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雙盲安慰隨對照的試驗顯示,在55~80歲絕經后婦女中,每月口服1次伊班膦酸鈉,持續(xù)12個月,髖骨和椎骨的骨礦物質密度和強度改善[《內分泌與代謝雜志》(Clin Endocrinol Metab)10月在線發(fā)表]。
在此項試驗中,93名婦女的年齡在55~80歲之間,其骨礦物質密度T分數(shù)為-2.0或≤-5.0,患者隨機接受12個月的口服伊班膦酸鈉150mg/月(n=47)或安慰劑(n=46)。
主要研究終點是全髖骨定量CT(QCT)的骨礦物質密度改變(與基線相比)。
次要終點是其他骨礦物質密度位點QCT和有限元分析結果、雙能X線吸收儀分布區(qū)的骨礦物質密度和髖骨結構分析結果。
在12個月時,定量CT和雙能X線吸收儀檢查結果均顯示,全髖的整體骨礦物質密度較安慰劑組分別增加2.2%(P=0.005)和2.0%(P=0.003)。
與安慰劑組相比,伊班膦酸鈉組有限元分析的髖骨強度-密度比增加,股骨、皮質骨和小梁骨強度也增加,增加分別為4.1%(P
伊班膦酸鈉組與安慰劑相比,椎骨、皮質骨和小梁骨強度以及前后彎曲僵直改善明顯,治療差異分別為7.1%(P
補鈣,在中國是一個流行的 養(yǎng)生 話題,嬰兒補鈣、兒童補鈣、青少年補鈣、中老年人補鈣、孕婦補鈣……似乎現(xiàn)代 社會 所有人群都面臨著補鈣的需求。
在腫瘤患者中,補鈣也是一個常問的話題。腫瘤患者到底要不要補鈣呢?
成人每日元素鈣的攝入量為800mg,50歲以上人群每日鈣元素的攝入量為1000 1200mg。充足的鈣攝入對獲得理想骨峰值、減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 健康 有益。營養(yǎng)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膳食約攝入元素鈣400mg,故尚需補充元素鈣約500 600mg/d。
對于缺鈣的腫瘤患者,是需要補鈣的,補鈣不僅可以預防骨質疏松引發(fā)的骨痛、脊柱變形、骨質疏松性骨折等后果,而且對預防骨轉移也是有益的。但如果并發(fā)高鈣血癥的腫瘤患者再額外補鈣,就會雪上加霜,可能會引起高血壓、抑郁、厭食、腎結石,甚至室顫、昏迷等重癥。因此,腫瘤患者要不要補鈣,取決于患者是否缺鈣。
對于已經做過相關檢測,比如血鈣檢測、骨密度和骨轉換標志物(BTMs)及脊椎影像學檢查的腫瘤患者,檢查結果提示確實缺鈣的,可以適當補鈣。
接下來,大家關心的就是如何科學補鈣呢?
