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霉素的抗菌譜和青霉素相似,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以及白喉桿菌等革蘭氏陽性細菌有強大的抗菌活性。紅霉素雖然不是這些致病菌的首選抗生素,但是當患者不能用青霉素時,它是主要供選擇的抗生素。對于軍團菌、肺炎支原體等所致的機體感染,紅霉素是惟一首選抗生素,療效十分可靠。
靜脈點滴是紅霉素常用途徑。一般成人每日劑量約1~2克,分2~3次給藥。兒童每日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5~30毫克,也是分為2~3次給藥。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在靜滴紅霉素時都需要在輸液瓶中加入一定劑量的654-2(山莨菪堿),成人每日20~30毫克,兒童每公斤體重0.1~0.2毫克,同紅霉素的用藥次數(shù)相同,分為2~3次靜滴。
靜滴紅霉素時加入654-2有什么益處呢?原來,紅霉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以腹痛為最突出表現(xiàn),常常呈現(xiàn)痙攣性疼痛,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其他胃腸道不適,臨床發(fā)生率平均為20%,而在靜脈滴注時發(fā)生率更高。這是因為,這些胃腸道反應與藥物劑量大小有關,如果成人6小時內劑量超過0.5克,兒童6小時內劑量超過0.2~0.3克就容易發(fā)生。相比口服紅霉素來說,靜脈給藥血藥濃度高,劑量容易偏大,故發(fā)生胃腸道反應的幾率更高,需要提前預防。
藥理研究證明,紅霉素的胃腸道反應是因為紅霉素誘發(fā)胃腸道平滑肌收縮乃至痙攣所引起的,而654-2是一種膽堿受體阻斷藥,能有效地拮抗胃腸道平滑肌收縮,解除胃腸道痙攣,達到鎮(zhèn)痛止吐,預防紅霉素所致胃腸道反應的目的。
紅霉素毒性作用小,但不應長期服用(最多一周)。
【劑量與用法】
紅霉素片(腸溶片),口服,成人1g~2g/日;兒童每日30mg~50mg/kg,分3~4次。靜注或靜滴可用乳糖酸紅霉素(Erythromycin Lactobionate),成人1g~2g/日;兒童每日20mg~30mg/kg,分2~3次。
【副作用】
1 胃腸道反應,可有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反應與劑量大小有關。
2 過敏反應,可有蕁麻疹及藥物熱。
3 可引起肝臟損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出現(xiàn)黃疸等。
4 靜注或靜滴乳糖酸紅霉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靜注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結,因此不宜肌注。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胃腸道反應有腹瀉、惡心、嘔吐、胃絞痛、口舌疼痛、胃納減退等,其發(fā)生率與劑量大小有關。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藥物熱、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等,發(fā)生率為0.5~1%。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必須注意:1.紅霉素為抑菌性藥物,給藥應按一定時間間隔進行,以保持體內藥物濃度,利于作用發(fā)揮。 2.紅霉素片應整片吞服,若服用藥粉,則受胃酸破壞而發(fā)生降效。幼兒可服用對酸穩(wěn)定的酯化紅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本品易耐藥。 3.與β-內酰胺類藥物聯(lián)合應用。一般認為可發(fā)生降效作用。 4.本品可阻撓性激素類的肝腸循環(huán)、與口服避孕藥合用可使之降效。 5.紅霉素在酸性輸液中破壞降效,一般不應與低pH的葡萄糖輸液配伍。在5%~10%葡萄糖輸液500ml中,添加維生素C注射液(抗壞血酸鈉1g)或5%碳酸氫鈉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6左右,再加紅霉素乳糖酸鹽,則有助穩(wěn)定。
抗生素的使用
臨床應用抗生素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一)嚴格掌握適應證凡屬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而且除考慮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針對性外,還必須掌握藥物的不良反應和體內過程與療效的關系。
(二)發(fā)熱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懷疑為細菌感染者外,發(fā)熱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檢出,且使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影響臨床確診,延誤治療。
(三)病毒性或估計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對各種病毒性感染并無療效,對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是無害無益的。咽峽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為細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膚、粘膜局部盡量避免反應應用抗生素因用后易發(fā)生過敏反應且易導致耐藥菌的產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桿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別是青霉素G的局部應用盡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膚燒傷時應用抗生素要選擇告辭適合的時期和合適的劑量。
(五)嚴格控制預防用抗生素的范圍在下列情況下可采用預防治療:
1.風濕熱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滅咽部溶血鏈球菌,防止風濕熱復發(fā)。
2.風濕性或先天性心臟病進行手術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適當?shù)目股?,以防止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發(fā)生。
3.感染灶切除時,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選用適當?shù)目股亍?
