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2倍,且屬于優(yōu)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
醫(yī)學認為魚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很高,但吃魚尚要講究對癥,對癥吃魚,才能顯現(xiàn)出醫(yī)療作用來。
甲魚:又稱鱉、元魚。味甘性平,全身均可入藥。除肉外,鱉甲可滋陰潛陽,散結消癥。甲膠還有補血、退熱、消淤的作用。鱉血能滋陰退熱,適用于肺結核病人。鱉頭燒灰可治療小兒諸疾及陰脫、肛脫。
鯽魚:又名鮒魚,味甘性溫。功效為利水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清熱解毒等,主治浮腫腹水、產(chǎn)婦少乳、胃下垂、脫肛等癥。
青魚:有補氣養(yǎng)胃、化濕利水、祛風解煩等功效。食用可治療氣虛乏力、胃寒冷痛、腳氣、濕痹、瘧疾、頭痛等癥。青魚所含鋅、硒、鐵等微量元素,還有防癌抗癌作用。
黑魚:有去淤生新、清熱祛風、補脾利水之功效。能補肝腎、治浮腫、腳氣、疥癬等癥。對婦女血虛體弱、月經(jīng)不調以及病人術后恢復尤為有益。
鯉魚:味甘性溫,有利尿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腫、乳汁不通等癥。
草魚:又名鯇魚,味甘性溫,有平肝、祛風、活痹、截瘧之功效。古人認為,鯇魚肉厚而松,治虛勞及風濕頭痛,以其頭蒸食尤佳。
泥鰍: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鰍肉質細嫩,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芍螡駸狳S疸、小便不利、病后盜汗等癥。
帶魚:可補五臟、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干燥者尤為適宜。可作為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輔助療法。常吃帶魚還可滋潤肌膚、保持皮膚的潤濕與彈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808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別完全拒絕全脂奶
下一篇: 浮小麥——糧食中的治病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