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后,我與8歲的兒子苗苗聊天。但這次對話卻令我很吃驚——
我:苗苗,爸爸問你,喜歡外婆嗎?
苗苗:喜歡。
我:那喜歡奶奶嗎?
苗苗:喜歡。
我:那你最喜歡誰呢?
苗苗:都喜歡。
我:我問你最喜歡誰?只能最喜歡一個!
苗苗:其實我最喜歡外婆,可是如果說最喜歡外婆,奶奶會不高興的!她會說,給你買那么多好吃的東西,還是說外婆好!白疼你了!我只好也對奶奶說最喜歡她了。
除了父母、外婆奶奶,孩子的姨媽、姑媽之類的親戚,也喜歡這么問孩子。如“我和媽媽你最喜歡誰”,她們常用這話逗孩子。孩子不懂,如實回答了,結(jié)果往往招來一頓奚落:“我都給你買吃的了,還說你媽媽好?”孩子想想也是,她給我買吃的了,這是事實;媽媽好,這也是事實。怎么回答?還是不會!不久,孩子就會答了:誰問他這個問題,他就說誰好。
漸漸地,孩子便學會說奉承話了,也會知道大人愛聽什么話,反正哄著他們玩唄,不必講真話。孩子真是出于無奈!他們說,這都是被大人逼的!——這可能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的!
作為家長,我們應當改改這個習慣,沒必要問孩子“最喜歡誰?”倘若一定要問,也應該換一個對孩子不會產(chǎn)生什么“副作用”的方式。
近年來,幼兒園老師虐待孩子的新聞層出不窮,而對于節(jié)日送禮,更似乎成為了和幼兒園老師打好關系的潛規(guī)則。是不是一定要給老師送禮?難道幼兒園的老師都是這樣的嗎?來聽聽老師們的心聲吧。天津媽網(wǎng)網(wǎng)友天窗145向我們分享了一位老師寫的,關于家長是否該給老師送禮以及如何相處的心得,一起來看看吧。
天津媽網(wǎng)網(wǎng)友天窗145: 家長該不該給老師送禮。
“給老師送禮”早已成為家長的熱門話題。也看了不少或客觀、或偏激的評論。身為教師的我,在這行干了七個年頭,見過形形色色的家長、孩子,也見過形形色色的“送禮”事件。我想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以一個青年教師的良知,來和大家聊上一聊。
首先,這是中國特色的一大“風俗”,不光充斥著幼兒園、校園,也充斥著整個社會。各位有幾個找工作沒出過血?老婆生小孩沒給醫(yī)生塞過點什么?這是長期形成的一種畸形行為。對此我們曾無奈、曾妥協(xié)、曾嗤之以鼻,也曾司空見慣……
前不久的新聞:在國外,一個犯了法的中國孩子家屬打算賄賂警方試圖減輕罪行,但最終卻加重了罪行。中國的“送禮文化”在外國人眼里非常奇怪,我見過在國外開餐廳的中國老板想送些錢給外國警察,意圖躲過衛(wèi)生檢查,外國警察費解地問:“你給我錢干嘛?把衛(wèi)生做好了不就得了?”作為國人,我不知該感到可笑還是可悲。但我們?nèi)魏我粋€人都改變不了什么……
一、家長的“送禮”心態(tài)
話題拉回來,孩子上幼兒園了,家長爭先恐后地送禮為哪般?在我工作的幾年中,每逢教師節(jié)、婦女節(jié)、尤其是春節(jié),家長們一張張銀行卡、一份份禮物、甚至一沓沓人民幣接踵而來。照顧和教育孩子是老師的天職,天給的職責?。。?!老師對孩子好是應該的,為什么家長送禮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新入學的寶寶有種種不適應,家長擔心孩子受委屈,想讓老師多照顧。
2、家長看過幼師虐待孩子的新聞,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成為“二等公民”。
