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合歡為多年生豆科木本植物,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其種子在廣西壯族民間被用于治療糖尿病。日前,廣西中醫(yī)學院制藥廠的李學堅等人首次從銀合歡種子中提取出總黃酮(TF),并經(jīng)動物實驗驗證了這一化合物的降糖效用。
實驗中,研究人員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以及由腎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觀察TF大劑量(350毫克/千克)、小劑量(175毫克/千克)對實驗動物的降血糖效果,并將之與西藥鹽酸二甲雙胍(100毫克/千克)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TF大小劑量均能顯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對腎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模型小鼠也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與鹽酸二甲雙胍相近。但與鹽酸二甲雙胍不同,TF對正常小鼠血糖無明顯影響。
對于其作用機制,研究人員指出,TF對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治療作用,提示它可能具有修復胰島B細胞、提高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從而提高實驗小鼠體內(nèi)胰島素的濃度,降低小鼠血糖水平;對腎上腺素和葡萄糖所致的小鼠高血糖具有降血糖作用,提示它可以提高外周血中胰島素的活性,從而對抗腎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
研究人員認為,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民間將銀合歡種子用于治療糖尿病是有一定依據(jù)的,但由于目前尚未見到有關(guān)銀合歡種子的化學成分研究的文獻報道,銀合歡種子總黃酮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化學成分到底是什么,有待進一步研究。
銀合歡原產(chǎn)于熱帶地區(qū),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生長最適溫度為25—30℃,12℃生長緩慢,低于10℃,高于35℃,停止生長,0℃以下葉片受害脫落,–3—–4.5℃時,植株上部及部分枝條枯死,–5—–6℃時地上部枯死。翌春,仍有部分植株抽芽生長。銀合歡屬陽性樹種,稍耐蔭,在無蔭蔽條件下生長最好,對日照要求不太嚴格,在華南諸省區(qū)均可開花結(jié)實,廣東,廣西、海南生長最好。湖北武昌冬季枯萎,但也可收到部分種子,但種子質(zhì)量較差。銀合歡根系發(fā)達,一年生植株根系達1—2m,5年生可達5m以上.近地表側(cè)根著生直徑2—20mm,多淺裂,粉紅色根瘤。由于根系發(fā)達能吸收土層深處的水分,耐旱能力強。在年降雨量1000—3000mm地區(qū)生長良好,但也能在250mm地區(qū)生長。能耐南方旱季少雨條件,數(shù)月無雨,仍能存活。不耐水漬,長時間積水生長不良。
銀合歡對土壤要求不嚴。最適合于種植在中性或微堿性(pH6.0—7.7)的土壤,在巖石縫隙中也能生長。據(jù)報道,在PH7.2的石灰?guī)r土壤上生長較好。18個月齡,株高4.3m,比pH5—5.5紅壤上種植的株高多2倍。當表土pH5.5以下時,則根不能生長。在酸性土壤上種植的銀合歡,早花、早實、早衰。耐鹽能力中等,當土壤含鹽量為o.22—o.36%時,仍能正常生長。耐高鋁低鐵,但錳過高(550ppm以上)生長受阻。據(jù)報道,在全氮含量為o.1%、速效磷6.5ppm、速效鉀137ppm的土壤環(huán)境中種植,3月齡株高1.4m,日增長1.5cm,單株干重80g,而全氮,速效磷,速效鉀為前者的46%、71%、57%的土壤上種植,株高及日增長量僅為前者的52%,單株干重為前者的33%,說明銀合歡在肥沃的土壤上生長效果最好。