4.戰(zhàn)傷或復合外傷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環(huán)素族以防止氣性壞疽。
5.結腸手術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腸道準備。
6.嚴重燒傷后,在植皮前應用青霉素G消滅創(chuàng)面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虬磩?chuàng)面細菌和藥敏結果采用適當?shù)目股胤乐箶⊙Y的發(fā)生。
7.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擴張癥患者,可在冬季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限于門診)。
8.顱腦術前1天應用抗生素,可預防感染。
(六)強調綜合治療的重要性在應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性疾病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人體防御機制的重要性,不能過分依賴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視了人體內在的因素,當人體免疫球蛋白的質量和數(shù)量不足、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細胞性能與質量不足時,抗生素治療則難以秦效。因此,在應用抗生素的同進應盡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狀況得到改善;采取各種綜合措施,以提高機體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過高的體溫;注意飲食和休息;糾正水、電解質和堿平衡失調;改善微循環(huán);補充血容量;以及處理原發(fā)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紅霉素的不良反應
嚴重不良反應很少見。口服大劑量或靜注可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胃痙攣、腹瀉。另外為過敏反應。酯化物可引起肝毒性及肝功能異常,最嚴重的是無味紅霉素,可引起肝損害如轉氨酶升高、白細胞升高、發(fā)熱、黃疸等,一般于停藥數(shù)日后自行消除。靜注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
紅霉素的成人治療量為每日1~2g兒童每日30~50mg,分三四次口服。
你每天只服2,3片,在治療量內,不算超劑量服藥。沒什么癥狀就不要吃了,盡量避免服用抗生素..抗生素服用多了會產生耐藥性
紅霉素注射液基本信息
【別名】威霉素;福愛力;新紅康; 紅霉素注射液 【外文名】Erythromycin,EM,EMU-V,Eryc,Ethryn,E-Mycin,Gluceptate,Ilotycin
紅霉素注射液藥理作用
抗菌譜與青霉素近似,對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糞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白喉桿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革蘭陰性菌,如淋球菌、螺旋桿菌、百日咳桿菌、布氏桿菌、軍團菌、以及流感嗜血桿菌、擬桿菌也有相當?shù)囊种谱饔?。此外,對支原體、放線菌、螺旋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奴卡菌、少數(shù)分枝桿菌和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該藥品易耐藥。
紅霉素注射液適應癥
抗菌譜與青霉素相似,且對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及軍團菌有抗菌作用。適用于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新生兒結膜炎、嬰兒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病性尿道炎)、軍團菌病、白喉(輔助治療)及白喉帶菌者、皮膚軟組織感染、百日咳、敏感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鏈球菌咽峽炎、李斯德菌感染、風濕熱的長期預防及心內膜炎的預防、空腸彎曲菌腸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瘡等。
