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學者Lessick等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多排CT(MDCT)增強模式可以預測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功能障礙及其恢復。(Radiology2007,244:736)
該研究旨在評估MDCT所見早期灌注缺損(ED)、晚期增強(LE)與局部心肌功能障礙的關系以及心功能的恢復。研究共納入30例首發(fā)AMI患者,以超聲心動圖作為參照標準。
結果顯示,經(jīng)血管造影和超聲心動圖證實,除1例外,所有ED及LE均出現(xiàn)在梗死區(qū),且與基線時超聲心動圖所顯示的局部心肌功能障礙相關聯(lián);冠脈未閉塞的患者中,ED預測局部心肌功能障礙的敏感性為57%,特異性為90%,準確性為82%。ED加 LE預測的特異性高(94%),但敏感性低(48%);冠脈閉塞的患者中,ED和LE顯示出相似但較弱的預測能力。
在冠脈未閉的患者中,ED或LE預示著心肌功能恢復的可能性小。其中,既無ED又無LE表現(xiàn)的患者,局部心肌功能恢復的可能性為55%,兩種表現(xiàn)均有的患者恢復的可能性為12%,僅有一種表現(xiàn)者為18%;與之相反,冠脈閉塞的患者中,ED或LE預示著心肌功能恢復的可能性大。
研究者指出,心臟MDCT不僅能進行冠脈成像,而且能同時提供解剖和功能(心肌灌注、存活能力、功能)信息,對AMI患者具有判斷預后價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59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