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巴唑(甲巰咪唑)從20世紀50年代已為臨床使用,是一種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藥物。其作用是抑制甲狀腺素的生物合成,適用于多種因素所致甲狀腺機能亢進。
與其它各種藥物一樣,他巴唑應用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良的反應。其中包括血液系統(tǒng)不良反應,主要為粒細胞缺乏及造血功能停滯或障礙;長期用藥還可能導致肝損害,表現(xiàn)為膽汁瘀積型黃疸和中毒性肝炎;另有皮膚反應如脫發(fā)、藥疹、皮炎、以及其他一些少見不良反應。筆者提醒人們,應合理使用他巴唑。以下幾點是他巴唑使用的注意事項。
注意劑量的個體化
應根據(jù)病情,治療后的反應及甲狀腺功能檢查結果隨時間調整劑量。成人劑量一般為每日30毫克,但應從較少劑量即15毫克開始,可視病情逐漸增加劑量至40~60毫克,一旦病情得以控制后逐漸減量,直至減到最小維持量。一般每日維持量約為5~15毫克,維持治療12~18個月。
定期檢查血象
由于用藥時間長,而其最常見不良反應為粒細胞缺乏,故應在用藥期間至少每月查一次血象,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白細胞及粒細胞減少。一旦白細胞減少至6000/mm3以下時,應加用升白細胞藥物如鯊肝醇,利血生或維生素B4等。假如白細胞減少至4000/mm3以下,應及時停藥并改用碳酸鋰等藥物治療,避免發(fā)生甲亢危象,同時給予升白細胞藥物治療,并對患者進行保護性隔離,防止由于急性粒細胞減少引起的感染并發(fā)癥。
定期檢查肝功能
劑量過大時或長期用藥后可引起膽汁淤積型黃疸和中毒性肝炎而致肝功能異常。因此,在用藥初期,特別是他巴唑每日劑量達40~60毫克期間,應每1~2周查一次肝功能,進入維持期減小用藥量后改為每2~3月查一次肝功能。如果發(fā)現(xiàn)肝功能異常,應減量或停藥,同時加用保肝藥,注意休息和飲食營養(yǎng)。早期發(fā)現(xiàn)和及時治療,絕大多數(shù)患者可在1個月左右使肝功能恢復正常。
妊娠及哺乳婦女謹慎用藥
他巴唑易透過胎盤進入臍血,對胎兒有不良影響。主要為胎兒皮膚發(fā)育不全,表現(xiàn)在頭皮損害明顯,但出生后可以自愈。另外,也可能對胎兒甲狀腺發(fā)育形成不良影響,使其發(fā)育遲緩以及胎兒出生時低體重問題等。他巴唑也能進入乳汁,不過通常進入量較少,對乳兒甲狀腺功能無影響或影響較小。對此,有關專家認為在甲亢未被有效控制時最好避孕。一旦懷孕應謹慎使用他巴唑,每日用量不宜超過30毫克,最好是用15毫克以下的維持量。乳母應在哺乳后用藥,避免在乳藥峰濃度時哺乳,可使進入乳兒體內的藥量大大減少,用藥更為安全,對乳兒影響亦會更小。
合并用藥要謹慎
盡量避免與具有降低白細胞和對肝損害作用的藥物聯(lián)合用藥。聯(lián)合用藥必須了解其不良反應,以免影響血液系統(tǒng)和肝臟功能。另外要避免使用含碘藥物和高碘食物,防止影響藥物療效或者使病情加重。
近十年以來,降低藥品價格一直是藥品價格管理的主旋律,且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不足甚至斷供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低價藥和基藥的區(qū)別,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低價藥和基藥的區(qū)別
1.1藥品是全球公認的特殊商品,世界各國對藥品的管理相比一般商品都要嚴格。為了便于管理,通常要按照不同的標準把藥品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專利藥和非專利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等。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在我國藥品價格管理實踐中,依據(jù)日均費用將藥品分為低價和非低價兩種。
由國家發(fā)改委《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發(fā)改價格[2014]856號***可見,現(xiàn)階段低價藥品日均費用標準為:西藥不超過3元,中成藥不超過5元。基于此,在尚未對絕大多數(shù)藥品取消定價或最高零售限價時,國家發(fā)改委就率先取消了低價藥品的最高零售限價,允許在日均費用標準內由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根據(jù)藥品生產(chǎn)成本和市場供求及競爭狀況制定具體購銷價格。此外,還有相關檔案提出要調動醫(yī)療機構和醫(yī)務人員主動節(jié)約成本、優(yōu)先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等,促進低價藥品的臨床使用。
1.2基本藥物制度:概念和框架