3、人們相信“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認為錢能約束住老師,讓老師對孩子好點。
4、完全是無理由的心理波動,總覺得錢送不到,就跟老師隔層紗;錢送到了,心理就踏實了。
5、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較為特殊(比如:身體虛弱、年齡偏小、淘氣等),覺得老師對孩子更費心。
6、完全跟風,別人送,我也送。不需要理由。
7、覺得老師真的很好,想以送禮的方式表示感謝。
8、家長想提出格外的要求,先把禮送到,再跟老師說比較硬氣。(比如:戶外活動時給孩子加件衣服、睡覺時多關注是否尿床等等)
9、家長的生活中充斥了“送禮文化”,接觸的都是“請客”“吃飯”“送禮”那一套。覺得送禮是應該的、必須的。
10、對老師有誤會、有成見,跟園所有隔閡,希望破財消災。
11、想和老師拉近關系,覺得禮尚往來是最好的往來方式。
別怪我口冷,我直話直說。家長送禮的心態(tài)我?guī)缀蹩偨Y(jié)全了,您送禮的原因、心情,是否也在其中呢?說一千道一萬,就一句話:想讓老師對咱娃好。愛護孩子是正常的,但通過送禮來換孩子的平安就不正常了。不是您不正常,是這種社會規(guī)則不正常。家長的心尖寶貝離開了父母的懷抱,進入到一個新集體,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同伴、陌生的一切,對于寶寶是未知的,對于家長更是不可預測的。您的種種擔心我們都理解,但說到送禮,我明確地告訴各位:沒必要!
二、老師眼中的“禮”有多重
剛工作時,老教師說幼教是個“良心活”,家長早上把孩子送來,跟著咱們這一整天,老師是否對得起工作、對得起家長,這一天是撒手不管還是活動豐富?是體罰虐待還是親近關愛……只有天知地知。所以說這行是“良心活”。人都長了心臟,但不一定長了良心,今天我摸著自己的良心在這里說:從工作開始,我們對于“送禮事件”只有煩惱,沒有好感。我們聊天時不約而同地說:理想的工作狀態(tài)就是:家長別送禮,我們不收禮,我安安分分工作,您安安分分配合,大家一身輕松,誰都不欠誰。
有人說:“誰跟錢有仇??!有禮不收的是傻子。一個班30個孩子,一人一張卡,你們這一個月的生活費都有了。”我*!我當時都想抽他。是的沒錯,沒人跟錢有仇,人都希望財源廣進。但不是所有利益都是可以沾的,有時候收禮等于收災禍。到頭來可不是一倍兩倍的金錢可以彌補的。
小班開學,家長就把卡送來了,說“我們?yōu)榱烁兄x老師?!崩蠋熯B您孩子的面都沒見過,這“感謝”二字何從提起呢?這樣的禮,換做你敢收嗎?有的孩子對班上同伴拳打腳踢,經(jīng)常出事故,家長還護犢子,希望老師護著點孩子,這樣無理的家長把禮送到你眼前你敢收嗎?
且不提這些特殊事件,單說幼兒園的工作性質(zhì)。目前多數(shù)國辦園每個班三個老師,三十多名孩子,每天的活動幾乎都是集體行為:一起游戲、一起做操等等,幼兒肢體協(xié)調(diào)程度尚未完善,動作的控制力較弱,集體活動中我們盡量避免但難以完全避免磕碰傷的發(fā)生。往往老師看到了、說到了、關注到了,但孩子走得好好的突然平地摔跤,摔折了胳膊,這樣的事例時有發(fā)生。如果家長以前送過禮,就會想當然地認為:我花錢了!你們幼兒園就得給我看好孩子,萬一出了事,家長的心理就不平衡,事實上,孩子是活人,是好動的。30多個大人在一個屋里走動都難免磕磕碰碰,更何況孩子。 我們盡百分之八百的力看好孩子,但沒人能確保所有孩子在幼兒園這三年一點小傷都不出。各位想想呢?如果是您,所有家長的禮,您想要嗎?
