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新軍
8月21日,劉大媽在醫(yī)院里做完最后一次針灸治療,摸摸右臉頰,發(fā)現自己的面癱真的治好了?!爸嗅t(yī)真挺厲害的,這針灸真是神啊!”劉大媽不由贊嘆,同時有個問題卻讓她心中充滿疑惑,“扎幾針怎么就能治好???大夫老說的經絡看不見、摸不著,到底是什么?”
劉大媽不知道,她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在北京蟹島酒店的一間會議室里,來自全國各地的針灸專家和相關領域學者也正就經絡的實質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復雜巨系統(tǒng)說
“經絡是一種復雜巨系統(tǒng)!”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中心經絡研究實驗室主任、原復旦大學物理化學教授費倫首先拋出自己的觀點。
他提出,經絡至少由膠原纖維網絡、多糖/水黏膠層網絡、組織液在血管外的長程輸運網絡、淋巴網絡、血管網絡、神經網絡和內分泌網絡等7種生理網絡組織在橫向上交叉構成,又將人體內的各個結構層次在縱向上連結在一起。所謂“經絡功能”,是指這七個生理網絡組織相互交叉、作用,產生的綜合性的生理功能,它具有生命信息所特有的“自主性”的特征。
經絡的實質解釋了,腧穴的實質自然不是難題。費倫認為,腧穴是上述七個生理網絡在全身各處交叉形成的“節(jié)點”。影像學研究證實,腧穴均處于各種結締組織之中,富集有多種元素、血管、淋巴、神經等呈特異性分布的組織和微結構,從而產生各種特異性的生理功能。
費倫指出,經絡反映出來的各種自主性功能特征“行氣血、營陰陽、調虛實、處百病”,是耗散結構中固有的生命信息系統(tǒng)的調控作用產生的,它涉及信息的自洽本質等哲學命題。
他強調,經絡研究不能僅僅囿于形態(tài)學的層面上,還必須擴展到各種互相協(xié)調的生理過程的層面,乃至生命信息的調控層面,才能全面認知經絡這個復雜網絡中的層層結構和動態(tài)協(xié)調的生理過程,因而經絡的研究也充實了生命科學學的內涵。
能量傳遞系統(tǒng)說
四川省中醫(yī)藥科學院中醫(yī)研究所的馮盛才多年來潛心致力于經絡實質的探究工作,經過以纖維狀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質為標本作了相關的系列實驗觀測,結合理論資料研究,得出結論:經絡是機體的纖維狀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質分子內、分子間的能量傳遞系統(tǒng)。通過機體的纖維狀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質分子內、分子間的能量傳遞系統(tǒng)聯系機體各部、體表和內臟。通過能量的吸收、轉化、儲存、傳遞和釋放,調節(jié)機體各個部分的能量狀態(tài)的平衡,輸送、傳遞和利用機體各個部分的信息。
馮盛才解釋說,機體的纖維狀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質給機體的能量傳遞提供了物質分子基礎,而這些生物高分子物質還可以吸收、轉化、儲存、傳遞、釋放能量。這種能量傳遞既可以在高分子物質內部進行,也可以在分子間進行,同時在能量傳遞路徑中或較遠處影響機體的生化反應、生理效應、細胞分化等各種功能。
馮盛才說,在生物機體纖維狀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質立體分布的網絡中,其分子內分子間的經常不斷地進行著的能量傳遞可以在其網絡中形成一些較為固定的通路。蛋白質分子內分子間的能量傳遞不斷進行,在這些能量傳遞通路上的生物高分子物質分子的生化生理特性也發(fā)生了改變,特性發(fā)生了改變的這些通路有的可能會更有利于更適合于這樣一些能量傳遞的進行。久而久之,在機體的一些生物高分子物質網絡的一些分子內分子間,按照能量傳遞規(guī)律形成了一些較大的、較為固定的、主要的能量傳遞通路,這與中醫(yī)學中古典的經絡的“經”的循行路線相吻合,因此可以認為,中醫(yī)學的經絡系統(tǒng)就是機體纖維狀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質的分子內分子間的能量傳遞系統(tǒng)。
循經是經絡研究突破口
福建省中醫(yī)藥研究院經絡研究室主任胡翔龍介紹,經過50多年努力,我國經絡研究逐步形成了“循經感傳等經絡現象及其形成機理”、“經脈臟腑相關及其聯系途徑”和“經脈線上的理化特性及其相關物質基礎”三個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三者相互聯系,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逐漸向十四經脈的循行路線及其與人體機能調控機理的焦點趨匯,在所積累的許多研究資料中,處處都浮現出“循經”的特點。
“研究循經的特征,探討循經的規(guī)律,闡明循經的機理,是今后經絡研究工作的重點。循經是經絡研究最有希望的突破口,也是經絡研究能夠產生原創(chuàng)性成果之所在?!?/p>
胡翔龍說,通過大量的研究資料證明,循經感傳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種正常生命現象,并與人體的機能調節(jié)相關。以紅外輻射成像技術,直觀地顯示出了古人描述的以十四經脈為主體的經絡體系。
早在1961年,研究人員就明確指出循經感傳現象在經絡研究中的重要意義。1973年,再次強調循經感傳等經絡現象是古人創(chuàng)立經絡學說的一個重要依據?!耙蚨彩俏覀兘裉焯接懡浗j實質的重要根據和出發(fā)點,提出從把握經絡現象開始,逐步逼近經絡實質的工作思路。強調探討循經感傳的機理就是闡明經絡實質的第一步。”
時至今日,經絡研究還是一個非共識的問題,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爭論,今后還會繼續(xù)下去。通過學術爭論,通過科學實踐,從非共識逐步達到共識,相信終有一天會揭示出經絡的實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4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漏蘆治病驗方
下一篇: 研究發(fā)現香菜子油可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