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急性期患者要臥床休息,大便次數頻繁的,應用便盆、布兜或墊紙,以保存體力。
(2)飲食:以流食為主,開始一二天最好只喝水,淡糖水、濃茶水、果子水、米湯、蛋花湯等,吃牛奶有腹脹者,不進牛奶。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稀飯、面條等,切忌過早給予刺激性、多渣、多纖維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品,可鼓勵病人多吃點生大蒜。
(3)保護肛門:由于大便次數增多,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肛門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膚容易淹壞潰破,因此每次便后,用軟衛(wèi)生紙輕輕按擦后用溫水清洗,涂上凡士林油膏或抗生素類油膏。
(4)按時服藥:要堅持按照醫(yī)囑服藥7~l0天,不要剛停止腹瀉就停止服藥,這樣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很容易轉為慢性痢疾。
(5)慢性痢疾患者的護理
1)飲食上注意少吃生冷,病情較重者應采用少油、少渣、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如豆?jié){、蛋湯、瘦肉末、菜泥等,設法改善全身營養(yǎng)狀況。
2)不要過于勞累,腹部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感冒,因降低身體抵抗力會使病情加重。要進行力所能及的各種體育鍛練,以增強體質,如散步、體操、氣功、打太極拳等。
3)一般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為提高療效,也可采取保留灌腸的方法給藥,每天治療一次,一般在使后或以上區(qū)前進行。
采取切實可行的隔離消毒措施,切斷傳播途徑
(l)隔離
l)患者的食具、用具要單獨使用,要有專用便盆。
2)使用避污紙隔離:教導家用使用避污紙。避免手的傳播。由于一時工作的需要,來不及洗手時,可用避污紙防止相互感染。如家屬正在干活,病人需用便盆,干凈的手可以墊著一張干凈的紙去拿便盆,或家屬正處理大便等污物,孩子要喝水,也可以墊著一張紙拿水壺。這些干凈的紙便是避污紙,采用這種辦法,既省時間又省去來回洗手、消毒手的麻煩,達到避免交叉感染的目的。避污紙的做法:將清潔的紙裁成方塊(一般約4cm XI0cm左右即可),串在一起,掛在墻上,從前邊往后使用。也可將我好的紙深在一起,放在固定的地方,從上往下使用。注意這些紙要保持清潔。
要正確使用避污紙。臟手拿避污紙時,要從中間抓取。注意不要污染了下頁
的紙。使用時要注意紙的正、反面,即清潔面、污染面,如臟手拿的一面不要污染了取物的凈面。濕手不要使用避污紙。、一張紙只能使用一次,用完的避污紙要放在固定的紙簍里或大紙口袋里,待最后一并燒掉。
3)防止水龍頭污染(見病毒性肝炎訪視管理中隔離部分),
(2)消毒
1)食具、用具消毒如同甲型肝炎。
2)注意手的消毒;病人和護理病人的家屬必須做到飯前用流動水肥皂洗手。病人自己或家屬處理完病人的大便后,必須用消毒水(如5%的優(yōu)氯凈等)泡手2分鐘,然后用流動水將藥液沖洗干凈。
3)認真做到糞便消毒:痢疾病人的大便要排在便盆內。糞便要用藥物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劑(100ml水十漂白粉20g)或用10%的優(yōu)氯凈或用來蘇、石炭酸水消毒。藥液要比糞便多1倍,用棍將糞、藥攪拌混合均勻,放置2小時后再倒掉。便盆及攪拌棍要用同樣的消毒藥液浸泡、洗刷。
被病人糞便污染了的衛(wèi)生紙要燒掉,污染了的布、內褲要用0.3%~0.5%的優(yōu)氯凈浸泡15分鐘后再洗滌。
(3)集體單位中的患者處理
1)單位中發(fā)現痢疾患者,要住院或在家隔離治療。待病人離開后,要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消毒(如同病毒性肝炎的消毒要求)。
2)凡從事主食、副食、水源工作及托幼保教的工作人員,發(fā)病后要離開單位隔離治療,待癥狀消失、大便鏡檢陰性,停藥后大便培養(yǎng)兩次陰性,由區(qū)衛(wèi)生防疫站開據“痊愈證明”方可恢復工作。
以上人員確診為慢性痢疾及帶菌者,應立即調離原工作崗位,不接觸直接入口的食后、餐具或嬰幼兒工作。經治療癥狀消失,由區(qū)衛(wèi)生防疫站做糞便培養(yǎng)連續(xù)3次(每次間隔周)均為陰性,開具“痊愈證明”方可恢復原工作。
又快到開學的時間,寶寶又要離開父母去上學了,為了孩子,學點育兒保健知識很有必要。為了讓您在寫的過程中更加簡單方便,一起來參考是怎么寫的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幼兒園小班保健知識,歡迎閱讀!
