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艿俗稱芋頭、毛芋,在我國南方及華北各省均有栽培。芋艿各地稱呼不一,生長在業(yè)洲東南部熱帶的稱蠻芋,生長在溫帶地區(qū)的叫芋艿。芋艿分旱芋、水芋兩大族,旱芋又分為子芋、魁芋、多頭芋;水芋有紅梗芋、白梗芋兩種。水芋味勝于旱芋。芋艿品種頗多,著名的有上海崇明的香芋、廣西荔浦的芋頭、浙江奉化的芋艿、杭州的白梗芋、廣州的旱芋、廣西宜山的檳榔芋、浙江金華的切芋等。
芋艿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zhì)、淀粉、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鉀、鎂、鈉、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B2、皂角甙等多種成分。近年來,發(fā)現(xiàn)芋艿中還含有微量元素銅。芋艿塊莖中淀粉含量達70%,既可當糧,又可作蔬,是老人和兒童較好的滋補之品。
芋艿軟酥糯滑,如玉似脂,古人有“玉體如脂粉且柔”之說。芋艿的食用方法很多,蒸、煨、烤、燒、燴、炒均可,只要烹制得法,都可成為美味佳肴。最常見的吃法是把芋頭蒸熟或煮熟后蘸糖吃,特別是紅糖與芋艿同吃,象征紅火、甜蜜,深受人們喜愛。將芋艿切成丁塊,與玉米糝一起煮粥,色香味俱佳。
芋艿不僅是席上佳肴,而且是食療上品。它性平味甘,具有調(diào)中補氣、消癰散結(jié)之功。據(jù)《滇南本草》記載,芋艿可治中氣不足,久服補肝腎、添精益髓。民間以等艿水煎或煅末內(nèi)服,治胃痛。痢疾和慢性腎炎:以生片頻擦或搗泥外敷,除瘰疣、雞眼和治療火傷、療瘡、無名腫毒及牛皮癬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93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食粥練功可養(yǎng)肺
下一篇: 秋冬燥咳食療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