當然,家長送禮的目的也不都是惡意,多數(shù)家長出于對老師的勞煩、感謝希望表示心意,也有的懷揣著擔心和不安,只能用最大眾的方式——送禮來安慰自己。其實,家長也都不容易,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70、80后,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F(xiàn)在孩子上個幼兒園很貴,家長的錢都是辛苦掙來的血汗錢,要花也要花在該花的地方。不了解我們的人不知道,我們每天的工作量極大,事務繁多而瑣碎,不光坐在屋里看孩子,制作玩具、匯總問卷、發(fā)送通知、布置環(huán)境、排練節(jié)目……都是我們的活,常常一人分作N人用,工作中只有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是不可能厚此薄彼的,說句最到家的話:送禮要是多了老師都記不住誰送誰沒送了,哪還會分清對哪個孩子好對哪個孩子差呢,一視同仁多輕松。
以前有個家長在我們累得回家不吃飯倒頭大睡,走路都困難的時候,天天打電話來要請我們?nèi)ジ呒夛埖瓿燥垺N覀兌家蘖恕遗宸粋€家長說過的話:都送了等于都沒送。其實您送與不送我們都會一如既往的對待孩子,有的老師也是做媽媽的,能體會做家長的心情,有時覺得沒送禮時怎么看老師怎么別扭,送完禮就覺得老師處處對孩子好了,其實一點變化都沒有,只是一個自我的慰藉。
三、家長送禮老師拒絕,各有妙招層出不窮
以前聽說過一個趣聞:教師節(jié)前夕,某學校家長聚集在一起,開了個群討論如何成功將禮送到老師手里。與此同時,全校老師也開了個群,討論如何抵御家長的送禮風潮。我聽了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有這工夫老師多備好幾節(jié)課了。您說您這不是耽誤老師好好照顧孩子了嗎?
家長送禮,可謂花樣百出。我見過的有:把禮金和卡夾在書里放在班級圖書架上;找百歲太爺來園跟老師死磕:您要是不收我這心臟可就要犯了;有的把禮金郵寄過來;還有的跟蹤老師回家,上門“答謝”,簡直是尾行啊……
社會滋生了家長的送,那老師肯定會絞盡腦汁拒絕,我們曾把禮金放回孩子書包讓孩子背回家。也曾用同樣的方式尾隨家長,還回禮金……不能說太多了,否則家長都知道了我們就退不回去了??傊饔忻钫?,層出不窮。有的時段,打發(fā)送禮的事幾乎占據(jù)了我們工作的大部分精力。
如果您真的有意感謝老師,您的心意可以換做感謝信,換做閑暇時間協(xié)助老師做班級工作,給班級幫忙,讓老師的工作得到上級的認可,讓老師更加順利有序地完成工作回家歇著去,那樣的話,老師對您比對送禮的家長要高看三分。
在我工作的幾年中有幾個印象特別深刻的家長:
一個男孩的媽媽,平時少言寡語,當孩子快畢業(yè)時,寫了一封感謝信:我這三年沒有給老師送過一分錢,但老師對我的孩子怎么怎么好……寫了很多,我對這樣的家長特別敬重?!皼]送禮的好,才是真的好?!边@句話可以作為教師的座右銘了。
還有一個是孩子的爺爺,小班剛?cè)雸@時千方百計地要送卡給我們,被我們一次次拒絕了,后來說要找到我們的家給我們送過去,我那個后怕啊,因為我家離我家近。為了躲他們,我天天晚下班半個小時。那段時間跟打游擊戰(zhàn)一樣。半年過后,孩子爺爺激動地說:“這半年我們家孩子改變的太多了,吃的多了,也懂事了,孩子每次灑水尿褲,老師都給洗好晾干……我們沒送禮老師對我們還這么好,這幼兒園上的值!”我很感動但也很暈,心想:幸虧當初沒收您的禮,不然的話我們對孩子再好,您也可能認為我們是沖著錢的份上。