幼兒園小班保健知識
1、按照幼兒園作息調整寶寶作息時間,培養(yǎng)午睡習慣
在家中按照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來安排寶寶的作息時間。如早上7點起床,8點入園;午睡從12點開始,時間大約有兩個半小時;下午5點接園等。讓寶寶養(yǎng)成早起早睡、按時午睡、進餐、盥洗、活動、娛樂等,這樣寶寶入園后會較快地適應新生活,同時能培養(yǎng)寶寶從小就遵守時間的好習慣;另外,還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入睡,改變要大人抱著、拍著、哄著才能入睡的不良習慣。
2、教寶寶學會自己大小便
寶寶在家里上廁所一般是坐式,但幼兒園一般是蹲式,很多寶寶對此不習慣,所以入園后如廁的問題最多。家長首先要解除寶寶的心理緊張,告訴寶寶在幼兒園里蹲廁比坐廁要干凈、方便,扶著小把桿很安全,并可幫助寶寶做一些模擬練習;此外,家長還要告訴寶寶憋便的害處,平時注意觀察寶寶的大小便規(guī)律,養(yǎng)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入園前應該重點教會寶寶說“我要小便,我要大便”這樣的話,免得到時候尿褲子。初春天氣偏涼,若寶寶不能跟老師表達大小便意愿而穿著尿濕的褲子,就很容易感冒。
3、學會自己吃飯喝水
寶寶從18個月開始就可以訓練自己拿勺子吃飯了。家長們要克服這種嫌麻煩或不衛(wèi)生的心理,給寶寶提供自己動手的機會,可以為寶寶選擇摔不破的、可高溫加熱的健康餐具以及穿罩衣、小圍嘴等方式來解決問題;剛開始時可盛少量的飯,根據寶寶食量分次加飯,吃飯時,家長要教寶寶正確的握勺和進餐的方法。
4、教寶寶學習穿脫衣服
家長要給孩子準備寬松的、有松緊帶的褲子,前面系扣的衣服,鞋子最好選擇有松緊帶的。寶寶喜歡模仿,如果寶寶希望自己穿脫衣服,請家長不要拒絕,而是抓住機會教寶寶穿脫衣服、鞋子等。
5、其他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要讓寶寶學會分清“自己的”和“別人的”概念,認識自己的物品,包括餐碗、勺子、罩衣、小拖鞋、毛巾、學習用品、衣物等。而且要學習表達,比如“我不舒服”,“我尿褲子了”、“我餓了”等;家長應鼓勵寶寶向老師說出真實想法,把老師當做媽媽。
幼兒園小班保健知識方法
1、夏季注意補充湯水
夏天水份流失比較快,隨著汗水會有鈉、鉀以及其它一些礦物質排出,所以夏季幼兒應該多補充湯水,在補充水的時候,建議讓幼兒多吃些水果,或者是以湯類來補充,并且最好少量多餐。要注意補充水時,白開水也不能喝多了,過量的水有可能會引起水中毒。
2、夏季育兒需要補充蛋白質
幼兒身體發(fā)育快,蛋白質又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溫環(huán)境中蛋
白質的損失變大,分解變快,所以夏天容易出現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媽媽們應該注意:補充蛋白質最好用牛奶、雞蛋、豆制品、肉,建議每天保證適量的牛奶雞蛋攝入量。
3、多吃水果雜糧以補充維生素粗糧、雜糧中維生素含量比較多,汗液中損失較多的是維生素C和B1、B2,多食水果針對性補充維生素C,粗糧中的維生素B1比較多,牛奶以及綠葉蔬菜中含大量的維生素B2。
4、幼兒夏季食欲不振,可少食多餐,多變些花樣。要做到 品種多、葷素搭配合理,食物味道經常變換。
5、幼兒厭食怎么辦?