TIP 1 注意飲食結構和合理膳食營養(yǎng)
(1)鈣
據(jù)全國營養(yǎng)調查,我國膳食鈣供給量每人每日只有400 500mg,僅達到推 薦供給量的50%。
日??梢赃m當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如酸奶、蝦米和蝦皮、芝麻醬、豆腐、豆?jié){、干果,綠色蔬菜也是鈣的良好來源。
當食物中鈣攝入不足時,也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鈣劑。鈣劑選擇需考慮鈣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碳酸鈣含鈣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常見不良反應為上腹不適和便秘等。常用碳酸鈣D3片,每片含碳酸鈣1.5g(相當于鈣600mg)、維生素D3125U,口服,每次1片,1 2次/d。服用期間,患者需定期監(jiān)測血鈣和尿鈣濃度,防止發(fā)生高鈣血癥和高磷血癥。
(2)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增加血鈣水平,有助于骨骼的礦化;增強成骨細胞活性,抑制成骨細胞凋亡。對骨形成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的發(fā)生。
日光照射是獲取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占體內維生素D的78% 80%。建議日常要接受充足日照,建議上午11:00到下午3:00間,盡可能多地暴露皮膚于陽光下曬15 30分鐘(取決于日照時間、緯度、季節(jié)等因素),每周兩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盡量不涂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但需要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含維生素D 較高的食物有海魚、動物肝、蛋黃、奶油等,可適量食用。
(3)蛋白質
蛋白質對骨量的影響具有雙重性。由于低蛋白質攝入可致腸鈣的吸收減少,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故低蛋白攝入可使骨密度降低。動物實驗證實單純蛋白質攝入不足可導致骨量和骨強度降低,即出現(xiàn)骨質疏松。但過量的蛋白質攝入對鈣平衡起負面作用,從而可能增加骨質疏松的發(fā)生率。
(4)合理飲食烹調及低鹽飲食
合理烹飪可促進鈣磷吸收。如肉類是磷的優(yōu)質來源,綠葉菜是鈣的良好來源,將肉與綠葉菜合理配餐,可得到理想的鈣磷比例,提高鈣磷吸收率。不要把含草酸較多的菠菜、莧菜與含鈣豐富的豆腐、牛奶同餐,以防止草酸與鈣結合成不溶性的鈣鹽而影響鈣的吸收。菜應先洗后切,不宜切得過碎,炒菜要多加水,烹調時間不要太長。此外高鹽飲食是骨質疏松癥的高危膳食因素,Jones等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飲食鹽攝入量的增加,尿鈣和脫氧吡啶酚(DPYR)的排泄亦增加,可導致骨丟失,故應注意低鹽飲食。
TIP 2 加強運動鍛煉
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機體敏捷性、力量、姿勢及平衡等,減少跌倒風險;運動還有助于改善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食欲,增加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因此對于腫瘤患者,可適當進行有益的有氧運動,每周3 4次,每次30min,以延緩骨質疏松的發(fā)生及減輕癥狀。
TIP 3 藥物預防治療
(1)雙膦酸鹽
此類藥物可選擇性結合在骨吸收的活躍部位,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降低骨轉 換,減少骨量吸收,使骨骼的礦化更完全,已成為有效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制劑有阿倫膦酸鹽和羥乙膦酸鹽。近年來開發(fā)出的新二膦酸鹽藥物如利塞膦酸鹽、伊班膦酸鹽和唑來膦酸鹽等,除抑制骨礦物質丟失外,還可增加骨礦物質含量,減輕胃腸道不良反應。
(2)中醫(yī)中藥
中醫(y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中醫(yī)中藥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尤為重要。祖國醫(yī)學認為腎主骨、生髓、藏精,固真陰而寓元陽,為先天之本。隨著年齡增長,腎中精氣由充盛轉而逐漸衰弱?,F(xiàn)代藥理實驗和臨床實踐證實,補腎中草藥具有調節(jié)骨細胞的生長與分化,增加骨量,調控鈣調激素和雌激素水平與微量元素等作用,從而改變骨質疏松骨的代謝。故可辨證給予補益腎精的藥物,如淫羊藿、杜仲、補骨脂、牛膝、骨碎補等。
【用法用量】將本品1~4mg稀釋于不含鈣離子的0.9%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500~750ml中,靜脈緩慢滴注,滴注時間不少于2小時。治療高鈣血癥,應嚴格按照血鈣濃度,治療前適當給予0.9%生理鹽水進行水化治療,中、重度高鈣血癥病人可單劑量給予2~4mg。
【注意事項】
1本品不得與其它種類雙膦酸類藥物合并使用。
2動物實驗中本品曾發(fā)生肝、腎毒性,故肝、腎功能損傷者慎用。
3使用本品過程中,應注意監(jiān)測血清鈣、磷、鎂等電解質水平及肝、腎功能。
4有心功能衰竭危險的病人應避免過度水化治療。
5未研究輸注本品對司機及使用機器者的反應能力及警覺性的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經常會出現(xiàn)腰酸背疼,彎腰駝背,摔一跤就骨折,很多人以為這是自然現(xiàn)象。實際上,這是??!即骨質疏松癥,而且當出現(xiàn)骨折現(xiàn)象時,已經是嚴重階段了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張海濤主任 提醒:防治骨質疏松,刻不容緩。
什么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HO)。骨質疏松常見的癥狀有:乏力、骨痛、活動受限、肌肉痙攣、身材變矮等,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就是骨質疏松性骨折。老人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有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鈣的攝入量減少,維生素D不足,身體運動量減少等。
