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首屆世界亞健康學術大會上獲悉,中國針灸學會刺絡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曙光醫(yī)院針灸研究室主任沈衛(wèi)東等科研人員研究證實,用針刺方法治療耳聾耳鳴有較好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耳聾、耳鳴是臨床常見的癥狀,病因復雜、病機多變。它既可以由多種疾病引起,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先兆。沈衛(wèi)東等人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選取病例,患者以持續(xù)日久的的聽力下降為主要癥狀,或伴有耳鳴及輕度眩暈;耳部檢查有耳膜、少光澤,或有內(nèi)陷、增厚、黏連、鈣質(zhì)沉著等表現(xiàn);聽力檢查呈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颊吲懦z傳性后天失音性耳聾以及代謝障礙、細菌感染、耳手術、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所致的聽力減退和突發(fā)性耳聾。研究人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72例耳聾耳鳴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6例予以針刺治療,每周3次,連續(xù)治療4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36例予以耳聾左慈丸治療,每天兩次,連續(xù)服用4周為1個療程。結果發(fā)現(xiàn)針刺治療耳聾總有效率為85.7%,耳鳴治療的有效率則為94.2%;而對照組治療耳聾、耳鳴的有效率則分別為47.6%和48.6%。
中醫(yī)認為耳為少陽所經(jīng)轄,手足少陽經(jīng)脈循耳之前后。耳鳴耳聾多由內(nèi)傷引起,其實證多為肝火、痰火困擾耳竅,虛證為腎和脾胃虧虛、耳失所濡。沈衛(wèi)東認為,治療耳聾須先辨清虛、實,實證用瀉法,虛證用平補平瀉和補法。他采用針刺治療以疏利少陽經(jīng)氣為主,配合辨證取穴,如取翳風、聽會以疏導少陽經(jīng)氣清瀉肝膽,瀉三焦火而清竅。認為通過針刺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耳聾耳鳴癥狀,提高患者的聽力。
只要您排除了五官科的器質(zhì)性病變,針灸療效確切!
第一次做針刺治療的人都會怕痛,這很正常!屆時一下,用于頭面部的針多是小針,刺入皮膚不會留疤,而且由于針細小一般不會很痛的.有一點要告訴您,中醫(yī)針刺有個得氣感,得氣了才有療效,而得氣的瞬間會有些酸脹,這是有療效的表現(xiàn),不要擔心。
勇敢點!嘗試一次針刺治療!如果實在害怕,就改中藥吧,不過很苦哦:)
1 耳鳴病因病機耳為宗脈之所聚,五臟六腑皆通過經(jīng)脈直接或間接的與耳部有關,所以五臟六腑, 十二經(jīng)脈的疾病都可引起耳部聽覺的異常。耳鳴內(nèi)因多由惱怒,驚恐,肝膽風火上逆,以致少陽經(jīng)氣閉阻,或因腎虛氣弱,精氣不能上達于耳而成,外因每為風邪侵襲,壅遏清竅,亦有因突然暴響震傷耳竅引起者。
2 耳鳴針灸常用穴位
針灸法:患者取坐位,雙上肢平放于桌上,常規(guī)消毒,避開動脈,在耳門前上方鬢發(fā)邊緣動脈處取穴,取0.30毫米×25毫米亳針斜刺進針8-12毫米,用捻轉補瀉手法(實證用捻轉瀉法,虛癥用捻轉補法),刺激稍強,留針20分鐘,間歇運針2次,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作用:耳部為手少陽三焦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和手太陽小腸經(jīng)所過,且耳和髎為三經(jīng)之會穴,故針刺耳和髎可達到疏散風熱,補腎填精,濡養(yǎng)耳竅,聰耳止鳴的作用,故取得較好療效。
針灸法:用75%的醫(yī)用舅舅對醫(yī)者和患者的相關部位進行嚴格消毒后,選取0.30毫米×75毫米的亳針,用夾持進針法緩慢直刺入2.0-2.5寸,進針后施行緩慢的提插捻轉手法,待患者得氣后,改用強刺激的子午搗臼法,以患者耐受為度,在得氣感漸強的同時,施行迎隨補瀉手法(瀉法),令針尖朝上,使得氣感向患處傳到,持續(xù)運針2-3分鐘,然后停止運針,留針3分鐘后再繼續(xù)運針2-3分鐘,如此操作3次,當患者自覺針感向上傳到甚或隱約傳入耳中時,則以導氣法把亳針提至天部,搖大針迅速出針,在針刺過程中部加電,單純以手法施術。
作用:風市為足少陽膽經(jīng)的要穴,有疏風熱,清膽火,通經(jīng)絡,理氣血的作用,而耳鳴耳聾的主要病因在于膽火熾盛,脾腎虧虛或外感風熱之邪,故根據(jù)“經(jīng)脈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療規(guī)律,單選風市穴,配合適當?shù)氖址▉碇委熒窠?jīng)性耳鳴耳聾,有明顯的療效。
3 耳鳴針灸辯證施治法根據(jù)發(fā)病久暫,兼證和脈象變化等,分為實證和虛證。
實證
證候:發(fā)病急,耳鳴如蟬,甚或如雷鳴樣,且耳中覺脹,鳴聲不斷,按之不減,漸至聞聲不清,重者出現(xiàn)耳聾不聞人聲;亦有暴病耳鳴者,若為肝膽風火上逆,多見面赤,口干口苦,煩躁易怒,脈弦;若為外感風邪,多兼有寒熱頭痛,脈浮數(shù)或浮弦。