在海南省,經(jīng)過處理的銀合歡種子,播種后2—3天即可發(fā)芽,5—7天出苗,苗期地上部分生長緩慢,而根系發(fā)育快,當3個真葉出現(xiàn)后開始形成根瘤。春播的,當年10—12月開花,翌年1—3月種子成熟。成年植株每年開花2次,第一次在3—4月開花,5—6月成熟,第二次在8—9月開花,11—12月成熟。成熟的莢果自行開裂,散落地面,自行繁衍,能形成大量幼苗。銀合歡速生,刈割后萌芽抽枝多,鮮莖葉產(chǎn)量高,在海南省一般年產(chǎn)鮮莖葉4.5—6t/ha,莖葉比因種植密度不同而有差異,據(jù)測定,種植密度為60X10cm、60X20cm、80X30cm、80X60cm、100X60cm和100X100cm,其莖葉比分別為:1:1.41,1:1.64,1:1.57,1:1.61,1:1.24和1:1.28。成齡銀合歡樹砍伐后,萌發(fā)再生能力同樣很強,據(jù)觀察,3年生銀合歡,砍伐后當年可萌芽抽枝15—25條。
移栽和直播兩種。 1、苗床整地翻耕后除凈雜草,起畦,畦輻1.5~2.0米×8~10米,施適量基肥,酸性重的土壤(PH5.5以下)每畝加施石灰50~100公斤。
2、種子處理用熱水(82℃)浸泡3~5分鐘,或沸水(100℃)浸泡50-100秒鐘,涼干拌以銀合歡根瘤菌種制成丸衣化種子。
3、播種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在苗床上開行條播經(jīng)處理的銀合歡種子,株行距10×35厘米,覆土2~3厘米。播后保持土壤濕潤一周內(nèi)即出苗。
如不作苗床,也可用營養(yǎng)杯育苗。
4、移栽苗木高0.2~1.0米時可以移植,以穴植效果最好,穴徑60厘米,深50厘米,施適量磷肥、石灰及有機肥,株行距60~80×100~150厘米。移植應在陰雨天或澆足定根水。
5、管理苗木定植后前期生長緩慢,要注意除雜、培土。如根部結(jié)瘤太少或未發(fā)現(xiàn)根瘤,每畝追施尿素2公斤。 適用于建植大面積人工刈割地或放牧地,用手播或機器撒播,但要處理好地面(清理雜草灌叢,進行翻耕耙碎)。
播種要盡可能同禾本科牧草如狗尾草、寬葉雀稗條狀間種,比例為1:l~3。先播銀合歡1行,成苗后再播禾本科牧草1~3行,條(行)距約90厘米。銀合歡播種量每畝0.5公斤。 銀合歡Leucaena leucocephala(Lam.) De Wit屬于含羞草科銀合歡屬,小喬木,高達10m,胸徑達20cm,有時呈灌木狀,枝冠寬展,分枝多。小枝被短柔毛,后漸脫落。產(chǎn)于龍陵、盈江、瀘水、潞西、瑞麗、西雙版納,蒙自、河口等地,廣西、四川、廣東、福建、臺灣有分布。生長于海拔100—1200m稀薄灌木叢中,路邊等一些光照較強的地方,是一種喜光耐旱樹種。
銀合歡抗風力強和萌生力強,砍伐后有較強的萌發(fā)力且生長旺盛,是優(yōu)良的薪炭柴樹種,適合于荒山造林。銀合歡是一種優(yōu)良的多用途樹種,種子可食,樹皮可提取鞣料,樹膠作食品乳化劑或代替阿拉伯膠,同時也是極好的觀賞樹種。由于銀合歡的人工栽培較少,對銀合歡的育苗技術(shù)缺乏系統(tǒng)的資料,所以我們在2002年開展了銀合歡的育苗試驗,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試驗地:試驗地選在龍陵縣象達鄉(xiāng),海拔1663m,年平均降雨量2109.5㎜,年平均溫度15.1℃,土壤為黃紅壤。選用了兩塊石礫少、土層深厚、土壤肥力較好、結(jié)構(gòu)疏松、透水性能好、地表徑流少的田地做苗圃地。
試驗材料:試驗種子由保山市林業(yè)局提供,藥劑有福爾馬林甲基托布津、克蟲星、蟲必殺,配制營養(yǎng)土的有生石灰、草木灰。
試驗方法:
1、試驗處理方法:采用撒播和裝袋點播兩種方式,其中撤撒播育苗做兩個重復,裝袋點播育苗做三個重復。
2、整地及土壤處理:苗圃地在前一年的冬季進行深犁,在次年育苗前進行整地。選取兩個樣地,其中撒播育苗的樣地重復一用燒土法,在苗床整好后,放上大量的玉米秸稈,經(jīng)過日光自然爆曬后,使其完全燃燒,重復二每平方米用50mm福爾馬林(甲醛)藥劑處理;裝袋育苗的重復一和重復二拌5%的生石灰,重復三拌5%的生石灰和5%的草木灰。
3、 種子處理:撒播育苗重復一的種子,用始溫25℃溫水浸種48h,重復二的種子用始溫100℃的開水浸種24h;點播育苗重復一的種子用始溫70℃的溫水浸種12h, 重復二和重復三的種子用始溫70℃的溫水浸種24h。
