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有度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有人說:“中年時期,是創(chuàng)立功業(yè)的黃金時期,也是身心負擔最為沉重的時期,往往集諸多矛盾于一身,影響心身健康?!蔽艺J為此話很有道理。
早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已指出中年人由于身心負擔過重而早衰早夭的情形。第一,人到中年,諸事勞形,萬事累心,特別是那些“形志均苦”者,身心負擔極重,難于攝養(yǎng),所以未老先衰。第二,人到中年,常有家庭的不幸,人事的紛爭。諸如親人死去之離情懷念,人間結(jié)怨之積慮郁怒,以及其他種種憂恐惱怒,都會影響身心健康,所謂“離絕苑結(jié),憂恐喜怒,五臟空虛,血氣離守”。第三,人到中年,經(jīng)歷已多,處境多變,常有種種挫折,諸如“嘗貴后賤”、“嘗富后貧”、“始樂后苦”、“故貴脫勢”等等,都會妨礙身心健康,嚴重者還會“精神內(nèi)傷,身必敗亡”。
古人的這些記敘,當然是以古代社會為背景,不能與今世同日而語,但中年人身心負擔最重則別無二致?,F(xiàn)時的中年人,肩負著事業(yè)和家庭兩挑重擔。在事業(yè)上是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擔負著極為繁重的工作任務(wù);在家庭中又是生活車輪的中軸,既要照顧父母,又要教養(yǎng)子女,衣食住行,內(nèi)外雜務(wù),事事都得勞形操心,時間緊迫,弓弦繃得緊。
身心負擔沉重,是中年人共同的問題,對于中年知識分子來說,尤為突出。浙江省統(tǒng)計局對31~50歲的中年職工做過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中年知識分子與其他職工相比,他們的工作時間長,家務(wù)勞動忙,學習時間多,文體活動和休息時間少。而長期超負荷運轉(zhuǎn),必然導(dǎo)致早衰、多病甚至中年夭折。中國教育工會曾對全國9所大學進行調(diào)查,知識分子的患病率超過50%,一所大學統(tǒng)計3年的死亡人員,55歲以下者占40%之多。
特別是一些才華橫溢的知識分子,雄心壯志,責任感和緊迫感尤其強烈,盡管生活條件艱苦,工作條件困難,他們?nèi)匀蝗找岳^夜,嘔心瀝血,奮不顧身,向人民奉獻出一個又一個成果,使人感動,令人欽佩。然而,有的早衰了,有的倒下了,令人痛惜。如果他們能得到更好的醫(yī)療保健,特別是他們自己注意自我保健,也善于自我保健,原本可以健康長壽,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有鑒于此,亟待加強中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學習自我保健知識,掌握自我保健方法,而且要付諸實施。除了勞逸結(jié)合、調(diào)節(jié)飲食、加強運動之外,講究心理衛(wèi)生尤為重要。只要做好“加減乘除”,就會大見成效。
加:擴大愛好,陶冶情操,增加樂趣。
減:減少緊張心理,去掉心理壓力。
乘:熱情社交,積累誠摯的友誼,留下美好的記憶。
除:消除憤恨煩惱,化干戈為玉帛,化煩惱為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99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尿潴留外治法