治法:平肝瀉火,熄風通竅。
針灸處方:百會八陣,風府八陣;河車路;風府至大椎段;翳風,聽會,足臨泣,俠溪,聽宮,中渚。
手法:杵針用瀉法。
方義:百會八陣,風府八陣,河車路有平肝熄風,清熱瀉火,通經(jīng)活絡,行氣通竅的作用,手足少陽兩經(jīng)經(jīng)脈均繞行于耳之前后,故取手少陽三焦經(jīng)之中渚,翳風,足少陽膽經(jīng)之聽會,俠溪,遠近相配,以疏導少陽經(jīng)氣,四穴合用為治療本病之主方,足臨泣為膽經(jīng)之腧穴,用之可清泄少陽經(jīng)熱,通暢氣機,為上病下取之意,聽宮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道。
加減:肝膽火盛者加太沖,丘墟以清瀉肝膽實火,外感風邪者加外關,列缺,合谷以疏散外邪。
虛證
證候:久病耳聾,耳中如蟬鳴,時作時止,勞累則加劇,按之鳴聲減弱,兼見頭暈,腰酸膝軟乏力,遺精陽痿,帶下,脈虛細等癥。
治法:補益精氣,通竅復聰。
針灸處方:百會八陣,命門八陣;河車路,大椎至命門段;翳風,聽會,足臨泣,俠溪。
手法:杵針用補法,并可加灸法。
方義:腎開竅于耳,虛證其治在腎,腎虛則精氣不能上注于耳,故取命門八陣,百會八陣,河車路補氣益精,培腎固本,疏經(jīng)活絡,通竅復聰;翳風,足臨泣為手少陽之穴,聽會,俠溪為足少陽之穴,兩經(jīng)均行于耳部周圍,有疏通少陽經(jīng)氣,通竅復聰?shù)淖饔谩?
加減:腎虛嚴重者加關元八陣,太溪以補腎氣;脾胃虛弱加至陽八陣,足三里。
4 小貼士治療耳鳴耳聾還可以結合自我按摩療法,患者以兩手掌心緊按外耳道,同時以四指反復敲擊枕部或乳突部,續(xù)而手掌起伏,使外耳道口有規(guī)律的開合,堅持每天早晚做數(shù)分鐘;另外,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勞逸,喜怒,房勞的調(diào)節(jié)和攝生調(diào)養(yǎng)。
耳鳴的年齡跨度越來越大,甚至一些青少年也遭受耳鳴的困擾。有哪些治療耳鳴的藥方呢?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挑選的治療耳鳴特效藥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治療耳鳴特效藥方 1、石菖蒲治療耳鳴
取石菖蒲60克,每天一劑,水煎分2次口服。左耳及雙耳耳鳴者,同服濃縮六位地黃丸,每天2次,每次10粒;右耳耳鳴者同服北京同仁堂的《金貴腎氣丸》,每天2次,每次25丸;藥物中毒性耳鳴加生甘草20克同煎。(注:石菖蒲少于30克,效果不佳)。
治療結果:治療20例觀察,一般服藥3~7天即獲痊愈,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
2、仙鶴草治療耳聾
取鮮仙鶴草(連根)150克,加冷水適量,大火煎成濃汁頻飲,每日1劑,連用10天為1療程。對鏈霉素及其他西藥引起的耳鳴、耳聾療效極佳。
3、路路通治療耳鳴
取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然后水煎成藥液頻飲,5天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痊愈。
4、葛根治療特發(fā)性耳聾
取葛根適量研成粉末,用空心膠囊裝后吞服,每粒含藥0.5克,每日2-3次,每次3-4粒。一個月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好轉或痊愈。
針灸治療耳鳴 1、體針治療
《內(nèi)經(jīng)》有關耳聾耳鳴的治療主要體現(xiàn)在針刺方面。一般取手足少陽經(jīng)穴為主,結合辨證循經(jīng)取穴,以針感傳至內(nèi)耳者佳。
常規(guī)取聽宮、翳風、中渚、頰溪等穴為主,肝膽火旺者配太沖、丘虛。
外感風邪配外關、合谷。
腎氣虧虛配太溪、關元。
痰熱郁結配豐隆、勞宮。
2、灸法治療
灸法可使艾火熱力沿耳道直達鼓膜及鼓室,對中耳炎引起的耳部疼痛及堵塞感等癥狀亦有明顯改善作用。
將石菖蒲、郁金、半夏、冰片合生姜汁制成直徑4cm,厚0.5cm的藥餅,分別放于聽宮、聽會、完骨、天柱,其上放置艾2炷,每穴各灸6壯,治療耳鳴。
緩解耳鳴的食物 1、干姜
能溫中散寒。治脾胃寒證,無論是外寒內(nèi)侵之實寒證,還是脾胃陽氣不足之虛寒證均可應用。耳鳴患者做菜時適當放一些,就可以起到治療耳鳴的效果了。
2、鰱魚
冬季養(yǎng)胃的好魚,用于緩解胃痛,常用于脾胃虛弱的治療。尤其適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3、胖頭魚
有暖胃、平喘的作用。體質(zhì)虛弱的最好多吃胖頭魚的魚頭,暖胃的同時還能起到治療耳鳴、頭暈目眩的作用。
4、辣椒
吃辣椒能夠促進食欲、增進消化,可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細血管擴張、流向體表的血液增強。冬季常吃辣椒能夠抵御寒冷,并能防止因受潮而引起的關節(jié)痛、腰腿痛和胃虛寒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812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增強MRI評價腫瘤淋巴結轉移準確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