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馬亮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中醫(yī)院內(nèi)三科
風寒感冒:本病多發(fā)生在冬春季節(jié),患兒冷暖不能自調(diào),易感受風寒之邪,引起肺衛(wèi)失宣。治療可先用鮮姜涂擦穴位,再依大椎、風門、肺俞穴的順序,輕輕從上向下刮至皮膚潮紅,用艾條灸以上穴位5~10分鐘,每天一次,。
風寒泄瀉:患兒多由于夜間著涼或過食生冷食物損傷脾胃,治療用艾條溫和灸中脘、神闕、氣海、天樞穴,灸至皮膚潮紅,每天一次。
小兒遺尿:本病多為下元虛寒,腎氣不足,不能溫養(yǎng)膀胱,膀胱氣化功能失調(diào),閉藏失職,不能制約水道,而為遺尿。治療用隔姜灸,灸中極、氣海、神闕、腎腧、命門穴。用花生大小艾炷,每穴灸3~5壯,每天一次。
小兒艾灸不同于成人,因小兒好動,多不配合,臨床多采用艾條灸(溫和灸),對于配合的小兒可采用隔姜灸治療?!睹t(yī)別錄》記載:“艾葉,味苦,微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jīng),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jīng)而除百病?!泵鞔従又性凇短祷瘘c雪》中說:“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往不宜”。艾灸具有溫經(jīng)散寒,疏通經(jīng)絡(luò),活血祛痹,補虛助陽的作用。在兒科疾病治療中,對于因受涼引起的寒癥或虛寒癥,艾灸效果往往比較滿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92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靈芝優(yōu)劣,鑒別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