引起寶寶夏季厭食常見原因是中樞神經系統受人體內外環(huán)境刺激的影響,使胃腸對消化功能的調節(jié)失去平衡。預防寶寶厭食,應做到飲食有節(jié),合理喂養(yǎng)。
6、小心食物變質
夏天食物容易腐爛,病菌就會趁虛而入,所以吃剩的食物要立即放進冰箱;喝剩的奶粉隔一小時以后就不能給孩子喝了;盡可能控制做菜的量,最好給孩子每頓都吃新鮮菜,冰箱中食物吃第二頓時要注意煮透,因為冰箱中也會產生有害菌,只有徹底加溫后才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否則就會引起食物中毒,造成孩子腸胃功能的障礙。為了殺死冷藏食物中的細菌,在次日食用之前,應將食品加熱到75℃以上(肉湯必須煮沸3分鐘)。
7、小心冷飲
幼兒貪食冷飲就會對嬌嫩的胃腸有不好的影響,會使口腔、胃黏膜的血管劇烈收縮,影響局部的血液供給和胃液的分泌,引起腹痛、腹瀉和食欲不振等癥狀。因此,父母應注意讓幼兒吃冷飲要適量,特別是不要在飯前吃冷飲,以免引起小兒消化紊亂和營養(yǎng)失調。幼兒吃冷飲時,不要大口大口地嚼著吃,以免對牙齒直接刺激,引起牙痛和影響牙的發(fā)育。另外,幼兒吃冷飲過多容易導致體重猛增,影響生長發(fā)育。
幼兒園小班保健知識常識
1、中暑
將中暑的孩子移到涼爽處,用比孩子體溫低兩度左右的水給孩子浸浴,每次30分鐘,每日兩次。體溫高時可用酒精加等量水擦頸部、腋下、腹股溝和四肢。可食用鹽開水、西瓜汁、5%糖開水等,也可服用一些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藥物,必要時給一些退熱藥。
預防幼兒中暑,居室要注意開窗通風,用電風扇或空調降低調節(jié)室溫。給孩子穿寬松透氣的'服裝,勤洗澡、勤換衣、勤喝水。戶外活動時,避開強烈陽光,正午前后兩小時最好不要外出,外出時帶遮陽帽。
2、皮膚病
幼兒的皮膚細嫩,易受病毒、細菌及其他因素的損害,引起局部皮膚發(fā)紅、發(fā)炎、生出痱子。痱子在身體的各部位都可發(fā)生,多見于頭面部、頸、前胸及臀部,有瘙癢感及輕微的燒灼感,容易形成囊腫和毛囊炎。抓破后,又很容易成為膿皰瘡。
膿皰瘡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重癥的孩子會發(fā)生鄰近的淋巴結腫大、發(fā)熱等,有的還會并發(fā)敗血癥、風濕熱及小兒急性腎炎。
預防痱子和膿皰瘡,主要是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及時更換汗?jié)竦囊路?。已患痱子的孩子,不要讓他搔抓,不要用熱水或堿性肥皂燙洗,也不能用涼水刺激,要用溫水洗浴,可搽止癢劑。另外,要讓孩子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可多吃些綠豆湯、冬瓜湯、西瓜、金銀花露等,起到祛暑、除濕、解毒作用。對患了膿皰瘡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膿皰瘡處涂紫藥水、金霉素、新霉素等軟膏,切忌濫用"膚輕松"等激素類軟膏,以防皮損擴散,加重病情。對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腫的幼兒,要警惕并發(fā)急性腎炎,需要做尿常規(guī)檢查,確診為腎炎者,應盡早治療。
3、腸道疾病
夏季幼兒易患急性胃腸炎、腹瀉、細菌性痢疾等腸道疾病。夏季的腸道疾病以細菌感染為主,因為氣溫高,病菌繁殖快,各種食物、水、飲品、物品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加上幼兒腸道的抵抗力弱,自我保健意識差,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更容易患病。另外,受涼受熱,過食冷飲,暴飲暴食都會造成消化功能紊亂,患腸道疾病。
孩子患了腸道疾病,除了按醫(yī)生的要求進行治療外,家庭護理是極其重要的。腹瀉的孩子,大便次數多,每次大便后要用溫水洗屁股,保持肛門清潔;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可少量多次服用口服溶液及糖鹽水。合理安排飲食,可以給米湯去油肉湯、去脂的牛奶及酸奶、稀飯、軟面湯等。腹瀉稍緩解后,可以給低渣、少油、少糖、不產氣的飲食,如大米粥、藕粉、蛋花湯、面片、魚泥、碎瘦肉、果汁等。忌食刺激性食物、發(fā)酵和脹氣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并要做到少食多餐。
4、防御日光皮炎
夏季日光中紫外線指數大,應注重避光。特別是對小兒眼睛的掩護。配戴太陽鏡一定要注重太陽鏡的質量,劣質的太陽鏡不但不克有效的防御紫外線的輻射,反而會損傷眼睛。涂抹防曬霜時也要注重質量和防曬系數。
5、制止蚊蟲叮咬:
小兒被咬后由于毒素作用,局部會出現嚴重的紅腫。以致發(fā)熱。另外,蚊蟲也是傳染病的散播媒介,沒有接種過乙腦疫苗的小兒,更易被散播上,即使是接種了乙腦疫苗也有被傳染的可能。
幼兒園小班保健知識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的保健知識大全
★幼兒園小班保健知識及注意事項
★小班幼兒保健知識大全保健知識
★幼兒園小班育兒保健知識
★幼兒園小班保健育兒知識
★幼兒園小班的保健知識大全(4)
★幼兒園小班秋季保健育兒知識
★幼兒園小班的保健知識大全(5)
★小班幼兒健康小知識
★幼兒園小班健康育兒知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99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鷓鴣健脾益氣湯
下一篇: 腦血管病人的家庭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