WHO基本藥物目錄誕生30年以來,得到了廣泛的認可。WHO193個成員國中,巳經(jīng)有156個制定了基本藥物日錄,有些同家還建立了省級或州級的基本藥物目錄。許多國際組織***例如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非 *** 組織都采納了基本藥物的理念,國際紅十字和新月聯(lián)盟、英國藥學會、國際制藥聯(lián)盟等專業(yè)組織也根據(jù)WHO的基本藥物目錄來提供藥品,基本藥物目錄在藥品采購和供應、醫(yī)療保險報銷、藥品捐贈和生產(chǎn)等活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2002年基本藥物的概念有了一個巨大發(fā)展,基本藥物是“能滿足人們基本的健康需要,根據(jù)公共衛(wèi)生的現(xiàn)狀、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通過成本-效果比較的證據(jù)所遴選的藥品。其在任何時候均有足夠的數(shù)量和適宜的劑型,其價格是個人和社群能夠承受得起的?!边@個概念強調了基本藥物遴選過程中循證的原則,使得遴選過程更加透明、公正,具有科學性。同時,WHO為了更精確地表述基本藥物,將基本藥物essential drugs改成essential medicines。
藥品使用的最高目標是合理用藥。早在20世紀,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就給出了通俗易懂的合理用藥的定義---安全、有效、經(jīng)濟、適當?shù)厥褂盟幤?。由此可見,合理用藥包括安全、有效、?jīng)濟、適當四大關鍵要素,缺一不可。同時,合理是動態(tài)的概念,安全、有效、經(jīng)濟、適當這四大要素的內涵和要求是隨著醫(yī)藥科技的進步而變化的。在四大關鍵要素中,經(jīng)濟性的內涵則在相當長時期以來或被忽視、或被誤讀、或尚未得到廣泛的正確認識。經(jīng)濟性是指所獲得的用藥效果與所投入的成本之比,經(jīng)濟性關注的焦點是總的成本***費用***和總的結果,而并非單純的藥品價格。
藥品價格與藥品費用或成本緊密相關,但藥品價格低并不意味著藥品費用或成本就低,反之藥品價格高也并不注定意味著藥品費用或成本就高??梢?,單純的價格低廉的藥品并不注定其經(jīng)濟性就好。而低價藥品與非低價藥品的本質區(qū)別就在于“低價”,因此低價藥品并非注定就是最為科學、合理的臨床首選藥品。
低價藥成為臨床首選
低價藥品在什么情況下才是最為科學、合理的臨床首選藥品?從合理用藥的要素來看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與其他可替代藥品相比,安全性、有效性、適當性等同,且使用低價藥品的費用***成本***低于使用其他可替代藥品的費用***成本***,此時使用低價藥品的經(jīng)濟性優(yōu)于使用其他可替代藥品的經(jīng)濟性,也即低價藥品應該是臨床首選藥品;二是與其他可替代藥品相比,使用其他可替代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適當性中的某一項或多項優(yōu)于低價藥品,但其費用***成本***高于使用低價藥品的費用***成本***,此時,如果使用其他可替代藥品所多花費或支出的費用***成本***相較于所多獲得的安全性 、有效性、適當性的優(yōu)勢而言并不值得,那么低價藥品的經(jīng)濟性優(yōu)于其他可替代藥品,應該是臨床首選藥品。但是,如果使用其他可替代藥品所多花費或支出的費用***成本***是值得的,那么低價藥品的經(jīng)濟性就不及其他可替代藥品。此時,低價藥品就未必應該是臨床首選藥品。
舉例說明:假設現(xiàn)在有三種治療流感的藥物A***板藍根***、B***對癥治療的常規(guī)療法,如新康泰克***和C***新型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如奧司他韋***,它們都是符合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有效性和安全性標準的上市藥物,三種藥物治療的總成本***包括掛號費、治療費、藥費和檢
查費等***分別為280元、570元和780元,其效果***與安慰劑相比***分別是緩解感冒癥狀3天、5天和6天。假設每緩解一天代表一個單位效用,則B藥品是A的1.7倍,但成本是A的2倍;C藥品是B的1.2倍效用,但成本是B的1.4倍。
如果根據(jù)安全、有效、廉價的標準來遴選基本藥物,那么藥品A應該入選為基本藥物,因為A的絕對效用低,A***基本藥物***在市場上只能獲得較低的定價。消費者***或支付方***在決定 “該藥品是否值得購買?”的時候,考慮的并不是藥品的成本一效用比,而是 “增量成本一效果比”。即多獲得一單位效果病人需要多支付多少成本? 當然,收入越高的消費者越可能選擇絕對效用較高、成本也較高,但是成本一效用較差的藥品***非基本藥物***以上分析說明,從效率的角度***福利最大化***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應該選擇不同檔次的藥品。但從公平的角度看, *** 有責任通過各種措施幫助貧困人群獲得基本藥物,因為基本藥物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用,并且其成本最低,是讓會所能承受的。值得注意的是,基本藥物的選擇與社會經(jīng)濟水平有關,在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的社會,藥品A將被淘汰,而藥品B成為基本藥物 ,這說明基本藥物具有相對性。
上述兩種情況中,第一種情況簡明易懂,關鍵是第二種情況下,如何判定使用其他可替代藥品所多花費或支出的費用***成本***相較于所多獲得的安全性、有效性、適當性的優(yōu)勢而言是否值得,僅用相關標準和措施尚無法判定相對于低價藥品而言使用其他可替代藥品所多花費或支出的費用***成本***是否值得。理論和實踐證明,對于這種“是否值得”的判定,可通過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予以實現(xiàn)。