骨質疏松高危人群有哪些,如何防治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礎措施、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
一、基礎措施是骨質疏松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適用于骨質疏松高風險人群和已經確診為骨質疏松癥的人群。
1、加強營養(yǎng),均衡膳食 : 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 1.0g/kg,并每天攝入牛奶300ml或相當量的奶制品。
2、充足日照 : 建議上午 11: 00 到下午3: 00間,盡可能多地暴露皮膚于陽光下曬 15~30 min,每周兩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盡量不涂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3、規(guī)律運動 : 運動可改善機體敏捷性、力量、姿勢及平衡等,減少跌倒風險,還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推薦規(guī)律的負重及肌肉力量練習,以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如重量訓練,其他抗阻運動及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4、 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避免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盡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
5、骨 健康 基本補充劑
鈣劑:充足的鈣攝入對獲得理想骨峰值、減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 健康 有益。我國骨質疏松診療指南 推薦成人每日元素鈣攝入量為800mg,50歲以上人群則應適當增加至每日1000~1200mg。
維生素D:充足的維生素D不但可增加腸鈣吸收、促進骨骼礦化,還能夠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風險。維生素D不足可導致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骨吸收,從而引起或加重骨質疏松癥。 成人推薦維生素D每天攝入量為400IU;65歲及以上老,推薦每天攝入量為600IU;用于骨質疏松癥防治時,劑量可增加至每天800-1200IU 。補充維生素D后還應注意定期復查25OHD,維持25OHD>30ng/ml,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
二、骨質疏松治療藥物有哪些?
對于骨密度檢查確診為骨質疏松、已經發(fā)生過椎體或髖部等部位脆性骨折和骨量減少且具有高骨折風險的患者需要考慮藥物干預。
1.骨吸收抑制劑
雙膦酸鹽:阿侖膦酸鈉、唑來膦酸、利塞膦酸鈉、伊班膦酸鈉等。降鈣素:鰻魚降鈣素和鮭降鈣素。絕經激素替代:雌激素替代和雌孕激素補充。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雷洛昔芬口服藥,適于絕經后婦女。
2.骨形成促進劑,甲狀旁腺素類似物--特立帕肽。
3.多重作用藥物
活性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骨化三醇和α-骨化醇。維生素K2類:四烯甲苯醌是維生素K2的同型物。鍶鹽:雷奈酸鍶。中藥:成份 主要包括 骨碎 補總黃酮、淫羊藿苷和人工虎骨粉。
三、康復治療如何進行?
1、治療性運動包括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抗阻運動(如負重練習)、沖擊性運動(如體操、跳繩)、振動運動(如全身振動訓練等)。
2、太極拳可增加髖部及腰椎骨密度,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韌帶及肌肉、肌腱的柔韌性,提高本體感覺,加強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風險。
3、運動鍛煉要注意少做軀干屈曲、旋轉動作。
4、行動不便者可選用拐杖、助行架等輔助器具,以提高行動能力,減少跌倒發(fā)生。此外,可進行適當?shù)沫h(huán)境改造如將樓梯改為坡道,浴室增加扶手等,以增加安全性。
5、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可佩戴矯形器,以緩解疼痛,矯正姿勢,預防再次骨折等。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張海濤主任 提醒:骨質疏松癥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極易被忽視,僅在發(fā)生骨折等嚴重并發(fā)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患了骨質疏松癥,因而被稱為“寂靜的疾病”或“靜悄悄 的 流行病”。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留意一些骨質疏松癥發(fā)出的“警報”: 牙齒松動、指甲變軟、體重下降、身高下降、走路不穩(wěn)、皮膚變薄、骨骼疼痛、活動能力減退 。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人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質疏松可防可治,但不能痊愈。通過規(guī)范化的藥物治療和自我管理,可以大大降低骨折的風險。
供稿: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 易丹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68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下月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