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西湖六月天,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注:本詩選自《常用古詩》。詩作者為南宋詩人楊萬里(1127-1206年)。
按:荷花,又名蓮花、芙蓉、菡萏、水芝、凈友等。原產(chǎn)印度,在我國生長已有3000多年歷史。古《詩經(jīng)》中就有“彼澤之陂,有浦有荷”,“際有荷花”之句。
夏日觀荷,其樂無窮。那接天的碧綠荷葉,將一朵朵粉紅色的映日荷花扶出水面,給人一種絕美的享受,使人舒心悅目,流連忘返。
荷花不僅是觀賞植物,而且渾身都可入藥。其花入藥具有清暑、止血的功效;荷葉清暑解熱,用于治療暑熱煩渴、頭脹胸悶、浮腫、泄瀉等癥;蓮子有滋養(yǎng)、安神、固精、止瀉的作用,又是理想的補品;蓮藕既可止血,又能解渴、解酒毒。
蓮藕入饌是極好的美食。用蓮花和飯同煮稱“蓮飯”,是古來已有的食品,用蓮子和米煮粥謂之藥粥,明代藥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載:“蓮子粉粥,健脾胃、止泄痢”?!昂扇~蒸肉”、“荷葉包雞”是獨特的名菜,蓮藕生食、炒食、蒸食、做成蜜餞食、制成藕粉,都是人們百食不厭的美食佳肴。(田家聲)
此花真合在瑤池
——詠荷花古詩詞賞析(上)
王傳學
? ? ? ? 盛夏之時,漫步湖邊池畔,但見亭亭玉立的荷花,迎風搖擺的荷葉,正露尖尖角的蓓蕾,飄溢出一陣陣清香,散發(fā)出一縷縷幽馨。人們身臨其境,看薰風翻背,賞紅蕖與綠水交映,頓減幾分暑氣。
荷花也叫蓮花、芙蓉、芙蕖、菡萏等,歷來為文人所鐘愛,是中國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在蔚為壯觀的古代詩詞中,詠荷花的詩詞不在少數(shù),或贊美其君子風度,或欣賞其品格高雅,或唱和其風韻獨勝,或詠頌其優(yōu)美風姿……下面讓我們徜徉在古詩詞中,品味荷花意象的藝術魅力。
荷花與中國文化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能找到關于荷花的記載:“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保ā对娊?jīng)·鄭風·山有扶蘇》荷花是種植在濕洼地里的?!对娊?jīng)·陳風·澤陂》以“彼澤之陂,有蒲與荷”起興,烘托像荷花一樣美麗動人的女子。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曠世佳作《離騷》有這樣的詩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用碧綠的荷葉制成上衣,用粉紅的荷花縫成下裳。詩人為了表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向邪惡勢力妥協(xié)的決心,要穿上用荷葉荷花做成的衣服。衣服不同于一般的裝飾品,它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詩人從百花園中擷取荷花為衣,正是看中了荷花高潔的品質和美好的情操,這一點與詩人自身的氣質是相契合的。
蓮花還與勞動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采蓮是江南舊俗,以六朝為勝。在漢代樂府詩中有《江南》一詩,詩曰: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是一首采蓮民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
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回旋反復的音調,優(yōu)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的壯男俊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聲,多么秀麗的江南風光!多么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從文化學的角度看,這又是一首情歌,它隱含著青年男女相互嬉戲,追逐愛情的意思。讀完此詩,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撲來。我們在感受著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的同時,自己的 心情也隨著變得輕松起來。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略到了采蓮人內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
標志著南朝樂府民歌在藝術發(fā)展上最高成就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對蓮花和采蓮也有著細致入微的描寫:“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詩歌對采蓮情景的描寫,生動地展示了魚米之鄉(xiāng)獨具特色的生活,它又不局限于對生活場景的重現(xiàn),而是借此表達對遠游情人的思念之情,是一曲優(yōu)美的閨情詩。
荷花意象頻頻出現(xiàn)在唐詩里。詩人們吟詠荷花的美麗,贊美荷花的品格,借花抒情,托物言志,寫下了許多精彩詩篇。
詩仙李白非常喜愛荷花,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反對裝飾雕琢。他寫有多首詠荷花的詩。先看這首《古風》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全詩的意思是:碧綠的荷花生長在幽靜的泉水邊,朝陽把她們映照得鮮艷無比。清秋季節(jié),一朵朵芙蓉從綠水中裊裊舉起,茂密的圓葉籠罩著縷縷青煙。秀麗的花容,清香的氣息,絕世空前,可是誰來舉薦她們呢?眼看著秋霜漸濃,秋風勁起,難免紅顏凋謝。但愿她們能在王母的瑤池里生長,時時鮮艷,永不頹色。
李白《古風》組詩共五十九首,這是其中的第二十六首。看詩意應該作于應詔前不久。此詩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的才高德潔,并希望舉薦給皇上。
全詩以荷為詠頌對象。寫荷之美,綜以“艷”、“鮮”;分以“花”、“葉”、“色”、“香”;陪以“朝日”、“綠水”、“青煙”。寫荷之不遇,曰“空”、曰“凋”。“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中,“冒”與“羅”用字極其到位,冒尖而踴躍,收羅而無遺。“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華池,芳華之池。末二句表達了積極用世的意愿。
李白的這首《古風》以荷為喻,道出了荷花的心事,也傳遞了詩人的心聲:空有絕世的美艷,過人的才華,卻無人欣賞。也表達了不甘被埋沒,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以實現(xiàn)自己理想抱負的地方的志向。
李白另一首《折荷有贈》則營造出不同的意境: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搖曳多姿的荷花令詩人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如此良辰美景,若有佳人相伴,真是相得益彰??上г娙搜壑械募讶?,像荷花一樣,“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令詩人產(chǎn)生了無限悵惘之情。
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采蓮曲》詠道:
荷花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這首詩像一幅美妙的采蓮圖畫,描寫了江南采蓮少女的勞動生活和青春的歡樂。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并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于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詩的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采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兩句寫的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chǎn)生的一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重于客觀描寫,后兩句側重于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xiàn)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yōu)美意境。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中的荷香,隨風飄來: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詩的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為納涼設景。三、四句寫沐后納涼,表現(xiàn)閑情適意。五、六句由嗅覺、聽覺繼續(xù)寫納涼的真實感受。七、八句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最后寫希望友人能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全詩感情細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富于韻味?!昂娠L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句,寫風送荷香,竹滴清露,是寫納涼消暑的佳句。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十分愛慕蓮花的高潔,特別是對白蓮花情有獨鐘。他的《六年秋重題白蓮》有“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的詩句,寫的是純潔如玉的白蓮;在《感白蓮花》中更欣賞蓮花的遺世獨立、孤清不群:“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qū)分。”在《東林寺白蓮》中進一步寫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fā)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我慚塵垢眼,見此瓊瑤英。
乃知紅蓮花,虛得清凈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
夜深眾僧寢,獨起繞池行。
欲收一顆子,寄回長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白蓮的形象怎樣?詩人用四句詩盡情描繪:“白日發(fā)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日光下流光溢彩,清風里芳香飄逸,花朵張開如同剖開香囊,荷葉伸開就如同玉盤,露珠點點滾落?!澳酥t蓮花,虛得清凈名。”用紅蓮的有色與白蓮對比,突出白蓮的清凈純潔。至此,詩人發(fā)出這樣的慨嘆:“欲收一顆子,寄回長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在詩人心里,這荷本就是天上仙子,怎能在人間生長呢。表達了詩人對白蓮花的由衷喜愛之情。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贈荷花》,贊美荷葉荷花的相互交映: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這是一篇有深刻思想內容的詩。我國民間長期流傳著這樣的諺語:“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李商隱的這首七言古詩,形象地表現(xiàn)了和這諺語相似的可貴思想。作者說,一般人總是重視花,不重視葉。花栽在金盆里,葉子卻讓它落地成為塵土。但荷花的紅花綠葉,卻配合得很好,它們長期互相照映,一直到綠葉減少,紅花謝落,使人覺得無比惆悵的時候。這樣就寫出了荷花荷葉的共同命運,而且寫得很有感情。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以工麗綺美見稱,常通過運用典故或意境迷離的詩歌語言,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深邃意念,其詩給人隱晦曲折、撲朔迷離之感,特別是他的《無題》詩。不過,他的《贈荷花》卻不是這樣。詩人以清新明晰的語言,描繪出荷花花、葉相映的絢麗。
詩的前兩句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的命運。總寫花的萬幸和葉的不幸,以它們的“不相倫”反映出荷花獨特品質的可貴:講到花和葉,人們一般總把它們分別看待,對花,欣賞不已、關懷備至,而對葉,則不屑一顧,于是,花入金盆,精心呵護,澆水浴日,不厭其繁,葉呢,則不聞不問,任其凋落,萎而入土,化作塵埃。由此,再隆重推出荷葉荷花的情誼:碧綠的荷葉,由剛剛露出尖尖角,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紅的荷花,則由似箭的花苞漸漸地綻開、怒放,它們開合伸卷,出于自然,搖曳多姿,盡態(tài)極妍,葉映花紅,花襯葉綠,其景其境,美不勝收。詩人由衷地贊嘆:“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彼嗝聪M?,花紅葉翠,久盛不衰,直到翠減紅退,依然光彩照人。通過這樣的描繪,我們看到,荷花真的不同一般,它們的花葉同榮同衰、堅貞不渝,于眾花中獨樹一幟,表現(xiàn)出自己的獨特風韻。
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贊美高潔脫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這首詩,卻詠了荷葉“任天真”的品質,借以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
荷花的花語是清白、堅貞、純潔、信仰、忠貞和愛情;它還有著許多象征意義如比喻美女、象征愛情或者表達“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荷花的功效與作用,首先是具有緩解嘔血的功效;其次是可以祛除濕疹;再者是可以養(yǎng)心安神;接著是活血止血,可以用于包括腦梗塞、尿血以及吐血等等不良癥狀;還有可以祛濕消風,對于脂肪肝以及高血壓有用;最后還具有消腫的功效。荷花的特點有三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外形特點:荷花是一種水生的花卉。它的根系橫向生長,可以扎根在河塘的底泥之中。它的莖干比較長,而且相對肥厚,能夠長出水面。葉片圓形,碧綠色,直徑在25-90cm之間,能夠漂浮于水面上。它的花開于水面之上,直徑在10-20cm之間,有粉色、白色等多種顏色,非常美麗。二、習性特點:它通常在春季的時候生根、發(fā)芽,然后逐漸長大。在6-9月份的時候開始開花。它的花兒在早上的時候開始綻放,不過到了晚上的時候,會自動關閉,等到第二天,才會再次開放。它通常在8月份的時候開始結果,9-10月份時,果子會成熟。三、養(yǎng)殖特點:養(yǎng)荷花的時候,需要將它放在一個相對暖熱的位置,并且提供足量的陽光。因為它喜暖熱,并且喜光,如果溫度達不到20℃,光照時間達不到4個小時,基本無法開花。在養(yǎng)護時,還要往水中放入一些底泥,來供它扎根,并且提供一些養(yǎng)分。
荷花(拉丁學名:Nelumbonucifera),毛茛目睡蓮科植物,一般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92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日午獨覺無余聲
下一篇: 綠豆芽擷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