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可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jù)
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中所需要識別和計量的成本和收益全面考慮了用藥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包括不良反應、依從性、劑型等諸多因素對其造成的影響;因此,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結果可以為基本藥物遴選、確保報銷藥品目錄的確定、藥品集中采購、臨床用藥選擇等提供科學依據(jù)。由此可望實現(xiàn)對低價藥品的科學、合理判定和選擇。
綜上所述,低價藥品不應單純依據(jù)其價格低廉就理所應當?shù)爻蔀榕R床用藥的首選,是否應該成為臨床用藥的首選尚需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提供依據(jù)。值得提出的是,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結論能為相關決策提供與藥物相關干預方案之間經(jīng)濟性優(yōu)劣的依據(jù),而不是最終決策的唯一依據(jù)。
低價藥的問題
藥品價格由廠家說了算,往往定價虛高,預留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回扣空間。謝紅說。據(jù)了解,葛蘭素史克涉案高管承認,“營運成本”占到了藥價的三分之一;而據(jù)福建漳州被查處的醫(yī)藥代表講述,“藥品價格構成比例中,成本價往往不到20%?!?
藥價高加重老百姓負擔,那藥價低就是好事嗎?謝紅說,當前一些基本藥物存在價格“虛低”的問題,事實上損害了患者利益。
2009年,發(fā)改委等9部委釋出了《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發(fā)改委制定基本藥物全國零售指導價格,在保持生產(chǎn)企業(yè)合理盈利的基礎上壓縮不合理營銷費用。這一舉措旨在向藥品市場上部分價格虛高的藥品“開刀”。
“基本藥物制度降低了患者用藥負擔,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基本藥物卻消失了,藥企不供應了?!敝x紅說,由于 *** 統(tǒng)一投招標,很多藥企為了競爭,把價格壓到很低,但是真正中標后,由于利潤太低,無法生產(chǎn),有的就不供應了,但有的卻降低成本,出現(xiàn)了一些***行為,損害了患者利益。
任武賢說,基藥制度確實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但 *** 采購招標卻是“低價者中標”,一味注重價低,缺少質優(yōu)的考慮,把真正的好藥擠了出去。
全國人大代表、臨汾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院長賈愛芹也說,基本藥物的利潤薄,企業(yè)不愿意生產(chǎn),出現(xiàn)了病人急著用藥卻找不到的尷尬境地,如他巴唑、舒喘靈這些廉價藥很難買到?!耙灿袕S家將這些藥稍改配方,換個名字,改頭換面又以新藥進入市場,價格可能就翻了好幾倍?!?
猜你感興趣:
甲亢即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一組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病理上呈彌漫性,結節(jié)性,絨混合性甲狀腺腫大,以及有關多臟器和組織病變,伴有過多的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全身所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變化,此病多見于女性,各個年齡組均可發(fā)病,但以20-40歲最多見。 一般起病緩慢,不易確定發(fā)病日期。詳細病因未明,多考慮于遺傳,生活壓力大,精神刺激有關。臨床癥狀可見:消瘦,食欲亢進,多汗,怕熱,心悸,易激怒。體征:雙手震顫,突眼,脖子粗等。此病目前臨床治愈率只有40%左右,大部分患者易復發(fā),最常用的抗甲亢的藥物如他巴唑等,易引起各種不良的臨床副作用。且此病臨床個體特異性大,有的患者連續(xù)3-4年服用抗甲亢藥物治療,病情得不到緩解,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
常鋒主任醫(yī)師通過20多年的臨床摸索,應用“三聯(lián)療法”“對甲亢患者合理使用抗甲亢藥物,再加以正確的中醫(yī)辨證論治和適當?shù)纳钫{攝”,對青壯年患者以清熱疏肝為主對老年患者以養(yǎng)陰益氣為治,對慢性患者佐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遂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治療風格,把甲亢的治愈率提高到了95%以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3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中藥新型給藥系統(tǒng)研究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