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蒼耳子的藥性是什么?是什么作用,謝謝中醫(yī)告訴我
蒼耳子 別名 野茄子、刺兒棵、疔瘡草、粘粘葵。
功能主治 散風濕,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
附注 蒼耳全草亦供藥用,治急、慢性胃腸炎,菌痢。
應用
1.用于鼻淵頭痛,風寒頭痛。本品溫和疏達,味辛散風,苦燥濕濁,通竅止痛,用治鼻淵頭痛、不聞香臭、時流濁涕,常配伍辛夷、白芷、薄荷同用,即蒼耳子散。用治外感風寒,,惡寒無汗、頭痛鼻塞者,可與防風、白芷、羌活、藁本等同用。
2.用于風濕痹痛。本品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治風濕痹證,四肢拘攣,可單用,或與秦艽、蠶砂、萆區(qū)等同用,泡酒服,如史國公藥酒。
此外,本品與地膚子,白鮮皮、白蒺藜等藥同用,治風疹瘙癢。又
本品研末,用大風子油為丸,還治疥癬麻風,皆取散風除濕的作用。
用法與用量 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古代藥經
《本經》:“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p>
《要藥分劑》:“治鼻淵鼻首,斷不可缺,能使清陽之氣上行巔頂也?!?/p>
藥理 本品含含蒼耳甙(xanthostrumarin)。葉含蒼耳醇(xanthanol)、異蒼耳醇(jsoxanthanol)、蒼耳酯(xanthumin)等。甙類物質有顯著降血糖作用;煎劑有鎮(zhèn)咳作用;對心臟有抑制作用,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本品有一定毒性,成人服用量超過100g可致中毒,主要癥狀為頭暈、嗜睡、昏迷、全身強直性痙孿,并出現(xiàn)黃疸,肝腫大、肝功障礙、尿中出現(xiàn)蛋白、紅細胞、管型。重則呼吸、循環(huán)、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比較蒼耳子及其炮制品抗菌作用.方法:分別蘸取相同量的生品和炒制品脂肪油乳濁液或水煎液于5種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上,37℃恒溫培養(yǎng)24h觀察抗菌情況.結果:蒼耳子生品和炒制品的脂肪油乳濁液、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都有效,且炒制品抗菌作用比生品更強.結論:蒼耳子用于治療急慢性鼻炎以炒制品為佳.
1、祛風散熱:蒼耳子味辛能行散、苦可燥濕,性溫則散寒,偏入肺、肝、脾、腎四經,“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常用于風寒濕痹、四肢拘攣、風寒頭痛及牙齒疼痛等病癥。
2、通鼻竅:蒼耳子溫和疏達,味辛散風、苦燥濕濁,善通鼻竅以除鼻塞,止前額及鼻內腫脹,可內服、亦可外用,尤宜于鼻淵而有外感風寒者。
3、發(fā)汗:蒼耳子辛溫解表且宣肺,疏風散寒能發(fā)汗,苦溫,故兼可祛濕,可用于風寒或風寒夾濕之感冒。
4、解毒殺蟲:蒼耳子辛行疏散,苦可燥濕殺蟲,消風止癢力強,常用于皮膚癢疹及其他皮膚病。
5、禁忌:蒼耳子是具有小毒的,所以不可以過量的食用,當由于血虛引起頭痛、身痛的癥狀的時候,也不建議使用蒼耳子。
【中藥規(guī)格】:來源只一種,一般不分等級,以粒大、飽滿、色綠黃者為佳。
【藥材性狀】:紡錘形,兩頭尖,形似棗核?;揖G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鉤刺,頂端有兩枚較粗的刺,基部有果柄痕。質硬而韌,體輕。皮較厚,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紡錘形,一面較平坦,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氣微香,味微苦。
【 成分 】:本品含蒼耳甘、脂肪油、生物堿、蒼耳醇、蛋白質、維生素C等。
【藥理作用】:甘類物質有顯著降血糖作用;煎劑有鎮(zhèn)咳作用;對心臟有抑制作用,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肺炎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本品有一定毒性,成人服用量超過100g可致中毒,主要癥狀為頭暈、嗜睡、昏迷、全身強直性痙攣,并出現(xiàn)黃疸、肝腫大、肝功障礙、尿中出現(xiàn)蛋白、紅細胞、管型。重則呼吸、循環(huán)、腎衰竭而死亡。