還有個孩子,發(fā)育有些遲緩,三歲了不會說話,隨意推人打人,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成長中存在的問題,跟孩子爸爸溝通。這位爸爸起初要送卡給我們,怕這么特殊的孩子給我們添麻煩,被我們?nèi)厝チ?,我們明確地告訴他:您要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為,訓練他的語音,跟孩子交流……這位爸爸非?!奥犜挕?,一年來堅持用我們的辦法幫孩子訓練,有了不明白就很虛心地來問我,每次都是在我快下班時問,但我一點都不覺得煩,非常高興也非常細心地做講解,心想:家長要都像這樣,老師就算累點也值得啊。一年后,孩子的發(fā)育正常了,各方面能力都和其他幼兒無異,甚至更懂事,有一天我忙得四腳朝天,他不經(jīng)意走過來對我說:老師,你能做我的媽媽嗎?你給我們盛飯,還給我們修圖書,真是太好了,你就像我媽媽一樣。聽到他能用這么一大段話完整地表達意思,而且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了這些,我當時就激動受不了了。直到現(xiàn)在,提起這件事我總?cè)滩蛔】蕖?br>
說了這么多,不光奉勸家長別送,也奉勸我們的同行姐妹,當然還有少數(shù)兄弟們:千萬別隨便收禮,收了就是禍!就算不想保名聲,總得保平安吧。以前教師清貧,現(xiàn)在教師收入都不錯,誰都不指著那幾張卡發(fā)財,都給自己的工作留條后路吧。
四、以“禮”待人的敗類老師大有人在
以上說的是我和我所接觸的老師。那么,不少家長會問:天下老師都這樣嗎,當然不是。每個行業(yè)都有好人有壞人。我雖然沒見過,但是聽說過別的幼兒園有這樣的老師:明著找家長要禮,如果哪個家長給了他想要的,他就對那個家長的孩子特別好,有錯也不更正;反之,如果哪個家長沒送禮或者對他沒啥利用價值,他就對這個孩子百般虐待,罵孩子是“死胖子!臭豬!滾一邊去!”,動不動就罰站,對孩子沒好臉色。
說實話,都是同行,讓我見到這種敗類我第一個讓他滾出我的班,趕出幼兒園揍一頓的心都有。如果整個幼兒園都是這樣的風氣,我敢和家長一起團結(jié)起來收集證據(jù)曝光出去,天地良心,決不手軟。
至于家長,可能看到這里又擔心起來了:我的寶寶怎么才能落到好老師手里,需要找人嗎?誰好誰不好,哪好哪不好,家長們一概不知。我有一些好的建議:您在寶寶一歲左右時就應該到處打聽幼兒園的口碑,聽聽上過這所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們,這幼兒園有什么特點,再好的幼兒園也有缺點,再差的幼兒園也不會一無是處,您綜合一下園所的優(yōu)點、缺點、特點,三點合一,選擇您和孩子需要的園所。
還有,在此明確一下幼兒園的等級概念:目前國內(nèi)幼兒園有國辦園、企業(yè)園和私立園三種,國辦的,以及像華夏未來那樣的民辦類大型幼兒園一般是比較保險的。國辦園有等級之分:從高到低依次分為示范園、一級園、普通園。示范園最頂尖。教育局嚴格按照等級標準考核幼兒園,等級高就說明需要達到的標準高,各方面也比較規(guī)范。但同樣等級越高收費越貴,至于選擇園所,您依照自家情況自行考量。
如果您沒有能力選擇老師,您可以跟老師從陌生到熟悉,慢慢了解,如果您孩子的老師真是那種見錢眼開的敗類,我支持您用法律手段治他,嚴懲。
五、怎樣給老師一個好印象
說了半天送禮的問題,其實根源在家長對孩子的愛護。每個家長都想做讓老師尊重、親近、信任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讓老師喜愛、關心、自豪的學生。我聽過一個家長的幾條建議,覺得不錯,現(xiàn)整理一下。
1、對教師給予足夠信任。相信老師反饋給您的情況,不要在老師面前忐忐忑忑,好像老師會騙你一樣。
2、不合理的要求不要提,在老師面前,您盡可以提出任何合理囑托,不講理的、不合乎幼兒園規(guī)則的要求不要提。
3、做個守時的家長。早晨不遲到,晚上按時接。
4、正確看待“送禮”,您要是心懷敵意,處處不跟老師配合,就是送座金山,老師也不會忘記您的苛刻。要是和老師好好合作,共同教育出好寶寶,就是一分錢不送,老師照樣會重視你的孩子。
5、如果孩子淘氣或難帶,請?zhí)撔南蚶蠋熣埥?,用積極合作的態(tài)度共同幫助寶寶解決成長中的困難。老師只會因為您的不合作而反感,不會因為孩子的淘氣而反感的。
6、心懷集體。心里不要只裝下自己的孩子,總對老師說:“我的孩子怎樣怎樣……”心里有集體,多問問:“咱們班的孩子需要我?guī)兔幔俊?br>
7、悉心聽取老師的教育指導。有的家長總是帶有這樣的口吻:“不!我覺得什么什么。不!我比您更懂孩子”那樣的話要老師干什么呢?您還送孩子去幼兒園干什么呢?
