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先秦時代杰出的思想家。也是道家創(chuàng)始人?!妒酚洝分杏涊d:老子、姓李,名耳,宇聃,做過周朝王室的守藏寶之吏。征集、保管和整理周王朝及諸侯典藉。曾收孔子做學生。享年160余歲,一說200余歲。不論此說是否屬實,但老子的長壽是無可懷疑的。老子的養(yǎng)生觀點與主張,集中起來可以概括為順應自然。恬淡寡欲。咽津養(yǎng)生。老子認為,靈丹妙藥雖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主張咽津以養(yǎng)生。他平時“叩齒鼓漱,然后再把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唐代醫(y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把他這種咽津養(yǎng)生之法總結為“服玉泉法“,認為叩齒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堅齒發(fā),利于益壽延年。順應自然。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叭伺c自然界的關系,息息相通,順應自然之道,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則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壽?老子認為自然界在不斷發(fā)展之中,人體必須與自然規(guī)律相適應,才能生長。不然,逆自然規(guī)律而動,則會生病折壽。這種具有樸素辯證的養(yǎng)生觀,對我國中醫(yī)學的養(yǎng)生學的形成與發(fā)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黃帝內經》中便是吸收了老子的這一養(yǎng)生主張的。恬淡寡欲。老子主張的恬淡寡欲,清凈為上,對他的精神修養(yǎng)、情志調節(jié)起著很好的作用。他極力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告誡人們不要貪心追求榮利,要寡欲清心,經常保持心態(tài)氣暢、體泰神清的心理狀態(tài),自然可獲得健身延年,這不能不是老子的長壽的一個主要原因。他還認為人之生難保易滅,氣難清而易濁。只有節(jié)嗜欲,才能保性命。會養(yǎng)生的人,一定要薄名利,禁聲色,廉貨財,損滋味,除佞妄,去妒忌。氣功養(yǎng)生。他還主張“至虛極,守靜篤”,維持清凈不亂的態(tài)度,維持清凈不亂的態(tài)度,保持旺盛的生機。他認為,口吐濁氣,鼻引清氣,四肢臟腑皆受其潤。如山之納云,地之受澤。若練得氣之十通,則百病不生。他說:“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yǎng)神氣,神行則氣行,神往則氣往。若欲長生,神氣相注。老子這種主張集中地表現在他用氣功養(yǎng)生的行動中。傳說老子在80多歲時,生過一場病,吃了一段時間的藥,沒有見效。有一天,他拖著病體來到一座山坡上,向長長的一片樹林走去,自覺身體越來越輕松,便效法天道的動靜結合,試驗起天道治病的氣功方法來。后來,人們把老子的氣功方法稱為練三丹(上丹田、下丹田、中丹田),即練丹祛病。老子自從練氣功后,疾病很快痊愈了,并越來越強壯起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98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馮亦代
下一篇: 紅軍村老人延年益壽有道—壽從筆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