【性味歸經】:辛、苦,溫,有小毒。歸肺經。
【應用】:散風除濕,通竅止痛,主治風寒頭痛,鼻淵頭痛,風濕痹痛,四肢拘攣,風疹瘙癢,疥癬麻風。
【藥材用法】:煎服,3~10g?;蛉胪枭?。
【使用禁忌】: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附藥 蒼耳草
為蒼耳的莖葉。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功能祛風,清熱,解毒。主要用治風濕痹痛,四肢拘急等癥。可調和作羹,如蒼耳葉羹。又可用于麻風、疔毒、諸癥。本品有毒,內服不宜過量,亦不能持續(xù)服用。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適量。本品散氣耗血,不宜于虛人。
1. 治療蒼耳子每日120~150g, 水煎, 分3~4次內服(治療106例);或每日用鮮干蒼耳子、葉60g, 水煎, 分3~4次內服(治療4例).共治療110例急性患者, 其中1例服藥后發(fā)生嘔吐而未用, 其余109例均獲治愈, 治愈率為99.1%.平均治愈天數(shù)為5天.【新中醫(yī)1984;(9): 18】
2. 治療泌尿系感染蒼耳子250g(炒焦), 加水600ml, 煎取藥汁400ml, 再加紅糖100g, 1次服用, 小兒用量酌減.治療28例, 痊愈20例, 好轉6例, 無效2例.【內蒙古中醫(yī)藥1991;10(2): 11】
3. 治療腰腿痛將蒼耳子制成30%針劑, 每次用2~4ml于痛點注射, 隔日1次, 10次為1療程.治療腰部扭傷坐骨、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隱裂等引起的腰腿痛163例, 總有效率為89%.一般3~5次奏效, 最快者注射一次后即減輕.對急性腰部扭傷或療效較好;對于骶椎隱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 療效不穩(wěn)定.【中草藥通訊1972;(2): 50】
4. 治療腮腺炎蒼耳子加水煎服, 每日4次, 連服3天.新生兒每天3g, 1~2歲5g, 以后每增加2歲即增加5g, 14歲以上30~45g.一般輕癥服2~3天即可, 重癥可配合蒼耳草葉搗爛敷患處.有合并癥者配合其他療法處理.【江西醫(yī)藥1961;(10): 31】
5. 治療瘡癤蒼耳子、牛蒡子、生大黃、金銀花蒲公英各9g, 土茯苓30g, 每日1劑, 水煎分2次服.連服4~8劑.治療瘡癤30例, 均獲得良好效果.但不適用于糖尿引起的瘡癤.【湖南中醫(yī)雜志1976;(5): 55】
6. 治療牛皮癬蒼耳子15~24g, 防風9~12g, 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9~15g, 丹皮9g.溫水浸泡1小時, 文火煮沸后再煎30分鐘, 連煎2~3次, 取汁350~400ml, 分3次口服, 每日1劑.治療牛皮癬26例, 治愈14例, 顯效5例, 無效7例.一般服藥20劑即可控制.【中醫(yī)雜志1983;(12): 42】
7. 治療尋常疣、扁平疣蒼耳子10g, 浸泡于75%酒精50ml內, 密閉7日, 取液備用.用棉球蘸藥液涂抹患處, 每日數(shù)次.尋常疣用藥10日、扁平疣用藥7日, 多于停藥15~20日疣自行脫落.治療104例, 痊愈98例, 好轉5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99.1%.【新中醫(yī)1992;(5): 22】
8. 治療下肢潰瘍蒼耳子60~120g, 炒黃研末, 生豬板油120~180g, 共搗為糊狀.用時先用石灰水(石灰500g, 加開水4000ml 沖泡, 靜置1 小時后吸取上清液)洗凈瘡面, 揩干后涂上藥膏, 外用繃帶包扎.冬季5~7天, 夏季3天更換敷料.【江蘇中醫(yī)雜志1966;(3): 37】
9. 治療腳癬蒼耳子30g, 微搗, 明礬、苦參、蛇床子、黃柏各15g.加水600ml, 煎至500ml, 過濾去渣, 再加入沸后約40℃的溫水10倍, 于臨睡前洗腳20分鐘, 連洗3次為1療程.若癥狀未消失者, 宜在半月后再進行第2個療程.【中醫(yī)雜志1964, (4): 13】
10. 治療蒼耳子、生大黃、川連、黃柏、苦參各10g, 滲液多者加枯礬10g.上藥水煎, 濾液熏洗患處, 每日3次.治療50例, 皆愈.【陜西中醫(yī)1990;(2): 81】