編輯本段紅霉素注射液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胃腸道反應有腹瀉、惡心、嘔吐、胃絞痛、口舌疼痛、胃納減退等,其發(fā)生率與劑量大小有關。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藥物熱、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等,發(fā)生率為0.5~1%。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必須注意:1.紅霉素為抑菌性藥物,給藥應按一定時間間隔進行,以保持體內藥物濃度,利于作用發(fā)揮。2.紅霉素片應整片吞服,若服用藥粉,則受胃酸破壞而發(fā)生降效。幼兒可服用對酸穩(wěn)定的酯化紅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該藥品易耐藥。3.與β-內酰胺類藥物聯(lián)合應用。一般認為可發(fā)生降效作用。4.該藥品可阻撓性激素類的肝腸循環(huán)、與口服避孕藥合用可使之降效。5.紅霉素在酸性輸液中破壞降效,一般不應與低pH的葡萄糖輸液配伍。在5%~10%葡萄糖輸液500ml中,添加維生素C注射液(抗壞血酸鈉1g)或5%碳酸氫鈉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6左右,再加紅霉素乳糖酸鹽,則有助穩(wěn)定。
編輯本段紅霉素注射液藥物相互作用
1、β-內酰胺類藥物與該藥品聯(lián)合應用,一般認為可發(fā)生降效作用。 2、該藥品可阻撓性激素類的腸肝循環(huán),與口服避孕藥合用可使之降效。 3、紅霉素在酸性輸液中破壞降效,一般不應與低pH的葡萄糖輸液配伍。在5%-10%葡萄糖輸液500ml中,添加維生素C注射液(抗壞血酸1g)或5%碳酸氫鈉注射液0.5ml使pH升到6左右,再加紅霉素乳糖鹽,則有助穩(wěn)定。
紅霉素 Erythromycin(Ilotycin,Erycin)
紅霉素注射液作用與用途
藥品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抗菌譜和青霉素相似,主要是對革蘭陽性菌如金葡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及梭形芽胞桿菌等,均有強大抗菌作用。對革蘭陰性菌如腦膜炎雙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桿菌、流感桿菌、布氏桿菌、部分痢疾桿菌及大腸桿菌等有一定作用。特點是對青霉素產生耐藥性的菌株,對該藥品敏感。作用機制主要是與核糖核蛋白體的50S亞單位相結合,抑制肽?;D移酶,影響核糖核蛋白體的移位過程,妨礙肽鏈增長,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系抑菌劑。 臨床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及對青霉素過敏的金葡菌感染。亦用于溶血性鏈球菌及肺炎球菌所致的呼吸道、軍團菌肺炎、支原體肺炎、皮膚軟組織等感染,此外,對白喉病人,以該藥品及白喉抗毒素聯(lián)用則療效顯著。
紅霉素注射液副作用
1胃腸道反應,可有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反應與劑量大小有關。
2過敏反應,可有蕁麻疹及藥物熱。
3可引起肝臟損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出現(xiàn)黃疸等。
4靜注或靜滴乳糖酸紅霉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靜注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結,因此不宜肌注。
紅霉素注射液注意事項
1藥品在酸中不穩(wěn)定,能被胃酸破壞,故需同時服用抑酸劑碳酸氫鈉,如服用腸溶片則可避免。
2乳糖酸紅霉素應先以注射用水溶解,切不可用生理鹽水或其它無機鹽溶液溶解,因無機離子可引起沉淀。待溶解后則可用等滲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稀釋供靜滴,濃度不宜大于0.1%,以防血栓性靜脈炎產生。
3與堿化尿液藥物碳酸氫鈉同用時,該藥品在泌尿系統(tǒng)的抗菌活性隨pH值的升高而增強。 4該藥品與林可霉素和β內酰胺類藥物之間有拮抗作用,應避免聯(lián)用。
5乳糖酸紅霉素與氨茶堿、輔酶A、細胞色素C、萬古霉素、磺胺嘧啶鈉、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鈉、頭孢噻吩鈉及碳酸氫鈉等混用可產生渾濁、沉淀或降效,故不宜同時靜滴。
6紅霉素可抑制華法令和卡馬西平在肝內代謝,增強兩藥的作用或毒性。與這兩種藥物合用時應注意觀察。
7紅霉素可抑制茶堿代謝清除,提高其血濃度,這常發(fā)生在合用若干天以后。應注意監(jiān)測。 放線菌(Streptomyceserythreus)產生的大環(huán)內酯(macrolide)系的代表性的抗菌素。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具有抗菌性。LD50為200―400毫克/公斤,作用機理在于與細菌的聚核糖體結合而抑制肽鏈的延。
魚病中的應用 紅霉素對魚類白頭白嘴病、爛鰓病及腎臟病有良好的療效。
內服發(fā)病季節(jié)用紅霉素拌飼料投喂,每百公斤魚用藥1克,第二至第六天每天用0.5克,連續(xù)6天作治療之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85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蒲參益智膠囊治療腦卒中
下一篇: 卡托普利致咳嗽特點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