4、 播種:撒播育苗采用苗床寬1m,步道0.3m,長度因地勢而定的高床育苗,密度以種子蓋住地且不堆集為宜,用篩子篩土覆蓋,覆土厚約1cm,于3月26日完成。點播育苗也采用苗床寬1m,步道0.3m,長度因地勢而定的高床育苗,每袋點種3粒,覆土厚約1cm,于3月27日完成。
5、 苗期管理:
(1)澆灌:播完種后進行灌水,采用浸灌法進行灌水。灌水速度不易太快,以免把苗床沖毀,灌水直到墑面完全濕潤即可,以后視情況而進行澆灌,一般墑面保持潮濕即可。
(2)搭拱棚及遮蔭: 播種、澆灌完成后,用竹片和塑料薄膜拱上小拱棚對墑面進行保溫保濕,然后再搭上2.5m高的遮蔭棚用塑料遮蔭網(wǎng)進行遮蔭。直到80%的苗出土后,先撤去小拱棚,到苗木上山造林前一個月左右再揭去大遮蔭網(wǎng)進行煉苗。
(3)病蟲害防治:本著“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每間隔一段時間便對苗圃進行一次病蟲害藥物防治。其中第一次施藥時間在出苗木出齊后,用800倍液克蟲星+甲基托布津打,以后間隔20d后用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蟲必殺打,再間隔30d后用1000倍液克蟲星+甲基托布津打。
(4)除草:化學除草劑除草,雖然工作效率高,但它具有淋溶性和殘效性,對環(huán)境有污染,對土壤結(jié)構(gòu)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因此我們都采取人工除草法,不分時間,只要見草就除,即遵循 “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
(5)間苗和移植:由于袋裝點播育苗每袋播種3粒,出苗不容易整齊,常會出現(xiàn)有的袋內(nèi)會出苗3株或2株,而有的袋內(nèi)則無苗,這就需要把撒播苗床上的苗移植到?jīng)]有苗的營養(yǎng)袋內(nèi),把苗補齊;同時,還要把袋內(nèi)1株以上的也移植出來。間苗和移植在傍晚進行,并隨即澆透水;6月2日前,撒播重復一的苗完全移植到點播重復一的營養(yǎng)袋內(nèi),撒播重復二的苗完全移植到點播重復三的營養(yǎng)袋內(nèi)。
試驗結(jié)果:
1、出苗時間和出苗率:撒播育苗的重復一在播種9d開始出土,20d以后出苗率達60%左右,重復二的在播種3d后開始出土,20d以后出苗率達90%左右,點播育苗的重復一在播種后7d開始出土,20d以后的出苗率達50%,重復二的在播種后5d開始出土,20d以后的出苗率達70%,重復三的在播種后5d開始出土,20d以后的出苗率達75%。
2、生長量:在整個生長階段,撒播育苗重復二的生長速度大于重復一的生長速度,點播育苗的重復三的生長速度最大,重復一的生長速度最小。在7月5日上山造林時,每個重復抽取10株求平均高,重復一的平均高度是12.5cm,重復二的平均高度是13.3cm左右,而重復三的在19.5cm左右。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及配置與發(fā)芽率的關(guān)系見下表:
種子處理和營養(yǎng)土配置與試驗結(jié)果關(guān)系表
種子處理始溫(℃)及時間(h) 土壤處理及配置 開始出苗時間(d)20天后出苗率% 出圃時的苗木平均高(㎝)
撒播一 25/48 燒土法 9 60
點播一 70/12 5%生石灰 7 50 12.5
點播二 70/24 5%生石灰 5 70 13.3
點播三 70/24 5%生石灰+5%草木灰 5 75 19.5
結(jié)論分析:1、 種子處理的溫度和時間是影響銀合歡出苗所需時間和出苗率高低的關(guān)鍵因素,浸泡時間相同,一定范圍內(nèi)溫度越高,銀合歡種子的種皮軟化程度越高,開始出苗的天數(shù)越少;始溫相同,浸泡時間越長,銀合歡種子的種皮軟化程度高的越多,出苗率越高,即100℃開水浸種24h的出苗所需時間最少,出苗率最高。2、營養(yǎng)土配置是影響銀合歡幼苗生長快慢的決定因素,拌有5%草木灰的土壤,灌水以后土壤不易板結(jié),所以銀合歡苗在拌有5%石灰和5%草木灰的土壤里比在只拌有5%石灰的土壤里生長快。撒播二: 100/24 福爾馬林 3 90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7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新藥新療法控制乙肝病毒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