恰相反,它只能對抗免疫系統(tǒng)能夠識別的病毒,對于不能識別的病毒,它不起任何作用。林教授說,老百姓在“非典”期間使用一些免疫增強劑或一些所謂的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藥物來進行預防,這些藥物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它們只能有限的增強人體的抗病毒的非特異性免疫力,而并不能增強針對冠狀病毒的免疫力。因此,林教授個人不主張濫用這些藥物。只有當人體接觸感染了冠狀病毒后,才會逐漸產(chǎn)生抵抗冠狀病毒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力。這也是為什么“非典”痊愈患者的血清有治療冠狀病毒的作用的原因。
專用于增強人體免疫力的藥物即為免疫增強劑。在一般情況下,它主要增強的是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視來源及作用的不同,免疫增強劑有許多種類:胸腺素類、轉(zhuǎn)移因子類、干擾素類、異丙肌苷、左旋咪唑等。然而,免疫增強劑存在著不良反應。林志彬教授指出,當正常人使用這些免疫增強劑后,不僅會對人體器官造成損傷,而且還有可能出現(xiàn)疑似“非典”的癥狀。例如,給人體注射胸腺素制劑后,有10%的人會出現(xiàn)發(fā)熱、過敏、頭疼等癥狀;使用干擾素后則可引起流感樣癥狀,表現(xiàn)為流鼻涕、打噴嚏、高熱、全身關節(jié)痛、乏力等癥狀。目前,免疫增強劑還只是處于大規(guī)模的臨床試用階段,并不是比較成熟的藥物,其主要用于腫瘤、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的治療。林教授說,為了預防“非典”,對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來說,使用這些免疫增強劑并不會有太大的效果,更多的只是心理上的一種安慰而已。對確診病人、高度疑似病人及醫(yī)護工作人員,則可根據(jù)病情或安全需要考慮應用免疫增強劑預防或治療,但其療效尚有待于進一步評價。
另外,林志彬教授指出,VC、VE等維生素類藥物,以及中藥中的靈芝、黃芪、枸杞子等藥物均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能,但它們的作用也很有限。VC、VE等藥物在動物實驗中有增強動物免疫力的作用,臨床上缺乏可靠的證據(jù)。一些藥品廠商過分的廣告宣傳是缺乏相應根據(jù)的。
林志彬教授提醒人們,提高機體免疫力可以通過平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合理的飲食、適度的運動來獲得,而不應在人類受到疾病、病毒的侵襲時才想到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要懂得多吃能夠幫助孩子身體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和營養(yǎng)素,同時要讓孩子保持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做到以下幾點,你家孩子的免疫力就會比人家的孩子強。
1、每天都保持適當?shù)幕顒?,讓孩子多去玩耍,嘻鬧,捉迷藏,都可以鍛煉孩子身體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血氧量,也可以增強體質(zhì),你家孩子身體的免疫力自然比一般孩子都要好。
2、習慣讓孩子早睡早起,盡量保持在晚上十點鐘左右睡覺,不要超過11點,而且要保持有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孩子的免疫力就能保持在比較高的狀態(tài),即使身體接觸到細菌病毒也不容易感染。
3、每天都讓孩子保持快樂愉悅的心情,因為當孩子如果長期處在心情不好,心理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孩子就會一直處在應急的狀態(tài),身體的養(yǎng)分就會大量消耗,免疫力就會受到抑制,當遭遇細菌病毒的時候,自然也就容易感染。
4、經(jīng)常讓孩子多吃高蛋白質(zhì)的食物,比如說魚肉豆蛋奶。蛋白質(zhì)是增強體質(zhì)的基礎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也是制造抗體,白細胞,各種免疫細胞的主要原材料,所以蛋白質(zhì)充足的孩子免疫力自然強。即使身體感染了細菌病毒,也能夠很快制造出大量的抗體戰(zhàn)勝細菌病毒,恢復得也更快。
5、經(jīng)常讓孩子吃含鋅高的食物,比如說生蠔,牡蠣,海鮮,山核桃,動物肝臟,堅果等等。鋅可以促進免疫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和活力,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6、讓孩子經(jīng)常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比如說經(jīng)常吃鮮棗,櫻桃,藍莓,山楂,獼猴桃,草莓等等,這些水果含維生素C都很豐富。維生素C有助于激活身體免疫系統(tǒng),快速地提高免疫力去對抗細菌病毒。
7、經(jīng)常給孩子補充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增強腸道的免疫水平,防止拉肚子,腹脹,腹痛等等。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健康對身體整體的免疫力的提升幫助非常大。除了補充益生菌外,也可以增加補充益生元,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幫助益生菌快速地繁殖。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低聚木糖,菊粉等等。
8、懂得愛孩子的父母,還會習慣性地給孩子補充一些濃縮的天然營養(yǎng)素,比如說蛋白質(zhì)粉,多種營養(yǎng)素片,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A等等,免疫力自然更強。
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被一些常用藥在家里,以備不時之需,比如:感冒藥、止瀉藥、頭疼藥、消毒液等等。但是呢,雖然這些藥品都會配備說明書,但是認真看的沒幾個,有時候總是會忽略一些禁忌、用量等,最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那么在用藥的時候都有哪些禁忌呢?
1、多種感冒藥同時進行服用。
我們要知道一個基本常識:感冒藥+退燒藥+鎮(zhèn)痛藥=肝損傷
一些感冒藥、退燒藥和止痛藥的成分中都會含有對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撲熱息痛。如果幾種這樣的藥物成分疊加使用,會導致對乙酰氨基酸攝入過量,就有可能造成急性肝損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肝衰竭和死亡。
2、感冒藥和降壓藥同時服用。
一些感冒藥是復方制劑,會對血壓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有可能造成血壓升高從而造成危險,所以不建議在服用感冒藥的時候同時服用降壓藥。
3、多種解熱鎮(zhèn)痛藥合用。
布洛芬+萘普生+阿司匹林=消化道出血,同時服用會造成副作用的疊加,從而造成輕者出血惡心,重者消化道出血。
4、紅霉素和維生素C同時服用。
紅霉素+維生素C=降低療效。在酸性環(huán)境中紅霉素的效果會衰減,而維生素C正好就是偏酸性的,所以會減輕效果。
5、碘酒與紅藥水同時使用。
碘酒+紅藥水=碘化汞中毒。兩者的結(jié)合會導致汞發(fā)生反應,從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6、阿司匹林和銀杏葉類藥物同時服用。
阿司匹林+銀杏葉類藥物=出血。特別是對于剛做完大手術的人來說,風險是相當高的。
7、磺胺類藥物和維生素C同時服用。
磺胺類藥物+維生素C=泌尿系統(tǒng)結(jié)石。這兩種藥物的結(jié)合會產(chǎn)生結(jié)晶,從而形成尿結(jié)石,不易排出,從而間接的可能導致腎臟受損。
8、藿香正氣水和頭孢類抗生素合并使用。
藿香正氣水+頭孢類=乙醇中毒。大家都知道吃了頭孢是不能喝酒的,但是在藿香正氣水中是含有酒精成分的,而頭孢會抑制乙醇的代謝,這樣一來就可能造成中毒,甚至是肝損傷、呼吸暫停、死亡等。
9、抗過敏藥物和暈車藥同時服用。
抗過敏藥物+暈車藥=加重瞌睡。對于已經(jīng)服用了抗過敏藥物的暈車人群來說,最好選擇不含嗜睡成分的暈車藥,如氯苯甲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39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敷臍治病六驗方
下一篇: 偏方治病與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