11. 治療急、慢性鼻炎a. 蒼耳子30~40 個, 輕輕捶破, 放入清潔小鋁杯中, 加麻油30g, 文火煮開, 去蒼耳, 待冷后, 傾入小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簽蘸藥液涂鼻腔, 每日2~3次, 兩周為1療程.鼻炎207例, 除3例無效、12例未堅持用藥外, 余均治愈, 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隨訪時間最長的已達3年, 未見復發(fā).【新醫(yī)學1972;(10): 51】
b. 蒼耳子、辛夷、千里光、魚腥草各150g, 薄荷精3~4滴.制成濃縮液500ml, 加防腐劑苯甲醇 6%(約 3g), 分裝入滴瓶內備用.每天滴鼻8 次.治療279例鼻炎患者, 其中急性鼻炎82例, 顯效率 48.8%, 有效率86.6%;慢性鼻炎104例, 有效率 69.2%;93例, 顯效率60.2%, 有效率89.2%.【新醫(yī)學1971;(10): 21】
12. 治療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
a. 蒼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 每次3~5g, 日服3次, 連服2周.或將粉末與蜂蜜混合制成丸劑(每丸含藥粉3g), 每次1~2丸, 日服3次, 連服2周, 必要時可服3周至2個月.少數(shù)患者服藥后有輕度腹瀉、痛以及輕微頭痛、全身無力等.【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56;4(2): 85】
b. 蒼耳子碾成粉末, 用95%乙醇浸泡12天后, 將其沉淀的細末和乙醇的溶解物共同蒸干, 壓成片劑, 每片重0.5g(相當于原生藥1.5g 左右).每服2片, 每日3次, 連服2周左右.治療典型單純性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而無并發(fā)感染者65例, 結果有良效者23例, 好轉者11例, 無效者13例, 此外, 18 例結果不明.【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56;(2): 85】
13. 副鼻竇炎蒼耳子1 000g, 辛夷180g, 金銀花60g, 菊花60g, 茜草60g, 蜂蜜240g.先將蒼耳子及辛夷分別碾碎, 混同金銀花、菊花及茜草放入鍋中煎熬, 約4~5小時, 將藥汁傾出, 再加水繼續(xù)煎熬, 共計4次, 然后去藥渣, 將所有藥液混合加熱, 至藥汁已濃, 沸至起大泡時, 加入蜂蜜攪勻, 約得藥汁600ml.最后裝瓶貯于冰箱, 或加入2%~3%的苯甲酸鈉以防腐.成人日服 3次, 每次5ml, 3~4周為1個療程.然后根據(jù)情況決定是否再服.最多再服1個療程, 無效則停藥.治療37例, 對合并慢性上頜竇炎及慢性篩竇炎者均有療效, 有效率為87%~90%.【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57(2): 123】
14. 治療牙痛
a. 蒼耳子6g, 雞蛋1個.蒼耳子焙黃去掉殼, 研為細末, 與雞蛋和勻, 不放油鹽, 炒熟食之, 每日1次, 連用3劑.治療頑固性牙痛50 例, 除2例無效外, 其余均1次止痛, 3劑痊愈, 長期隨訪, 未見復發(fā).【新中醫(yī)1974;(4): 46】
b. 蒼耳子、玄參各15g, 水煎服.治療頑固性牙痛19例, 治愈18例, 好轉1例.【浙江中醫(yī)雜志1977;(3): 26】
【中藥來源】:本品始載于《本經》。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蒼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的果實。分布全國,各地都有野生。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曬干。炒去硬刺用。
、【蒼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804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防風副作用
下一篇: 辛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