8、寬容和理解老師工作的失誤。
9、教育您的孩子要愛所有老師,不要問孩子:“喜歡哪一個?不喜歡誰?”孩子不會客觀地判斷誰好,只會憑自己的想法說,這樣一來您對老師就存在誤會。如果孩子說:“我不喜歡某老師”,就要問原因,跟老師溝通,看看問題究竟出在哪。
10、遵守集體規(guī)則,不做特殊分子。
說明:以上這些不是我對家長提出的要求,是一位家長總結(jié)過的,我覺得值得借鑒,憑著記憶寫下來了。我這些年的工作也并不是一帆風順,多數(shù)孩子喜歡我,也有的不喜歡,多數(shù)家長理解我,也有的不理解……人各有緣不能強求,該努力的,我們一定努力,老了不后悔。替天下所有像我一樣,沒結(jié)婚、沒有孩子的青年老師說一句:選擇了生存就要對得起自己,選擇了這行就要對得起孩子。希望家長和同行教師看過之后有所思考,有所覺醒。
看了天津媽網(wǎng)網(wǎng)友天窗145的分享,你有何看法呢?小編認為,好的老師還是占大多數(shù)的,但是學生多了,自然有些方面無法兼顧。因此,雙方都要互相體諒,家長要積極于老師溝通,這樣才有利于雙方的關系,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不知道您是否贊成呢?對此你有何看法呢?一起來談談吧。
引言:兩個孩子問你更喜歡誰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回答呢?其實父母的回答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一定不要偏心,不要說你只喜歡其中的一個,要說兩個你都很喜歡,并且說出你喜歡的原因,這樣的話孩子才更加容易接受。
? 爺爺奶奶老是喜歡問孩子是喜歡父還是喜歡他們,其實是一種親人之間開玩笑的心態(tài),沒有別的意思,不要多想。其實在中國式的家庭當中,很多父輩或者是爺爺奶奶那一輩的話,大多數(shù)跟小孩子可能沒有那么多共同話題,所以聊天的時候難免就會聊到一些,可能覺得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意義的話題。
? 但是小孩子喜歡那些動漫吶,或者喜歡那些游戲啊,老人家畢竟不懂嘛,所以聊天還是比較用老一輩子,爸去聊天就說你喜歡我呀,還是喜歡他呀,你喜歡爺爺呀還是喜歡奶奶呀?你喜歡爸爸媽媽呢?還是喜歡爺爺奶奶多一點呢?其實這些說出來并沒有什么惡意,也沒有說是攀比的意思,只不過是想和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多聊聊天。
? 爺爺奶奶問這些問題,完全就是想和自己的孩子多聊天,然后能夠多親近親近,并沒有說想表達其他的意思。其實很多人包括父母在內(nèi)的話,其實對這些都是完全不介意的,然后就算是小孩子說喜歡爺爺奶奶,大家也可以明白,可能是經(jīng)常在一塊生活,大多數(shù)和小孩子說的話都是比較任性的,而且也是比較有情緒化的,可能在今天喜歡爺爺奶奶,明天就喜歡爸媽,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非常隨機的,就像問問題的人一樣,也是非常隨機的,就隨便問一些。
? 只不過有一部分爺爺奶奶太喜歡自己的孫子孫女了,有時候可能會比較吃醋,但是也是一種有愛的吃醋的方式。對于這個吃醋的方式的話,其實也是全國通用的,但是也沒什么說去要解決的辦法或者是干嘛的,因為這是非常自然的,就自己去疼愛自己的后背,疼愛自己的孩子才會去做這些事情,然后問這些問題,如果完全不在乎的話,那么也就沒有心情去問這些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52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學會給孩子精神獎勵
下一篇: 打孩子是家長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